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中國古代生活傳聞,探究清朝壽命真相
唐代詩人杜甫寫了一首詩,題目是《七十古生難得》。 如果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些古詩,似乎有點奇怪,因為活到七十歲並不難,為什麼"古代"會不會出現在杜甫的詩中?
據說,在舊封建王朝統治時期,原住民的平均壽命很短,甚至不到30歲,這其實是謠言!
幼兒過早死亡會縮短預期壽命。
難道舊社會的人就這麼短命嗎?他們連三十年都活不了嗎?沒有。
這是因為原住民在計算預期壽命時也會考慮嬰兒死亡率,從而降低總體預期壽命。
以清乾隆皇帝的皇妃為例。 據史料記載,乾隆帝一共生了17個兒子,但其中7個還未成年就夭折了。
撇開這些兒子可能是被妻子殺死的事實不談,按照這些早逝數字,皇帝的兒子們的死亡率非常高,更不用說人了。
你看,王室擁有世界上所有的資源。 看看古代社會的嬰兒死亡率有多高。
在古代,兒童因各種原因而早逝:有些貧窮和營養不良,有些身患絕症,有些可能是饑荒年的自然事故在古代落後的衛生條件下,風寒也會奪走兒童的生命。
因此,如果考慮到這些過早死亡,土著人民的預期壽命當然要短得多,給人一種平均預期壽命不超過30年的錯覺。
此外,古代沒有完整的年齡統計,因此很難準確確定平均年齡。
如今,人們大多根據古代史料或墓誌銘來判斷古人的壽命。 但是,歷史資料只是近似值,具有一定的侷限性。
自然和人為災害,損失重大。
誠然,與現代人相比,土著人民的預期壽命相對較低,因為他們往往無法在自然和人為災難中倖存下來!
讓我們從自然災害開始。 據明代史記載,明朝歷時276年,共經歷過156次**,其中最嚴重的是明代嘉靖時期的關中。 明朝有一半沒有被摧毀,餘震甚至波及了廣東的邊疆。
隨之而來的騷亂持續了五年。 據史料記載,**發生在夜間,數十萬明朝臣民在睡夢中死亡。
人死後,屍體腐爛,大量屍體堆積,造成瘟疫流行。 **之後,明代又發生了一次瘟疫。 此外,**還導致了黃河的倒流,導致了饑荒年。
自然災害接踵而至,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並進一步縮短了預期壽命。 除了自然災害,還有人為災害。
自從秦始皇建立了統一的封建王朝後,很多野心家也想坐上皇帝的寶座,於是戰爭接踵而至,朝代接踵而至。
當然,戰爭是有代價的,戰爭本身會使這個國家人民的平均預期壽命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 因此,面對這些天災人為災害,原住民很難活過30歲。
據研究,夏商時期平均壽命為18歲,秦周時期為20歲,唐朝為27歲,宋代為30歲,清代為33歲。
另外,有傳言說清朝是封建王朝中平均壽命最低的朝代,這可信嗎?
有傳言說,清朝是短命的。
眾所周知,滿族在中原建立統一的封建帝國後,清朝被排除在關外。
雖然清朝是在明朝之後的多次戰爭中建立起來的,但統治者仍然掌握著皇權。 然而,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沒有被戰爭摧毀,而是重新掌權。
當然,這也是錯誤的。
清朝皇帝雖然不是中原人,但到了中原後,實行仁治,否則就不可能統治中原296年。
值得注意的是,清朝之前的元朝是蒙古人從關外來到中原建立的政權。 然而,蒙古統治者並沒有照顧他們在中原的臣民,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繼續徵收無數的稅款,這讓百姓難以呼吸。 因此,他們在統治了98年後被推翻。 由此可見,清朝的統治者做得還不錯。
此外,清朝統治者為了穩定政局,減少或取消了一些稅收,停止徵兵。
據史料記載,初年清朝人口在1億左右。 後來,清朝大量種植了從美洲帶來的紅薯和玉公尺,由於成活率高、生長週期快,大部分人都能吃飽。 到康熙皇帝時期,人口已增長到15億。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清朝是遠古時期預期壽命最低的朝代,這顯然也是錯誤的,因為清朝統治者的平庸無能,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以及清朝末年鴉片的湧入。
在此期間,西方的炮擊縮短了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但這還不足以使清朝成為最短命的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