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朋友聊起了夫妻關係弱化的話題,兩人一時間感慨萬千。明明,我拼命想和對方在一起,但為什麼在一起後還要分開呢?
奧斯卡·王爾德曾經說過:“人生悲劇有兩種:一種是得不到想要的,另一種是得不到想要的。 ”
很容易理解,你無法得到你想要的,那麼為什麼得到它仍然是乙個悲劇呢?然後我們不得不提到心理學“失去期望”。對一件事的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如果,在你得到它之後,你發現現實和你想要的大相徑庭,這種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會帶來負面情緒。 在婚姻中也是如此。
隨著時間的流逝,激情慢慢褪去,那些以前隱藏的問題會慢慢浮出水面,這是每一段感情都面臨的挑戰。
有些人不忘初心,齊心協力,終於到達幸福的彼岸,但也有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半途而廢。 那麼**的問題是什麼呢?
夫妻關係是需要管的,很多人之所以會分開,大部分原因都是從這三件事開始的。
1、相互競爭,乙個不願屈服,乙個不願屈服。
我讀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衝突的婚姻就像乙個沒有危機的國家一樣難以想象。 的確,當兩個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時,摩擦是必不可少的。
我以前遇到過這樣的一對,兩人婚前關係很好,但婚後,他們經常因為一些小事頻繁吵架,每次都分手。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記憶力不長,下次同樣的事情發生時,他們還是會吵架。 和他們深入交流後,發現兩人都想說服對方,互相競爭。
比如說到孩子的教育,男人覺得孩子有乙個快樂的童年更重要,而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掉隊,所以他們給孩子報了很多課外班。
雙方都在鉚足蹈,想讓對方認清自己的觀點,誰也不甘心後退一步,彷彿只要誰先讓步,這個家就沒有立足之地。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不可能的。
其實,夫妻之間發生衝突和摩擦並不可怕,但沒有人願意主動讓步或讓步,這才是可怕的。 這種競爭不僅會加劇衝突,還會讓你們對彼此感到失望,最終的結果大多以分離告終。
你看看那些長久以來的感情,哪一方沒有發生過矛盾和爭吵,但是他們懂得互相包容,不用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懂得退縮,所以這段關係才能長久。
2.不要感同身受,把對方的貢獻視為理所當然。
如果一段關係中只有乙個人在付出,而另乙個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它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持續下去,如果持續很長時間,無論關係有多深,它都會筋疲力盡。 尤其是婚後,還有一堆柴、公尺、油、鹽的瑣事。
我看過一部電影,裡面的男女主角都很典型,男的是乙個努力工作賺錢的公司的中層領導,女方是家裡的全職家庭主婦,照顧家庭。 相信大家都看得出來,夫妻倆都為這個家庭做出了貢獻。
但男方選擇無視妻子的貢獻,覺得自己是家裡的英雄,對妻子從來就沒有好臉色,總是說:“你整天在家幹活,我工作累了,就讓你倒杯水,你又不是那個不行。 “如果你離開我,你甚至沒有地方住。 “每一句話都顯示出他的優越感。
無論你是給予的人還是享受的人,你都應該明白,在這個世界上,誰離開了誰就能活下去。 那些為伴侶犧牲自己利益的人並沒有離開,因為他們仍然在乎。 如果對方不做出改變,關係出現問題只是時間問題。
3.缺乏溝通,導致誤解。
很多人走著走著,走著散去,不是因為彼此不相愛,而是因為似乎成了彼此可有可無的存在。 明明,他們能得救,但誰也不願意先說話,眼睜睜地看著對方漸行漸遠。
一段關係中最害怕的就是缺乏溝通。 有時候一些小問題,因為缺乏溝通,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最後在某個點上徹底爆發,沒有回頭的餘地,俗話說,失望夠了,離開就是悄無聲息,沒有挽回的餘地。
一方不說,覺得對方應該理解自己,沒必要說;如果一方不問,覺得對方想說,他自然會說沒必要問,否則可能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雙方都在等待對方主動出擊,但無數事實證明,關係再好,沒有溝通,也無法走到最後的盡頭。
傅首爾和老劉在最近播出的《再見情人3》中,最終選擇了分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兩人已經處於不同的層次。
所以婚姻裡不要做個“傻子”,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就表達什麼,就算想說出來,也比對對方無言要好得多。
只有說出來,才能理解對方的心思,知道從哪裡開始,否則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在沉默中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