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大幅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表明烏克蘭將在2024年轉向防禦,而不是進攻。 然而,轉為防守是否能有效抵抗敵人的進攻就成為乙個嚴肅的問題。 烏克蘭似乎正在重蹈 1944 年國民黨軍隊和 1944 年納粹德國的命運。 澤連斯基訪美期間,雖然得到了口頭支援,但實際上基本什麼都沒有,國會不願意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援助。 拜登在軍費開支和軍費開支上做了一些調整,雖然給予了一些支援,但實際上並不盡如人意。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夏季攻勢失敗後,美烏尋求新的軍事戰略》的文章,試圖向外界揭示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
《紐約時報》的文章一開始就高度評價了今年夏天烏克蘭的戰鬥,尤其是烏克蘭對克里公尺亞地區和黑海地區的襲擊,這對俄羅斯造成了沉重打擊。 然而,文章隨後轉向實質內容,指出烏克蘭收復所有失地是不現實的,因此應該轉向全面防禦,堅決抵抗俄羅斯的進攻,並努力保住它目前控制的領土。 這樣一來,烏克蘭就可以在雙方未來的談判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同時還能保留一些討價還價的籌碼。 《紐約時報》的文章實際上承認烏克蘭在軍事上處於嚴重被動狀態,這幾乎到了絕望的地步。 但是,美國仍然需要烏克蘭來消耗俄羅斯的力量,並將烏克蘭作為未來與俄羅斯談判和交流的籌碼。
如果沒有美國和西方的軍事援助,烏克蘭實際上很難繼續戰鬥,甚至可能導致國內財政崩潰,類似於2024年國民黨的情況。 烏克蘭已經開始招募女性在前線部隊作戰,澤連斯基**公開承認,烏克蘭武裝部隊的規模已減少到只有約 600,000 人。 戰爭的消耗直接影響到乙個國家的整體國力,人口資源變得極其重要。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烏軍人數已接近100萬,動員能力開始出現疲憊跡象,尤其是那些技術精湛的士兵和技術武器。 因此,烏克蘭面臨的戰局確實非常嚴峻。 此時的烏克蘭不僅重現了2024年張凱神國家**的歷史,而且重演了2024年納粹德國的歷史。
如果美國能夠繼續提供足夠的援助,烏克蘭也許能夠堅持下去,但未來是不可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