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國內首個海上人工島機場——大連錦州灣國際機場專案啟動。
第一部分:老工業基地澎湃著新的激情
《半月》採訪記者白永泉和孫仁斌。
遼寧中南部城市群是東北地區經濟增長的領頭羊。 板月潭記者走訪遼中南部城市群發現,為打破“產業結構偏差困境”,這裡的“老字型大小”和“原有”產業正在向“新”發展,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精細化工等行業正在乘勢而上,市場化的數字經濟產業由“盆景”向“山水”轉變, 新興產業不斷點燃現代工業新引擎。
聚焦專案,優勢產業集群強勢崛起
在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號角聲中,遼寧省瀋陽市老工業基地正全力布局新能源動力和儲能電池產業賽道,開啟新發展階段新能源產業“遼瀋戰役”。
今年3月,投資超過100億元的億緯鋰能鋰儲能及動力電池專案在瀋陽正式開工,該專案分兩期建設,主要生產耐低溫、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的儲能和動力電池,計畫於2024年建成投產。 “億緯鋰能深耕電池行業多年,瀋陽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廣納企業盟友。 我們將在瀋陽建設億緯鋰能東北生產基地,為建立全球服務體系拓展版圖。 億緯鋰能總裁劉建華表示。
寶馬總投資100億元的第六代動力電池專案已全面開工。 華晨寶馬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大偉表示:“我們致力於將瀋陽打造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樞紐,擁有電芯、電池、電驅動系統和電動汽車的全產業鏈。 ”
瀋陽擁有寶馬等全球領先的汽車品牌及其產業基地,正努力把握汽車電動化和能源結構轉型的趨勢,在電池龍頭企業的帶領下,吸引上下游產業鏈集聚發展,實現“大樹下灌木、灌木下花草”, 著力打造東北新能源產業基地。
近年來,遼南中南部城市群聚焦該專案,提出加快建設先進裝備製造、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等萬億元產業基地,做大做強積體電路、航空裝備、數控工具機、新能源汽車等22個重點產業集群。
走進盤錦遼東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塔吊一字排開,機器轟鳴,工程車輛來回穿梭,施工工人忙碌,總投資837億元的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材料專案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專案位於遼南中南部城市群主軸線上的重要節點,具有與大連、營口等沿海一線產業相呼應、協同發展的基礎優勢,交通便利,物流條件優越。
石油化工是遼寧的優勢產業,但其發展一度面臨“油頭大、化工尾小”的結構性問題。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專案作為國家支援東北振興的重點專案,對於加快遼寧省中南部城市群建設萬億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和現代化石化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該專案將實現年營收1000億元以上,利潤總額超過100億元,遼東灣畔將崛起世界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
遼寧省鞍山因鋼鐵而興,素有“鋼鐵之都”之稱。與瀋陽一樣,鞍山也在經歷著艱難的轉型,以構建現代化冶金工業體系。
在遼寧布頓科技特種金屬製品生產基地專案施工現場,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公司負責人楊帥表示:“遼寧布屯的最終目標是打造東北地區最大的高階鋼絲繩和鋼絞線生產基地。 ”
發展產業,專案是立身之本。 今年秋季,遼寧開工工業專案580餘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裝備製造、冶金新材料、精細化工等領域,總投資近880億元,將極大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在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在生產CT機楊青。
專注創新,現代工業引擎強勁
在位於大連金浦新區的“大連舒谷”核心區1號位,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園已經雛形。 大連舒谷投資發展總經理陳晗介紹,“大連舒谷”致力於打造中國產業數位化轉型公升級示範區,匯聚了大資料、雲計算、工業網際網絡、資訊科技創新、金融科技等領域的400多家知名企事業單位。
