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過去,只剩下幾天的時間了,那麼這一年每個人生命中的重要位置是什麼?肯定有網際網絡這樣的東西。
2024年10月底是網際網絡誕生54周年。
有人感到驚訝:網際網絡已經存在了 50 多年
更多人驚訝:網際網絡才50歲?
一
1969 年 10 月 29 日,在北美的加利福尼亞大學,北半球盛行的西風呼嘯而過。 一群留著長髮的“嬉皮士”圍著房間裡的一台大機器。
半年前,登月的餘波還未消散,這群科學家正試圖再次改變世界。
訊號燈在波浪上閃電般閃爍,在小心翼翼的呼吸中瞬間建立了鏈路通訊,第乙個節點與第二個節點連線,實現了分組交換網路的遠端通訊,網際網絡正式誕生。
從這一刻起,人類文明進入了資訊時代。 網際網絡的誕生,第一次標誌著全人類生活方式和資訊方式的改變。
茫茫大海的另一邊,一群黑發黃**的人漸漸迷失在紅色的浪潮中,海兩岸的世界五彩斑斕。
2024年9月20日,中國向世界傳送了第一封電子郵件,拉開了中國網際網絡時代的序幕。
25年後,中國第一條64K國際專線接入網際網絡,從此,中國與世界緊密擁抱,日益融合。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推出首個www**、第一套網頁。
2024年,郵電部正式宣布向國內社會開放計算機上網服務。
在北京中關村南大街豎起了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中國離資訊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公尺。 那個位置就是“英海衛”網路科教中心,是資訊高速公路的音譯。
坐在地上,每天行8萬里,跨越時空,英海衛”。
當時,網際網絡接入沒有寬頻,被稱為“撥號上網”,乙隻不是“貓”的“貓”對上網的人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網速為56kbps,開啟網頁可以抽菸、喝酒、猜猜。
二. 二.第二
長風在漆黑的天空中呼嘯而過,荒蕪的草地後面的夜色東方彎著腰,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老舊的386電腦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承載著千禧年前第一代網民的記憶,告別了20世紀,中國網際網絡迎來了新世紀的第一縷曙光。
海邊的古國,正昂首挺胸,告別過去。
網咖人頭攢動,路過的人盯著螢幕,紅色警戒,CS飛,清華水木BBS是當年最流行的社交方式。
在遙遠的南方,在深圳龍崗的預製房屋裡,任正飛和他的“將軍們”期待著影響世界級服務提供商的願景。
李彥巨集正在籌畫尋找藍熊的爪子,馬雲穿著蹩腳的西裝仰望天空嘆息,遠處是溫柔滿滿的馬化騰,疏遠自己“女人”的身份,在QQ上和人聊天。
網際網絡的慶祝活動已經開始,BAT的雄心壯志輻射到千禧年屬於他們的東方古老土地。
那些屬於下乙個時代的人,還在寒風中等待。
沮喪的人不要止步於他們。
當時,除了《紅色警戒》、《帝國時代》和《暗黑破壞神》之外,你不能在網上做任何事情,而且只有少數幾個門戶**和BBS。 最早的《清華美月》沒有圖形介面,螢幕上布滿了朦朧的字元。
傳說中古洪水時代網遊鼻祖,魔寶貝悄悄露出靦腆的笑容。
在世紀之交的2024年底,北京進行了一項名為“網際網絡生存挑戰”的實驗。 參與者住在酒店,呆在家裡,在有網際網絡連線的電腦上度過了72小時。 所有雜貨和食品都需要線上購買。
以現在的方式說,它應該取而代之的是 72 小時斷線挑戰,許多人甚至無法熬過第一天。
如今,每一天,每一刻的清醒,始終保持**。 手機、電腦、微信、QQ、社交平台,到任何乙個新的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找Wi-Fi”。
網際網絡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沒有“上網”和“線下”之分。
現代都市人無法想象沒有網際網絡的一天。 那是永恆中最殘酷的夜晚,彷彿文明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存在。 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50年雖然不算長,但足以給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
三
從通宵通宵的網咖大戰傳奇,到拼命掛關卡的QQ,那個時代還有農場、驛站酒吧、泡泡館、冒險島。
20 年來經常訪問的頁面中有多少現在是經常訪問的?
在過去 20 年中被點選的 ** 中,有多少還活著?
二十年看登入遊戲,現在有多少人沒有成為幽靈套裝?
