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乙個新舊交替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一大批有志之士,他們向中西學習,渴望用筆喚醒一代人,拯救世界脫離苦難。 而魯迅先生是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他是旗手、導師、人性的標本和正義的源泉。 他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他的精神流淌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
學生的時候,他也是很多人的噩夢,有個搞笑叫“一怕文文,二怕寫字,三怕周書人”。 從小學到高中,魯迅先生的文章,尤其是與文章末尾的朗誦全文一起出現時,可謂是傷心淚盈眶。 我學過的很多文章,如《少年飛躍地球》《孔一姬》《社會戲曲》《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衛書房》《阿Q的真實故事》等,至今記憶猶新。
我們都知道魯迅是一位作家,一位偉大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但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另乙個重要身份——翻譯。
魯迅的翻譯活動伴隨著他整個戰鬥生涯。 從2024年22歲翻譯凡爾納的《月球之旅》,到2024年他去世前翻譯果戈理的《死魂靈》的2024年,魯迅翻譯了來自14個國家的100多位作家的200多部作品(文章),共計30多萬字,比他的散文集和**集的總和還要多。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評論說:
“要了解魯迅,就必須了解他的翻譯文集,只有閱讀他翻譯的那些作品,才能理解他作品的一種底色。 ”然而,長期以來,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出版界,都無一例外地忽略了這一點,導致魯迅的形象一直是公眾的半邊臉。 其實,對於魯迅來說,寫作只是乙個業餘的場合,他一生的主要精力是翻譯、編輯和出版。
曾有學者說,魯迅先是翻譯家,後是作家。 魯迅不僅翻譯了國外文學作品,還翻譯了國外的自然科學、哲學論文,其翻譯作品的廣泛性、體裁和數量,在中國翻譯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同時,魯迅也是翻譯工作的組織者,在艱苦的條件下,組織了“未名社”、“潮華社”,創辦了《莽元》、《奔流》、《萌芽》、《翻譯》等刊物,在團結我國廣大進步譯者、培養文學新銳人才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有文章指出,在社會史大決裂、新舊文化大洗牌的時代,魯迅在“接受主義”思想指導下的翻譯和介紹工作,形成了他獨特的翻譯出版思路和工作原則,被譽為“不僅改寫了翻譯史的基調, 同時也開闢了文學翻譯的新氣象”。
在翻譯理論方面,魯迅主張譯文應盡量忠實於原文,“重直譯,輔以轉譯”和“重信輔以順”,反對服從而非信仰,主張“寧信不順”。 他希望通過直譯,保留國外作品中優秀的文藝風格,豐富中國的文學藝術,從而促進中國文藝的發展。
他說:“所有的翻譯都要兼顧兩面,一是力求通俗易懂,二是保留原文的豐富性,但這種保留往往與易懂相矛盾:我不習慣。 可是,原來是洋鬼子,當然沒人能習慣,為了比較,他只能換衣服,卻不能割鼻子挖眼睛。 我不主張剃鼻子和拔眼睛,所以在某些地方,我仍然喜歡不愉快地翻譯它。 ”
文學:2024年辛亥革命後,魯迅是第乙個為中國搶走俄國文學“普羅公尺修斯之火”的人。 他早期關於摩羅詩歌的工作集中在普希金和萊蒙托夫對 19 世紀一些最偉大的革命浪漫主義詩人的詩歌的分析中。 2024年,在魯迅、周作人翻譯印刷的《域外**文集》中,翻譯了**作家安特雷夫、賈爾勳的作品。 2024年,他翻譯了作家阿爾日瓦爾謝夫的中篇小說《工人蘇維洛夫》。 他還積極支援魏素媛、李繼業等熱心蘇俄文學的新人的譯作出版,並幫助他們創辦了未名社。 果戈理、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高爾基等一大批重要作家的作品,通過魯迅不斷傳入中國。 魯迅翻譯的《死魂靈》《毀滅》《渾流》都是代表作。
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魯迅早期更關注拜倫、雪萊、盧梭、尼采等西方作家。 魯迅等人共同編纂了《蕭伯納在上海》一書。 此外,他還組織了馬克吐溫的《夏娃日記》的翻譯,其中他用簡短的引文表達了他對美國文學及其作家的看法。 他引進和推廣了一大批在中國容易被忽視的小國進步作家和作品。 例如,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和森歐瓦伊的作品,波蘭詩人密茨凱維奇和作家賢克維之的作品,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歌,保加利亞作家巴佐夫的《戰爭中的威爾科》,羅馬尼亞作家索多韋努的作品,荷蘭作家王愛的《小約翰》,芬蘭女作家明娜·孔德的《瘋女孩》等。
文理:魯迅翻譯楚川白存文藝集《苦的象徵》和《走出象牙塔》,2024年至2024年出版文藝文藝集《牆下翻譯叢書》,後又翻譯了蘇俄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文集《藝術論》,文學批評集《文學與批評》, 以及根據日文譯本重新翻譯的《蘇維埃俄羅斯的文學和藝術政策》。
自他2024年離開我們以來,已經過去了87年。 但他陪伴我們走過我們成長的每乙個階段,他的許多著作在我們完全理解其含義之前就已經被閱讀和背誦了。 許多年後,當我們有了一定的經驗時,我們突然醒悟過來,意識到它的珍貴。 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真正了解魯迅,但了解魯迅作為翻譯家,至少可以讓我們離這位文學巨匠更近一步。
資料**文字**及資料均為網路,非商業用途,僅用於科普,如您的權益受到侵害,請聯絡本平台,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