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恆大地產宣布“已收到法院通知,將於2024年11月28日正式受理此案”。 包括中國恆大在內的責任方被要求償還約1996億元及暫定利息約152億元。 ”
恆大地產追回鉅額資金,涉及恆大集團內部及法律糾紛。
正文:近日,中國恆大子公司恆大置業發布公告,宣布尚未收到相關法院對其子公司金碧置業提起的訴訟通知。 該訴訟源於2024年12月28日至2024年8月2日期間與中國恆大集團的法律糾紛,當時恆大地產的六家子公司通過八家銀行質押存款進行第三方融資。 中國恆大在公告中表示,尚未收到訴訟通知,將諮詢法律意見,以保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本案核心涉及存款證134億元,其中20億元為金碧置業首批追償,另外兩批分別為87億元、27億元。 這一事件也成為恆大長期停牌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4年12月,恆大地產表示,恢復計畫主要被中國恆大集團向恒大地產轉讓資產所抵消。 不過,截至今年8月,復牌後,恆大置業表示尚未與恆大集團達成還款計畫,全額撥備“134億應收賬款”。
對此,市場普遍關注許佳音在此次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白文喜指出,恆大地產與中國恆大在公告中存在矛盾。 一般而言,如果恆大地產已提起訴訟並正式立案,應隨後通知中國恆大。 據法學專家王宇辰解釋,在正式立案過程中,原告與被告之間可能存在時差,法院通常會在審查通過後向原告送達受理通知書,然後送達被告的辯護時間。
不過,在涉案的六名高管中,恆大集團董事長許佳銀並未涉案。 根據獨立調查委員會公布的初步調查結果,許先生聲稱,他沒有審閱與質押有關的檔案,也沒有明確指出與恆大地產有關的批准檔案。 雖然其中一名涉案人士聲稱許佳銀參與了質押安排,但徐佳銀在關鍵時期不負責公司的財務和資金,依靠高管處理相關事宜。
此次調查結果引發了市場關注,因為許佳音的角色一直是此次事件的焦點。 雖然他聲稱自己在關鍵時期沒有審閱檔案,但有一種觀點認為,作為恆大集團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他很難完全擺脫與恆大地產的聯絡。 許家銀持有恆大地產約51%的股份71%,持有中國恆大約70%的股份。
此外,恆大物業的經營狀況也備受關注。 停牌一段時間後,恆大地產成功復牌,但財務狀況依然令人擔憂。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恆大地產總資產為7613億元,負債總額8362億元,淨資產-749億元。 儘管負債率有所下降,但該公司仍然資不抵債。
面對這種情況,恆大地產採取多輪人事變動,調整高層管理團隊,力圖在自主發展的道路上有所突破。 然而,由於中國恆大的相關性,兩者之間的業務聯絡和人員交叉使得不可能完全切斷關係和業力。 在目前中國恆大破產的情況下,即使恆大置業勝訴,在獲得有效執行方面仍存在挑戰。 這也讓恆大地產在這場法律和金融博弈中備受關注。
在中國恆大與恆大地產法律和財務糾紛的背後,我們看到了公司經營的波折和波折。 該事件涉及大筆資金、公司高管的責任以及法律程式的複雜性。 恆大地產試圖通過追回鉅額資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而許佳音在此次事件中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然而,無論法院的最終判決如何,這場糾紛都引發了更多關於公司治理和內部管理的問題。 企業在運營中需要更加謹慎和透明,高階管理人員需要對企業財務和資金等關鍵問題更加警惕。
對於恆大地產來說,要擺脫中國恆大的影響,自主發展的道路仍然充滿挑戰。 雖然房地產業務的輕資產模式為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但與恆大集團的密切關係使其難以將兩者完全分開。 公司在人員調整和自主發展方面的努力,或許是朝著更穩定經營邁出的一步。
總的來說,這場法律風波不僅讓我們見證了企業家徐家銀在公司內部事務中備受爭議的角色,也提醒了行業和投資者公司治理和透明度的重要性。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全球商業環境中,這一事件或許成為中國企業家和投資者思考的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