過去,遼寧以“老字型大小”和“原創”產業“征服世界”,戰略性新興產業數量少,規模小,發展速度慢。 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曾撰文稱其為“產業結構偏差的困境”。
要“脫困”,就要把新興產業的“盆景”變成“風景”。 近年來,遼寧結合自身產業基礎優勢,聚焦創新,推進增材製造、柔性電子、儲能材料等未來產業布局,不斷聚集新動能。
高階數控工具機、**協作機械人、工業CT(工業計算機斷層掃瞄)......不久前在瀋陽舉辦的第21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吸引了全球資源。 “遼寧省、瀋陽市聚焦先進技術,紮實做好結構調整、補鏈、延鏈、公升級鏈、建鏈,增強產業發展的連續性和競爭力。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說。
近日,高效能石墨烯薄膜產業化基地試生產啟動儀式在瀋陽渾南科技城舉行。 該專案解決了製備大厚度、高品質石墨烯薄膜的技術難題,預計全面建成後年產值將超過6億元。
科技成果供給為加快構建現代工業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前三季度,遼寧省高校轉化科技成果2000餘項,全省認定登記技術合同700多億元,同比增長598%。
針對乙胺技術“卡住”的局面,遼寧濱海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製出具有自主智財權的乙胺清潔綠色生產全套技術。 依託拉胺主要用於生產綠色低毒農藥、醫藥及水處理螯合劑。 目前,成果已在實驗室小規模、中試、商業化生產改進等階段完成研發。
優化環境,持續優化產業生態
走進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政務服務中心,電子大螢幕上的字幕快速滾動,資料實時更新,顯示審批人姓名和完成相關行政事務的時間。
效率是企業的命脈。 “拿起厚厚的一摞批文報告,30多份**一一攤開,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行政審批局負責人表示,過去申報企業大部分看到這些**都一頭霧水,加上人工填報,至少需要一周時間才能開工。
制度創新往往涉及系統性重構。 申撫示範區陸續推出面向創業企業的“一視窗受理一體化服務、點選智慧型申報、並行資料共享、全網辦公自動流轉、效率監控智慧型評價、服務管家及時跟蹤”等一系列創新舉措。 以創業為例,整個流程從原來的7個部門、33個物料減少到1個視窗、1個物料、0表單填寫,實現了20分鐘完成企業成立,2小時完成創業所需的7個環節,有效解決了痛點, 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和障礙,如材料多、填表多、跑多。
營商環境曾經是東北地區的短板,但隨著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推進,企業主體對東北地區形勢的評價明顯改善。
近日,遼寧巨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遼寧保稅區營口片區審批局辦理專案備案,審批局工作人員主動介入,為後續手續提供全程輔導服務,讓企業員工感嘆:“這麼全的服務,真是貼心便捷!”
目前,營口地區有10000多家企業,企業的需求和問題各不相同。 為此,營口片區實施“三辦五查”工作方式,打造“營商+法治”服務模式。 板月潭記者採訪了解到,“五查”工作體系主要圍繞監管領域,通過執法前自查、執法中互查、執法後回檢、領導重點抽查、業務工作覆蓋查等“五查”,以規範執法夯實主體責任,築牢風險底線。 “三辦”工作方式,立足於不求人做事的切口,對符合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的正常問題,對突破舊政策規定的個別問題,突破舊政策規定的共性問題,立即處理。
今年前10個月,遼寧省紀委分四批下達營商環境清理近萬人次70,000,16,615 已得到監督和解決。
下一篇:藍天碧水青山守護新遼寧
《半月》採訪記者孫仁斌和白永泉。
遼寧中南部的城市群連線了遼寧的大部分城市,如瀋陽、大連、鞍山、盤錦、營口、本溪和丹東。 通過採取區域聯防聯控、生態補償機制、協同治理等措施,生態治理攻堅戰不斷取得勝利,建成“兩山”生態文明實踐基地,老工業基地生態持續改善。
11月7日,遊客參觀雪后的瀋陽紫禁城 攝影:龍磊。
藍天常在,區域聯防聯控破解“霧霾圍城”。
白雪覆蓋著紅色的宮牆,在瀋陽故宮前,藍天白雲的古建築格外醒目。 “瞧瞧我們'大瀋陽'的天空,典型的'遼寧藍'!市民陶陽在朋友圈寫道。
為了盡快發現汙染源頭,瀋陽聘請了200名專業人員作為第三方管控團隊,對全市下屬縣(市)區進行網格化管理,還開發上線了“瀋陽生態環境”APP,並成立了13個微信群對抗霧霾。
除了專業團隊,各種智慧型環保系統也不斷投入到瀋陽汙染防治攻堅戰中:秸稈焚燒指揮控制系統、空氣復合汙染立體監測超級站、大資料監測中心......市每季度對各縣(市)區空氣質素進行排名,對排名墊底的三縣(市)區進行罰款,市領導約談相關負責人。
