上次看3.關於寶馬M員工“老人”的製作0 CSL原型模型的故事,作品相當完美,其意義在於老人收到了特製的30 CSL,這是一種你買不到的風格。 而且在翻畫冊的時候,也發現了十幾年前做的紙模,現在再看當年的這件作品,除了有點粗糙之外,還是覺得有點意思,當然**畫質也是十幾年前相機的水平。
我記得我應該在大一的寒假開始做,至於我為什麼要做這個模型,我不記得了,可能是我覺得我買的模型不夠詳細,也可能是因為有細節的模型太貴了,或者是我想用我所知道的自己做乙個, 簡而言之,它開始了。
也可能是我當時看了一系列關於汽車生產的紀錄片,包括奧迪R8、蘭博基尼Gallardo等,在看到鋁錠熔化成鋁捲,然後沖壓焊接成車架,再組裝成最終的車輛後,整個過程非常現代,也許這就是我想自己造車的原因。
那時候的思路只能說很散,追求相似,很多細節都經不起推敲,可能有傳動系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等等,但都直截了當,如果我還有這個心思,我可能會做得更精細一些。 整個模型主要由泡沫、紙板、白紙等製成,泡沫充當堅硬的主體結構,如框架、門等,但為了好看,這些部件也會在外面用白紙包裹,不會那麼粗糙。
整個模型的規模主要是指車輪的尺寸,車輪的尺寸是指輪拱的尺寸,而輪拱的大小取決於其周圍的生產材料。 車輪的製作,尤其是輻條,是用白紙折成柱子,乙個接乙個地拼在一起,輪胎是用海綿膠做的,只包成乙個圈,壓扁率足夠低。
懸架為雙A臂,上下運動之間有一點距離,制動盤仍為穿孔,卡鉗上有蘭博基尼字母。
傳動系統採用中置四輪驅動設計,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具體的四輪驅動結構沒有體現出來,但是變速箱內部做了相應的檔位,為了有倒檔,又增加了乙個檔位。
發動機是V12結構,有12個獨立的排氣管,當時還不知道什麼是渦輪增壓,頂部的紅條是高壓點火線圈,有點抽象,還可以看到正時皮帶、起動機、飛輪、進氣收集箱等。
門是蘭博基尼標誌性的剪刀門,可以開啟,有行走機構,門開啟後,支柱縮回並隱藏在結構中,但安裝後可以開啟的角度有點小。
兩個一體式座椅看起來會非常有戰鬥力。
前行李箱蓋和後透明發動機艙蓋有支柱,但沒有行程限制設計,有時開啟前行李箱蓋時會掉出來。
一對可移動的雨刷器。
車尾的四排氣管特意採用黑色邊框框,中間的車牌框也特意設計成凹陷式,尾燈採用蘭博基尼標誌性的Y型設計。
以上是我十年前對超級跑車蘭博基尼的想象,我本來想做一輛gallardo,結果只是一拍即合,被做成了四字形,但它的意義在於,它讓我對車輛各個部位的結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生產過程中也看了很多資料, 但由於材料和技能有限,有些東西是一概而論的。
如今的新能源有軌電車和傳統燃油車在動力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發動機是大頭,過去,氣缸數、排量代表正義,AMG還在關注一人一機的時代,一輛車的發動機確實代表了最高水平, 還有粉絲朋友的議論,現在幾百千瓦的電機已經不遠了。四驅系統又是有技術內涵的話題,也是各品牌展示技術實力的佼佼者,而來到電機時代後,前後雙電機就輕鬆解決了,且不說實際效果是否比傳統四驅更有優勢, 但這個解決方案似乎總是那麼粗糙。
再加上如今的主動懸架,比如保時捷、蔚來最新的懸架技術,以及蘭博基尼的主動輪技術,各種技術都表明,電驅動時代已經到來,傳統燃油車上的12V電量可能還不夠,但現在新能源汽車上的400V甚至800V電量已經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了。 各種先進的底盤技術也應運而生,過去完成整車設計調校後,汽車的個性很可能伴隨一生,而現在新能源時代的汽車性格很可能是一套設定在車機上。 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平等權利,讓我們在享受更好的產品的同時,也讓產品之間的差異化越來越小,讓汽車越來越無聊。
畢竟,這聽起來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