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席捲全國的寒潮給部分省市的生產發展帶來挑戰,部分地區的極端天氣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能源安全和保暖成為重中之重。
在國家發布的防範指示中強調,要提高煤、電、油、氣能力,加強應急救援準備,面對極端天氣,傳統能源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乙個問題,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新能源和傳統能源的區別就在於**??新能源需要滿足哪些硬條件才能在同等場景下發揮更大作用?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間歇力的先天特性使得新能源在應對這樣的天氣條件下處於被動狀態,寒潮往往伴隨著大量的雨雪,日照不足,而積雪的覆蓋也會導致光伏設施工作時間不長於雨雪天氣本身的持續時間, 光伏出力自然不足,風能發電時間波動較大,難以形成強**。
由此可見,輸出的穩定性是新能源最大的短板,而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因其工作條件受環境影響較小,因此在面對極端天氣時能夠有效工作和輸出但從根本上講,極端天氣的頻繁發生是由於碳排放超標導致的氣候失衡,因此在極端天氣到來的情況下,傳統能源的大規模再利用從長遠來看是乙個惡性迴圈,這與我國的雙碳目標背道而馳,不值得提倡。
那麼問題就變得很清楚了,解決新能源電力不穩定和傳統能源持續碳排放哪個更好?價效比更高?答案很明顯,解決新能源的不穩定問題遠比解決傳統能源的碳排放問題容易得多。
長期儲能設施的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新能源電力的穩定性,在用電低谷期會儲存大量剩餘的新能源電力,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會儲存電力輸出**。 面對長期的寒潮天氣,需要能夠實現新能源日迴圈甚至周迴圈的儲能設施,也需要在寒潮、雨雪等天氣條件下保持良好的執行。
長期,不受氣候和地理環境影響首先,電化學儲能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固態電池在低溫下會有容量和效率衰減。 其次,在物理儲能方面,抽水和儲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天氣的影響,低溫條件造成的凍結對系統的執行不友好,重力儲能無法滿足時間需求,壓縮空氣在時間和執行方面可以滿足條件, 但車站的建設過於依賴鹽穴,場地更加有限。
氣液二氧化碳儲能成為極端天氣下更可靠的選擇。
氣液二氧化碳儲能是佰易新能源科技首創並實施的一種新型儲能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冗餘電源將常溫常壓下的二氧化碳氣體壓縮冷凝成液體,並將壓縮過程中產生的熱能儲存起來在能量釋放過程中,利用儲存的熱能將液態二氧化碳加熱到氣態,帶動汽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放電完成後,常溫常壓的二氧化碳氣體返回儲氣單元,完成充放電迴圈。 該系統可以較好地解決寒潮場景下新能源配儲面臨的痛點。
首先,氣液二氧化碳儲能在大規模長期儲能領域具有良好的經濟性,系統等效利用時間可達23小時,可充分實現新能源電力的日常迴圈**。
其次,氣液二氧化碳儲能系統為閉環執行,系統收集二氧化碳壓縮熱,保證能量釋放階段的執行,無需外界能源即可充放電,因此系統執行不受外界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在極端天氣下能保持良好的執行狀態, 具有良好的普遍性。
最後,氣液二氧化碳儲能系統採用成熟的壓縮機和渦輪機,實現電能充放電,因此系統效率穩定,在極端天氣下也能保證穩定的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