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元帥中,有徐世友的《許世友回憶錄》、楊德志的《楊德志回憶錄》、蕭可的《蕭可回憶錄》等個人回憶錄。 不過,與他們相比,有一位人生經歷更豐富、成就更輝煌的開國元帥,卻無意寫回憶錄——他是小剛大炮*** 許世友出生於紅四方面軍,擔任過大軍區司令員,職務還包括副總理, 這是許世友、楊德志和蕭可從未有過的。此外,**還主持了軍事委員會的日常工作,這是其他開國元帥所沒有的。 可以說,在開國元帥中,只有***達到了這樣的高度和高峰。 然而,儘管***的軍旅生涯更加輝煌,但他並不打算寫回憶錄。 直到 1980 年,**退居二線後,我才有了一些閒暇。 許多倖存的戰友前來探望他,建議他寫一本自傳體回憶錄,記錄他的個人歷史和寶貴經歷,供後人參考。 但每當有人提到這一點時,**總是揮手拒絕。
就連他的家人也多次提到,希望他能利用業餘時間完成回憶錄,但每當這個時候,**總是顯得深沉而莊重,他說:“紅軍期間,我率領乙個幾千人的師,直到解放戰爭勝利和建國, 軍隊中只剩下幾十人。要想寫回憶錄,首先要寫那些血戰光榮犧牲的戰友(比如烈士趙崇德)。 對於***來說,他記憶最深的就是他的營長趙崇德。 在突襲日軍陽明堡機場時,他一度聲名鵲起,憑著這一軍功,開始了他作為八路軍司令員的光輝生涯。 然而,為這場戰爭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的營長趙崇德卻不幸英勇犧牲。 這位可愛的同志,真值得後人銘記。 **認為自己只不過是革命的倖存者,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也沒有值得一本書的事蹟。 直到2024年,山西省左權縣黨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前來採訪***,真心希望寫黨史時,不必把他列入其中。 在遼縣(後改名為左權縣),他只率部與當地百姓作戰了幾年,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寫的地方。
他要求多寫遼縣黨的領導,寫人民的鬥爭,寫人民與八路軍並肩作戰的壯舉。 這一直是黨的堅定立場,無論是編史料還是回憶錄,都要減少個人描寫,多寫黨的指導、寫人民、寫戰友,特別是那些英勇犧牲的戰友。 他們是最值得宣傳的人。 2024年,一位老戰友提出要寫一部劉鄧軍隊第三縱隊的歷史,作為宣傳軍隊光榮傳統的教材。 **作為第三縱隊的指揮官,他同意了,並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2024年,戰史資料整理完成後,老戰友建議在此基礎上寫回憶錄,並特意聘請了一位作家同志。 不過**看完後不是很滿意,老戰友們也不滿意,所以計畫只好擱置。 2024年,總政治部發出通知,要求全軍組織編纂黨史人物傳記,包括***同志。 根據總政治部通知的精神,**接受了有關部門的採訪邀請。
趁此機會,一些老戰友再次提出,希望寫一本回憶錄,這是許多老戰友和老戰友的共同願望,希望他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回顧歷史,以慰藉烈士,教育群眾,激勵子孫後代。 當時,***已經八十多歲了,身體狀況令人擔憂,但他堅定地說我會寫。 回憶錄以口頭陳述和秘書筆錄的形式進行,同時對有關方面進行訪談,查閱相關檔案,事實準確客觀。 不幸的是,回憶錄沒有完成,海軍上將**不幸於2024年去世。 後來的回憶錄是根據***生前供述的大綱、線索和要求完成的。 然而,陳海軍上將卻沒能親眼目睹他的回憶錄的問世,他的突然去世導致回憶錄的記載不盡如人意,很多歷史細節都無法提及,無法準確展現其波光皚皚的一生,令人遺憾不已。 (參考資料:*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