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嗅能量棒”到情色人物從“香菸糖果”到含酒精的冰淇淋
為什麼不良商品會充斥著未成年人的周圍環境?
日前,來自山東棗莊的王女士在收拾小學四年級兒子的房間時,發現兒子的枕頭底下有一根“吸鼻能量棒”。 放學後,孩子拿起“嗅探能量棒”來演示如何玩——歪頭,把鼻子放在鼻子下面,吸氣兩次。 那個姿勢讓王女士驚出一身冷汗——“我在電視上看到,有的吸毒者吸毒成這樣!”
不僅是“打盹能量棒”,從今年年初開始,王女士在孩子手中“搜尋”了很多讓她難以接受甚至害怕的產品,比如孩子玩的時候吃的蘿蔔刀還有酒精含量高的冰淇淋,酒精含量高,孩子們會津津有味地吃。 “為什麼那麼多容易引發壞習慣的產品總是'盯著'孩子,讓他們容易得到?她忍不住問道。
這也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擔憂。 採訪中,多位家長向《法治**》記者反映,未成年人周圍充斥著不良商品,如“香菸糖”、酒精冰淇淋,以及暴力、色情玩具、文具等,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受訪專家表示,涉及未成年人的商品應充分考慮兒童玩耍和使用行為的特殊性,設計上不應有不良提示,生產過程必須實行特殊許可和強制認證,銷售過程要嚴格監管,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該產品誘發不良行為
很多家長都很擔心
我不知道成分是什麼,但我覺得吸吮對孩子的身體有害,很明顯有不好的誘因。 王女士拿起一根“吸氣能量棒”說,她仔細檢查了一下,“能量棒”上沒有標註任何成分,她深吸了一口氣,帶著一股薄荷味,味道有點奇怪,“不知道是不是心理效應,聞到後感覺不太舒服,心慌意亂。
王女士的兒子小劉對“嗅探能量棒”被沒收感到不滿。 他告訴記者,學生們都在用這種“能量棒”,班上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根,誰也不落後,“其實味道很好,抽它提神醒腦,而且口味很多,同學們經常換成煙燻。
山東省濟南市某三級醫院主任醫師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鼻能量棒”的主要成分是薄荷、精油等物質,具有清涼刺激的作用,長期使用既有毒又有害,容易“上癮”。 一方面不衛生,可能導致病原體感染,另一方面,反覆刺激鼻腔也可能對未成年人的鼻粘膜造成損害,甚至引起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對健康有害。
就使用“鼻能量棒”而言,它可能會降低未成年人對毒品的認識和警惕性。 * 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步峰憂心忡忡。
除了“嗅能量棒”,今年夏天,小劉還“愛上”了含酒精的冰淇淋。 濃烈的酒味讓王女士無法接受,她鄭重其事地與小劉商量,要求他以後不要再買含酒精的冰淇淋。 前段時間,小劉又愛上了蘿蔔刀(塑料仿刀玩具),每天在小區裡和同伴玩刀遊戲,這讓王女士嚇壞了,最後沒收了小劉的5把各式蘿蔔刀。
這種食物和玩具的不斷出現,很容易導致孩子身邊的不良行為,很難預防,父母真的傷心欲絕。 王女士嘆了口氣。
許多接受採訪的家長都和王女士有著同樣的心態。 來自江蘇連雲港的孫女士說,家裡的老人路過文具店,給孩子買了乙個芭比卷筆刀,回家開啟後,發現卷筆刀插在芭比娃娃胸前的鉛筆裡,“好像是胸口的洞, 而且整個畫面看起來非常不一致和不舒服“,她立即歸還了卷筆刀。
多位受訪家長反映,這些可能造成不良取向的產品,往往可以在孩子身邊發現,比如:色情人物,即所謂的“美少女”系列人物,都是完全赤身裸體的;“香菸糖果”和“酒瓶巧克力”,外包裝甚至形狀和顏色都與香菸和酒瓶非常相似;玩具“牙籤弩”,射力更大,甚至可以穿透罐裝可樂等。
有一次,我看到乙個五年級的孩子在臥室裡“抽菸”,我憤怒地上前阻止,發現是“香菸糖”。 孩子說,同學們給他吃的。 雖然是糖,但外觀和香菸一模一樣,孩子也在抽菸,這顯然是乙個不好的誘因。 一位家長說。
受訪專家認為,家長的擔憂並非無理有據,未成年人還不成熟,容易被誘導產生不良行為。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副教授楊尚東舉例說,比如含酒精的冰淇淋,有的甚至把外包裝設計成酒瓶的形狀,不僅可能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還可能引起未成年人對酒精的興趣, 然後嘗試飲酒,涉嫌違反未成年人保護、廣告法等法律法規。