近年來,瀋陽已拆除了4000多台小型燃煤鍋爐,以控制空氣汙染。 “智慧+鐵腕”治理,為城市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藍天白雲。 主要大氣汙染物濃度迅速下降,重汙染天數大幅減少。
今年4月,瀋陽、鞍山、撫順、本溪、阜新、遼陽、鐵嶺、瀋撫示範區等“七城一區”聯合簽署《瀋陽現代都市圈大氣環境聯合防控合作框架協議》。 在此框架下,交流相關城市大氣環境治理政策和工作進展資訊,共享專家、培訓、科技等資源,實施應急聯動,推進低點源、臭氧、秸稈焚燒、煙花爆竹、機動車等重點源協同管理,建立聯合協商等機制, 實行閉環管理,實行工作通知。
制定遼中城市群預警預報和聯防聯控工作方案,每日發布環境空氣質素資訊。 建立健全都市圈城市汙染天氣應對機制,減少區域汙染物排放。 瀋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裴希燕說。
與2024年相比,2024年瀋陽市核心汙染物PM25. 治理取得重大進展,累計減少 555%,好天數達到320天,佔87天7%。
3月25日,在遼寧省盤錦市的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視覺中國)。
保護清水清流,攻克生態協同治理“母親河保衛戰”
盤錦、遼河口、海天同色,海鷗鳥雲集。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盤錦濕地的鳥類數量已從269只增加到現在的302只。 10,000多隻黑嘴鷗、300只丹頂鶴、3000只東方白鸛和其他候鳥在這裡停留覓食或繁殖。 這裡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鷗繁殖地和丹頂鶴南北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被譽為中國“黑嘴鷗之鄉”。
為了保護萬千生的家園,當地政府近年來啟動了“養溼”工程。 轄區598戶沿海養殖戶養殖設施全部依法拆除,海域養殖池塘清理8個590,000英畝,17條新的自然海岸線6公里。 54歲的漁民張芳看到了她眼中的生態變化:“現在鳥多了,魚多了,小時候經常看到的遼河口特有的大黃魚、遼河秋刀魚又回來了!”
遼江是遼寧1550萬人的重要飲用水源和258萬公頃耕地灌溉的重要水源,被譽為遼寧的“母親河”。 20世紀80年代,這條母親河曾一度傷痕累累。 “最糟糕的時候,遼河80%以上的水質被列為5級,農民甚至不敢用河水澆灌莊稼。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張錚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開展了保衛遼河的“戰役”。 河水不清,水髒兮兮的,根在岸上。 為進一步推進遼河流域綜合治理,遼寧省生態環境、發展改革、國土、農業、公安、住建等30多個部門開展“集團軍”攻堅戰,攻克水汙染頑疾。
今年1-10月,遼寧省150項國考地表水段優良水體佔比為847%,繼續保持斷面為零狀態的下五類水體。
青山成金山,好生態留鄉情
冬日暖陽籠罩著遼寧省鳳城市大里樹村,靜謐祥和。 下午,送走食客,坐在自家餐廳裡,村民徐洪超悠閒地喝著茶。 “在我們村里,只要你想打工,就永遠不會失業,就連周邊城市的大學生都來我們村找工作!他自豪地說。 如今,徐洪超的年收入超過10萬元,生意繁忙之時,父母、家人紛紛上陣,他家門口富足,幸福感滿滿。
徐洪超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近年來大力樹村植樹造林和生態旅遊的快速發展。 在原村委書記毛鳳梅的帶領下,大梨樹人民辛勤耕耘、勤勞精湛,把萬畝荒山變成了“花果山”。 2024年老書記去世後,兩村委會新班子繼續努力,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 近年來,大力樹村年接待遊客40多萬人次,村集體固定資產超過5億元。
良好的生態就像一座綠色銀行,帶給我們更多的財富和希望!大力樹村黨委書記毛正新說。
今年10月28日,在濟南舉行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上,本溪被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桐江峪村是本溪市滿族自治縣的乙個小鎮,山山秀麗,水清澈。 在縣、鎮黨委的大力支援下,通江峪村開始建設具有滿族特色的鄉村,吸引了國家4A級休閒旅遊度假區“小城一村”入駐。 據了解,“小石亦莊”現有員工近300人,周邊及聯盟企業直接、間接聘用員工2000餘人。
近年來,遼寧省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省共建立美麗示範村和美麗宜居村3486個,越來越多的村實現產業繁榮和宜居環境。 碧水青山,給人們帶來了金山銀山,也保留了美好的鄉愁。
振興遼寧新突破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