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針灸微創技術獲中華中醫藥學會授牌

Mondo 教育 更新 2024-01-19

針刀是一種微型**器皿,類似於傳統針灸的針頭,針體末端有一把小刀片。 正是這樣一種將傳統針灸針和手術刀融為一體的針,無需手術即可釋放和去除軟組織損傷修復過程中產生的疤痕、攣縮等病理變化,使機體的動態平衡得以恢復,從而緩解患者的疼痛。 可以說具有針疏通經氣血和手術刀切削剝皮的優點。

但是,傳統的針灸刀對醫生的要求非常高,操作者必須具備深厚的解剖學知識和精湛的手術技術,以確保安全性和準確性,否則很容易出現偏差。 近日,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李世良教授團隊研發的視覺化針灸微創技術榮獲中國中醫藥學會2024年度科學技術二等獎。 同時,視覺化針灸微創技術入選中國科協“科技創新中國”中醫藥領域典型案例“領先技術”,成為中國科協“科技中國”平台首批發布的中醫藥領域五大前沿技術之一。它成立於2024年。

據了解,視覺針灸微創技術是李世良教授團隊歷經12年研究推出的首創中醫微創技術,創新性地將超聲醫學融入針灸醫學診療過程,並借助超聲引導視覺化優勢,能夠反映病灶部位軟組織的結構和神經血管狀況實時,幫助操作者更準確地進行術前診斷、術中指導和術後評估。該技術融合了傳統針灸技術的微創特點,具有切口小、無需全身麻醉、恢復期短、不易感染等優點,從根本上提高了整個針灸診療過程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實現了針灸臨床診療水平的飛躍, 並推動針灸進入視覺化時代。

據悉,視覺針灸微創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針灸、骨科、疼痛、**等多個學科,在脊柱、肢體關節、周圍神經卡壓和慢性軟組織疾病等領域也顯示出優異的臨床效果。

另據悉,為了培養更多人才,自2024年以來,李世良教授領銜的中國中醫藥學會針灸醫學分會和國家遠端醫療和網際網絡醫療中心超聲視覺化針灸微創技術委員會持續在全國30多個省市推廣該技術體系, 2024年成立的中日友好醫院超聲視覺化針灸技術專科醫療聯盟成員單位已達170家。2024年12月,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首批七項針灸臨床診療指南,針灸視覺化微創技術成為該系列指南的核心技術,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承擔其中兩項為牽頭單位。 由李世良教授主編的《針灸醫學》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教材《針灸醫學》也於2024年7月出版。 李世良教授表示,希望未來能將視覺針灸刀的微創技術推廣到更多偏遠地區,讓基層醫生也能分享先進的臨床技術,提高醫療水平,從而造福更多患者。 (光明**全**記者田雅婷)

相關問題答案

    高B格視覺大屏設計的10大特點

    視覺大屏介面應盡量簡潔明瞭,突出重點,避免資訊過多和視覺干擾。同時,要考慮到使用者的視覺效果和易用性,這樣使用者才能快速獲得所需的資訊。視覺化大屏介面顯示的資料要準確無誤,資料要可靠。同時,要考慮到資料的實時性,保證資料的及時更新和展示。顏色組合要合理,能夠突出關鍵點和區分不同的資料,同時避免過於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