還有一把蘿蔔刀,用蘿蔔刀捅人的場面,其實在宣傳**賣中被演繹出來,這無疑營造了一種暴力的心理暗示,誇大了暴力。 未成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仍處於不斷發展階段,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可能在未成年人心中埋下暴力的種子。 “楊山東說。
孩子們還沒有辨別能力,他們只是覺得這很有趣。 成年人應保護他們,淨化未成年人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北京西城一名學生家長張波(化名)說。
受訪家長建議,他們應該好好看看為什麼這些容易對未成年人產生不良取向的產品,以及它們是如何來到孩子的身邊的。 “這些商品色彩嚴重,孩子自然要學大人,可能潛移默化導致不良行為的出現,嚴重侵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有家長說。
輕鬆線上和離線使用
執法標準缺失和陷阱
這些商品是如何送到孩子們手中的?
記者近日走訪了山東北京、朝陽、濟南、棗莊等地的10多所小學,發現離學校不遠的一些小賣部、文具店都有這樣的商品,甚至有的商家會主動推薦這些商品。
例如,在記者訪問的所有小賣部中,幾乎都有蘿蔔刀出售。 多家商家在店門口顯眼處擺放了各種蘿蔔刀,還有“拔出蘿蔔刀,一刀打敵”等宣傳文案,吸引了不少同學駐足購買。
在北京西城一所小學外,一名小學生掏出幾塊錢買了一把蘿蔔刀,與同樣拿著蘿蔔刀的同學互相刺傷。 “我有自己的零花錢,平時買小玩具和零食,基本上市面上流行什麼,就在學校附近買到。 這名小學生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一些中小學附近的小商店和文具店也可以買到標有粗俗爛梗的惡搞文具,如筆記本、便簽、貼紙等,以及性暗示玩具和手辦,如《媽媽看見打架》美少女系列手辦,穿著少量衣服, 帶有“可以脫下”和“可以爆炸”的備註。
現在小朋友特別時髦,玩梗比大人多,這種新奇好玩的產品銷量特別好,孩子們非常喜歡。 一位小賣部老闆說。
此類產品上還有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店鋪在推廣此類產品時,都是直接針對學生等未成年人的,評論區顯示已經被很多未成年人購買使用過。
某平台販賣“香菸糖”的店鋪,打著“童年的味道”和“童年的回憶”的口號。 評論區,有疑似學生的網友問:“你能騙老師嗎?在買家秀中,有網友曬出了孩子的“抽菸”(模仿抽菸吃糖的方式):食指和中指之間夾著“香菸糖”,用嘴模仿抽菸的動作。
前段時間,曾經***的“鼻能量棒”還隨處可見,單價大多在幾元到幾十元之間,部分產品的月銷量達到上千件。 有的店鋪廣告上寫著“課堂防困”、“聞涼油學生防課堂困倦”等,甚至有**學生在課桌前拿筆寫字,說“思路清晰,答題”。 從留言中可以知道,很多買家都是學生:“上課困了,拿出來吸起來,瞬間精神煥發。 也有評論說“有毒,上癮”。
記者以學校附近一家小店老闆的身份諮詢了多位**賣“鼻能量棒”的人,客服表示,“鼻能量棒”很受學生歡迎,市場潛力大,想買到大量,可以便宜一些。 其中一位客服還提醒,日前有大量學生使用“鼻能量棒”引起一些風波,建議不要賣給學生,但當記者提出考慮批發1000根時,他立即提出可以更便宜地賣給記者。
為什麼這類商品如此受歡迎?受訪專家認為,主要原因有:產品設計新穎,結合了孩子喜歡的食物、風格等元素;網際網絡宣傳與社會**分享;**價格低廉,易於購買;部分產品具有減壓功能,符合未成年人日益增長的學業壓力,同時也讓家長放鬆了警惕。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教授姚金舉認為,執法在實踐中面臨的困難也是此類商品盛行的重要原因。 未成年人產品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較少,實踐中難以監管。 缺乏明確具體的國家或行業標準,一方面助長了不法企業以“鑽漏洞”的心態開展生產經營,另一方面也導致相關部門在執法司法過程中缺乏具體的參考依據。 此外,涉及未成年人的商品往往同時涉及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廣告甚至智財權等多個領域,需要多領域專業執法團隊的配合,執法難度大,成本高。
要從源頭上把關此類產品的生產質量,防止未經認證、不符合生產標準的流入市場,規範此類產品的廣告宣傳。 張步峰說。
完善立法,加強執法
從源頭上保護兒童
為淨化涉未成年人商品市場環境,2024年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教育部、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無底線未成年人食品營銷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對違法違規行為嚴肅查處。