網際網絡流行起來後,刷屏oicq、聊天室、網路文學、個人部落格,開始有簡單的刷屏動畫,各種論壇也出現了。
......如“GG”、“MM”、“Surfing”也開始誕生如此流行和熟悉的網際網絡語言。
然後,就是BAT時代,**網路遊戲,移動網際網絡,微信***手機遊戲,簡**。
時間如潮水,轉眼間,20年過去了。
無論如何,我們非常感謝網際網絡。
如果沒有網際網絡,我們將很難像今天這樣獲得如此大量的資訊。
資訊和知識仍然會被少數人壟斷,我們只能從教科書、書籍和電視中學習別人想讓我們知道的東西。
知識分子將是人口中的極少數,大多數人可能仍然被困在他們的環境中度過餘生。
網際網絡第一次打破了資訊的壁壘,讓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有機會了解全球其他角落正在發生的事情,看到乙個更大的、聞所未聞的世界。
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網際網絡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發明。
但正如科幻作家劉慈欣在2024年克拉克獎頒獎典禮上所說: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一天中的所有時間要麼盯著電腦螢幕,要麼低頭看手機,把自己的生命、時間和思想交給這樣乙個小小的發光螢幕。
這是文明發展的必然,還是我們一不小心拐進的岔路口?
誰能說得清?
四
同樣不確定和困惑的是網際網絡的創始人之一倫納德·克萊因洛克(Leonard Kleinrock)。
2024年,他親自傳送了第一條訊息登入,宣告了網際網絡的誕生。
但在網際網絡誕生50周年之際,他已經白髮蒼蒼的觀點是:
我們正在失去思考的能力。 因為網際網絡已經成為我們思維的延伸,而不是思維本身。
通過網路資訊看外面的世界,是凝視的延伸;通過網際網絡協作提高生產效率是手的延伸;使用網際網絡購物、工作、互動,這是腳的延伸。
但可怕的是:網際網絡正在成為我們大腦的延伸,或者更確切地說,取代了我們的大腦。
我們每天通過網際網絡接收的資訊構成了一種世界觀,並將其轉化為“我們自己的意見”。 不斷通過網際網絡尋找答案和解決問題,讓網際網絡的結果呈現出來,而不是思考,這種思考的結果才會被接受。
我們不再關心我們想看什麼,需要什麼,而是讓自動化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幫助我們做出決定。 將您的記憶儲存在各種應用程式中,然後搜尋、搜尋和通話......需要時在不同的類別中
因此,很難想象沒有手機、電腦和網際網絡的一天,它們不再是工具,而是我們的一部分。 我們把一切都交給他,他承載著記憶、思想、情感、決定,甚至人類和未來。
我們有多久沒有認真閱讀一本書了,我們依賴別人的評論、引文、濃縮,甚至解釋?
我有多久沒有仔細讀過乙個故事了?只是開啟它,掃瞄它,感覺它不是很有趣,所以我趕緊把它關掉了?
你有多久沒有把你的興趣和關注名單放在一起了?僅靠智慧型推送和資訊流,他就能看出他給了什麼
你有多久沒有想過乙個問題了?如果你有任何疑問,可以在網上搜尋一下,看看別人怎麼說,然後走過去,把它當作自己的意見
這個問題的矩陣可以繼續下去,而且永遠不會結束。
大量關於成品的圖案化資訊會讓我們焦躁不安,難以長時間深入思考問題,需要不斷的更新和刺激。
網際網絡的資訊本應用於資訊瞬時連線和公共知識普及,但它逐漸被異化為大腦的替代品。
快速反應和環境變化可以使我們做出“扁平決策”。 這是關於選擇更有可能獲得短期反饋的選項,更魯莽地做出決定,並拒絕深思熟慮。
來自外界的即時反饋和獎勵會讓我們的“獎勵制度”產生依賴性,我們會沉迷於這些起起落落的獎勵,從而更容易感到失落感、空虛感、......
就像 50 年前的人們無法想象網際網絡一樣,我們也無法想象未來的技術
人性是永恆的。
結論
面對全新事物,總需要有人拉扯韁繩,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
當然,我們不能對技術的發展抱有同情心。 然而,我們可以思考這些問題,思考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是不是過分依賴現代社會的“便利”,甚至放棄了思考的權利?
最後,我還是感慨網際網絡誕生僅50年後,文明和世界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很好奇,也很期待:50年後,當網際網絡在100年後誕生時,會迎來乙個怎樣的時代?
所以,讓我們一起立下契約:好好活著,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再活50年。
等到 2074 年,一起見證那個新時代。
也許那個時候,我正在寫一篇文章,我不需要打字,甚至不需要智慧型語音識別,也許我只是習慣於在腦子裡思考,AI幫我瞬間做到,甚至自動優化。
因此,未來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