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關係的密切和隨後關係的惡化,對中蘇兩國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從歷史上看,中國和蘇聯的關係極為密切,在此期間,蘇聯對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幾乎幫助中國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甚至核工業也得到了蘇聯的直接援助,他們派出了一大批資深專家親自授課。 這種對技術轉移的實實在在的幫助是無價的,為我國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寶貴的基礎。 儘管後來由於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暫停了援助,但許多援助專案繼續為中國的工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然而,中蘇關係的惡化導致蘇聯在中蘇邊境部署了大量軍隊,中國被迫將所有重點產業向內轉移,許多工廠甚至連同裝置一起搬遷到千里之外的山洞裡,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規模的防空設施和糧食儲備建設。
為了應對蘇聯可能的核攻擊,中國甚至在殲-5戰鬥機上安裝了重型氫彈,以不歸路攻擊的方式對蘇聯進行核打擊。 這兩個曾經是兄弟的國家,就在幾年前還發生過如此激烈的對抗。 中蘇關係的這一時期給我們提供了乙個重要的警告,即國家關係發展時,國家關係的基礎應該是國家利益,而不是情感因素。 情緒因素混雜在一起,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為了幫助您更好地理解中俄關係,我們可以將90年代至今的中俄關係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以便對其進行解釋和分析。 中國進口蘇-27戰鬥機的舉動被誇大了,僅第一筆交易就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對航空工業的總投資。 這顯示了中俄關係的複雜性和重要性,需要我們保持冷靜和務實。
俄中關係從90年代持續到2024年,是俄中關係的第一階段。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其主要的政治、軍事和經濟遺產,這是中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 北方沒有乙個強大的假想敵,這幾乎緩解了東亞所有國家的壓力,尤其是中國,由於與蘇聯的漫長邊界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然而,新生的俄羅斯甚至沒有浪費娛樂,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混亂狀態。 他們為獨立而戰,但他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 在此期間,中國積極向俄羅斯伸出援助之手,努力發展兩國關係。 畢竟,沒有人想要第二個蘇聯的出現。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是大量先進蘇軍的進口,這些**的國產化甚至一直持續到2024年左右,這對中隊主戰的快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就俄羅斯而言,它也不想在南方有乙個潛在的巨大假想敵。 中俄關係正在慢慢開始正常化,但俄羅斯的重點是歐洲,而與中國的關係僅限於友好鄰邦,雙方都各取所需,但僅此而已。 第二階段是從2024年普京訪華到俄烏衝突爆發。 普京**於2024年訪華,中俄兩國簽署了邊界問題聯合宣告,標誌著兩國長期陸地邊界問題的最終解決。 兩年後,兩國正式簽署邊界協議,此後中俄之間再也沒有發生過合法的領土爭端,為兩國關係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普京徹底意識到走西路是死胡同的前提下,只能另闢蹊徑。既然要對西方世界保持警惕,那麼加強對華關係是理所當然的。
在此期間,中俄兩國繼續加強在軍事、經濟、外交等領域的合作,開始了戰略夥伴關係。 但是,兩國關係的發展還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高度。 俄羅斯認為自己是乙個以歐洲為重點的歐洲國家,而亞洲部分面積較大(1300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剛剛超過3800萬,該地區99%的地區無人居住。 此外,沙皇時期遠東的很大一部分是從清朝掠奪而來的,因此俄羅斯一直對遠東保持警惕。 當前,中俄關係可以用乙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穩定。 在動盪的歐洲和中國對經濟發展的關注下,兩國有共同的利益,但儘管它們以經濟為重點,但並不是很接近。 他們有共同的對手,但他們並不急於採取行動。 誰也沒想到俄烏衝突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這是俄烏衝突爆發後的第三階段,俄羅斯、中國、美國乃至全世界都沒有想到,本應輕鬆迅速的軍事行動,竟然變成了這種無法控制的局面,全球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俄羅斯幾乎走投無路,但無力結束這一切,整個歐洲都成了他們的敵人,他們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中國。 因此,中國增加了從俄羅斯進口的油氣量,兩國在新能源進口、管道建設、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的談判進展順利,兩國對關係發展的官方定位非常積極,一切似乎都很完美。 但是,當前形勢表明,中俄合作仍然堅持乙個基礎,那就是不結盟。 簡而言之,兩國之間的合作是出於發展和自衛的需要,而不是聯合起來對抗乙個國家。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雖然沒有指責俄羅斯,但它沒有支援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甚至沒有口頭上支援。 整個遠東地區的人口不到700萬。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俄羅斯仍然認為自己掌握著主動權,自信地認為自己是世界大國,與中國的充分合作意味著它不可避免地依賴中國。 這不是人可以改變的,而是由兩國的經濟、人口、文化乃至國力決定的。 他們覺得事情還沒有走到不歸路等地步,還在猶豫不決。 而中國目前最重要的目標還是發展,我們需要的是以俄羅斯油氣為代表的資源,以及科技經濟合作。 我們需要的不是俄羅斯的勝利,也不是俄羅斯的失敗,而是俄羅斯無法崩潰,成為中國的堅實後盾,而不是俄羅斯的反制措施,在面對西方世界時為他們遮風擋雨。
中俄合作是不可避免的,俄方不應再猶豫。 就目前而言,中俄關係將繼續以一種看似奇怪的方式發展,兩國將繼續加強各領域的合作,但仍將嚴格遵守不結盟的底線。 中國需要俄羅斯,並一直希望盡一切努力推動中俄關係的發展。 至於中俄關係是否會迎來第四階段,就要看俄羅斯會猶豫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