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不同的是,德國離歐洲的“領先地位”越來越遠,這不僅與德國經濟萎縮有關,也與德國“能源地位”的喪失有關。 此前,德國通過轉運俄羅斯天然氣加強了對歐洲鄰國的影響力。 但在“**事件”之後,德國再也無法通過兩條“主動脈”獲得俄羅斯天然氣。 這導致德國的影響力大幅下降,同時也遭受了嚴重的天然氣危機。
德國參考新聞網報道稱,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指出,俄烏衝突的影響不僅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俄羅斯通過“停止天然氣”的方式對歐洲進行報復,這使得歐洲缺乏數千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這導致整個德國的天然氣激增, 同時引發了影響整個歐洲的天然氣危機。
很明顯,肖爾茨將天然氣危機的所有責任都歸咎於俄羅斯。 對此,俄羅斯梅德韋傑夫指出,肖爾茨在“撒謊”,德國人撒謊時一點也不臉紅,是他們自己拒絕俄羅斯天然氣,將“俄羅斯恐懼症”帶到能源領域,導致了天然氣危機,現在他們把責任歸咎於俄羅斯。
德國總理在這個問題上爆發了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口水戰。 事實上,梅德韋傑夫是對的,德國的天然氣危機不是俄羅斯的錯。 俄烏衝突後,德國與其他西方國家一樣,拒絕接受“盧布結算”,導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無法收到能源付款,導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受到影響。 隨後,德國與歐美國家合作,限制俄羅斯石油**,這種“敵對”行動徹底激起了俄羅斯的憤怒,影響了兩國的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也明白這一點,但不能承認,只能把責任推給俄羅斯。 它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俄羅斯天然氣太重要了。 如果居民意識到是能源危機被觸發,那麼這些活動將不可避免地猛烈爆發。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是德國主要的天然氣**國家,滿足了德國的天然氣需求。 由於俄烏衝突導致的制裁和反制措施,俄羅斯大幅減少了對德國的天然氣流量**。 這導致了德國的能源危機,德國不得不採取一系列緊急措施來應對,例如重啟煤電、尋找新的天然氣***和實施能源節儉措施。
但這仍然沒有阻止能源危機的出現,由於天然氣價格飆公升**,德國的工業、商業和住宅用電成本大幅下降**,導致企業利潤下降,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此外,能源危機也影響了德國的工業生產,一些企業被迫減產或停產,對德國經濟增長產生了負面影響。
普京不僅限於此,能源危機對德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影響。 許多家庭承受著增加能源賬單的壓力,他們的生活水平因天然氣而下降***。 此外,能源危機影響了德國的電力市場,導致電力波動**,進一步加重了企業和居民的負擔。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一直存在懷疑和批評。 有人認為,朔爾茨的錯誤決定導致了德國的危機,根本沒有考慮到德國居民的利益,只看到了“反俄”帶來的政治利益。
德國的反俄行動是與美國合作的,除了上述影響外,能源危機還將對德國的地緣政治走向產生影響。 德國在能源危機中尋求新的天然氣,如美國、卡達等,這促使德國調整其地緣政治戰略。 然而,這些新的***可能無法完全滿足德國的需求,使德國在未來面臨能源安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