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都知道,殲-12並沒有量產,也沒有真正在空軍服役,只生產了5架原型機。 但是殲-12的出現率相當高,因為中國唯一的國家航空博物館將1架殲-12作為符號並予以支援。
這架殲-12從航博會開幕以來就一直在這裡打架,因為太小了,一直被一些遊客認為是大模型,經常看到有解說員和小女兵在盡力給遊客講解。 因為航博的收藏中還有另一架殲-12,但正是這兩架在外觀上有所不同。 最明顯的是,這個框架存放在房間的進風口中間是乙個垂直的隔斷,而支撐起來的框架,在進氣口的中間顯然有乙個調節錐,這至少意味著這個框架的進風條件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但這些對於敘述者來說並不容易解釋清楚。
這不得不回到那些“難以忍受”的日子。 從殲-12的數量可以看出,在它之前,至少在殲-11被占用之前,這些數字都被占用了,但除了仿殲-7和半仿殲-8之外,其餘的都經過反覆論證,在這種情況下殲-12可以做出一些原型,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其實, 後面有個數字的殲-12也被占用了,這個留給後面慢慢說。有人說殲-12是殲-6的單引擎縮小版,其實眼光敏銳的人一眼就知道,殲-12只是殲-6發動機數量的一半,其實兩者之間關係不大,比兩側進氣的強-5要少很多。
委婉地說,事實上,殲-12可能已經吸收了殲-7公尺格-21的一些技術。 兩側的機頭進氣口+輔助進氣門的布局,加上機頭下部的兩門火炮,幾乎和殲-7原型機一模一樣,後來的改進也增加了相同的調節錐,當然尺寸縮小了,位置也發生了變化,此外, 殲-12採用下翼大後掠角,機翼外側略微反轉,也應該提高機動性的需要,安裝1架渦輪噴氣-6,可以在泥濘跑道上起降。
說實話,從一開始的設計目標來看,殲-12其實已經基本成功了。 通過減小機身尺寸、減輕結構重量等措施來達到提高機動性的初衷,到最後停止研製,殲-12在試飛中最大飛行馬赫數接近14、實用公升限超過17000公尺,超過了殲-6,許多與機動性相關的效能指標也得到了顯著提公升,有的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幻影”F1。
高機動性其實是當時世界軍用飛機發展的主流方向,這在當時的國內設計部門和使用部門並不是看不見的,當時需要的是小巧輕便、發展迅速、易於量產,突出中低空效能、機動性和地面適應性, 這樣“它隨時都能飛,到處都能戰鬥,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起降”。 因此,在這一點上,J-12符合主流。 但就具體的解決方案而言,說不一樣的風格也沒關係,說有無奈可能更合適。
殲-12的第一批三架原型機生產完成,並於2024年12月26日首次試飛成功。 一開始,設想飛機的總重量約為4噸,最大馬赫數為15.雖然效能沒有完全達標,但與以前的飛機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公升,比如起飛距離不到500公尺,遠遠優於當時最先進的殲-7,所以準備投入生產,但設計團隊想要不斷改進, 但也想進一步改進,這樣雖然效能有所提高,但時間卻被耽誤了,改進後的一架於2024年7月1日首飛成功。這其實就是航空博物館裡的兩架飛機不同的原因:室內的一架是早期的,室外架設的那架是後期改進的。
這裡要挖得更深一點,殲-12最早的原型空速管是在機頭上方,後來改到了底部,這個改動和殲-7正好相反,不知道當時是怎麼考慮的?而豎立在氣道中的那個,雖然進氣口中間是調節錐,據說是後期型,但是空速管還是在上面,不知道中間發生了什麼......因為其他一些細節從**上看都不太好看,所以無法辨認,梅林覺得外面的那個可能是某種中間過渡狀態,哪個朋友知道了可以留下一句話。
與其他國家通過優化飛機的空氣動力學布局、使用大推力發動機、改進機載電子裝置、加強機載**等措施不同,殲-12更像是走“零”路,因為沒有合適的發動機,所以它必須通過減輕重量和低配置來實現提高中低空機動性的目標。 說到這裡,應該有人說“強力磚飛”,這種說法其實是很偏頗的,梅林並不認同,如果說出來真的是開玩笑的話,但是很多人把它當成真相就不好了。 飛機設計是乙個非常大的綜合系統工程,發動機效能確實對飛機的整體效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為沒有空氣動力學設計,甚至一架飛機也沒有......至少,陸老能帶領團隊實現1臺渦輪噴氣六缸發動機接近1的推重比,這對設計來說並不好,恐怕沒人能說得出來。 當然,如果有更好的引擎,那麼結果肯定是另一回事,我們沒有......
事實上,殲-12最致命的缺陷是缺乏裝置和**有效載荷能力,這當然是受機身的限制。 殲-12內部沒有太多空間用於機載裝置,機載雷達就不談了機身的小承載能力也不好,雖然機身和機翼下方也有3個掛載點,但空對空飛彈是必須避開的,所以殲-12的空戰能力有多強可想而知。 也是因為太小了,沒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裝置還是加不進去,發動機換不上更好的,硬塞進去就要換了,但又不是殲-12。
據說,中國的89式重機槍無意中製造出了世界上最輕的重機槍,事實上,殲-12也在無意中獲得了“世界上最小最輕的超音速戰鬥機”的稱號,但兩者的結果卻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