但是,涉及未成年人的商品種類繁多,違法行為的界限在世界範圍內
楊尚東表示,雖然無法完全列舉,玩具種類還會不斷豐富,難以窮盡,但適合未成年人的產品應滿足以下標準:材料和做工符合國家標準,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玩耍和使用行為的特殊性,避免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該設計無不良影響,符合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發育水平有利於未成年人德、智、身、美的全面發展。
玩食品玩具邊緣球,做對未成年人不利的事情,違反未成年人保護等法律法規的,應該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張步峰表示,以“鼻能量棒”為例,一些商家在銷售時以未成年人為宣傳背景,違反了我國廣告法的相關規定;此外,還宣傳它具有“提神”功能,如果產品是藥品,則不能在學校附近的小賣部出售如果它不是藥物,它就不能聲稱具有此功能。
《未成年人保護**》明確規定:“生產、銷售未成年人食品、藥品、玩具、器皿、遊戲遊藝裝置、遊樂設施等,應當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準,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上述產品的生產者應當在顯著位置標明注意事項,未標明注意事項的,不得銷售。 ”
姚金舉認為,在法律解釋層面,“使用”一詞應在必要時進行一定的擴充套件,而不僅僅是解釋為“專用”或“僅用於”。 對不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危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或者身心健康的,不得生產、銷售,為有關部門對上述商品進行源頭監管提供法律依據。
商家生產涉及未成年人的商品,除遵守《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規定外,在生產適合未滿14周歲學生的學生用品時,還需遵守《學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並標註工廠名稱、位址、執行標準等關鍵資訊。 此外,應嚴禁菸草形象涉及未成年人的商品,中國簽署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糖果、零食、玩具等對未成年人有吸引力的菸草製品形狀的實物”。 ”
對於某些產品,例如小雕像,可能無法清楚地區分主要受眾是成人還是未成年人
對此,姚金舉認為,保護未成年人的目的應始終落實到生產銷售過程中。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大抽查力度,確保涉及未成年人的商品在生產、銷售過程中符合法律規定。 同時,可以與教育部門、學校聯合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加強對學生和家長的宣傳教育,使其主動減少相關商品的購買,倒逼生產者減產,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張步峰建議,市場監管部門在兒童產品強制性產品認證領域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查處相關生產企業,杜絕無證生產和非法生產定期組織大型超市、校園周邊商鋪、小商品批發市場等重點區域的監督檢查和抽檢,排查查處商品安全隱患,嚴肅查處無照經營、超範圍經營、經營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等違法行為加強法治宣傳,增強群眾質量安全意識,引導抵制劣質不良商品。
要加強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監管,規範強制性產品認證市場秩序。 同時,加強兒童用品召回管理,督促企業主動履行召回主體責任。 張步峰說。
要完善立法,從源頭上對侵害未成年人利益的不法經營行為進行逐一規範,可以考慮在未成年人保護中增加未成年人商品的相關規定,將零散的規定納入其他法律法規,同時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 “楊山東說。
*丨法治** (記者 丁一周 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