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國家現代工業體系建設的主力軍和支柱,也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12月6日至7日,盛磊市長率隊赴京對接央企、大型院所,聚焦重點領域,不斷豐富合作方式,深化合作層次,務實推動中央與地方合作邁上新台階。
12月7日上午,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智慧型製造龍城實驗室與通用技術集團工具機工程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民族工業工具機戰略發展需求為合作方向,聚焦科技專案和產業化, 承擔國家戰略性科學任務,加強長三角區域工業工具機檢測能力等,開展深入務實合作。
深厚的產業基礎和共同的目標促成了這場“聯姻”。
雙向的匆忙源於雙方的契合度。
近年來,常州持續推進中央與地方合作機制完善,因地制宜、挖掘潛力、精準對接,真正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努力探索互利共贏的最佳路徑。
盛磊在參觀中國機械科學研究院課題組時表示,製造業是常州最厚的基礎、最鮮明的背景,希望中國機械研究院在良好合作的基礎上,繼續深耕常州,推動雙方繼續鞏固存量、擴大增量、優化質量。 近年來,中國機械總會依託中國機械總會集團江蘇分院和北京研究院常州基地,積極引進相關資源,助力常州加快建設國際智慧城市。 2024年,中國機械研究總院與市市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智慧型製造龍城實驗室。 中國機械科學研究院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王希峰表示,將積極參與龍城實驗室建設,全力推進工業工具機及關鍵功能部件的原創性和領先性科技研究,繼續支援區域產業基地的先進發展和常州國際智慧型化建設製造城。
雙向奔跑源於對未來的信心。
常州立足未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大資料、合成生物學等重點領域,積極開展與央企、大型院所對接,不斷豐富合作方式,深化合作層次。
常州代表團在前往北京化工大學時,積極宣傳剛剛向學校發布的“合成生物學十大原則”。 當前,常州正全力將產業優勢轉化為優勢產業,著力打造不能移動、不能碾壓、不能拆遷的產業集群。 盛磊表示,圍繞合成生物學產業高質量發展,常州有基礎、有要素、有政策,希望與北京化工大學在平台建設、團隊引進、專案孵化落地等方面深化戰略合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表示,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學校與當地政府的聯絡,促進優勢資源互補,引入更多創新元素,繼續深化雙方在合成生物學和新材料領域的合作。
當前,常州正以“智慧型化轉型、數位化轉型到網聯”為抓手,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著力推動產業基礎公升級和產業鏈現代化。 盛磊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陳錫林進行了座談,希望利用計算技術所“國家隊”的計算演算法優勢,推動雙方在高階裝備方面的全面戰略合作, 新能源、工業網際網絡、醫療健康大資料等,更好地賦能實體經濟發展。陳錫林表示,將充分發揮計算研究院資源優勢,打造更多核心應用場景,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在常州轉化,共同推動資料要素價值化。
雙向奔跑,源於務實合作。
礦冶科技集團先後在常州投資建設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基地一、二期及新材料研究院(試製中心)等專案。 在座談交流中,礦冶集團常州專案相關負責人以“不隨叫隨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表達了在常州投資開發的直觀感受。 央企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需求,加大科技和產業投入,地方政府的角色從“店二”演變為“夥伴”,讓合作央企找到“家”的感覺,盛磊希望礦冶集團能為常州帶來更多的“硬核研發”, 共同謀劃推進一批更高位置、更大格局、更寬視野的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產業專案,加快培育新的優質生產力。礦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龍表示,集團堅定了發展新能源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將全力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機遇期,堅持創新發展的鮮明主線, 聚焦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促進合作共贏。
今年以來,中車常州“三位一體”產教融合示範基地、中車新能源風電傳動系統產業化基地等專案陸續落戶我市。 在中車集團,盛磊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永才進行了深入對接交流。 盛磊表示,中車集團始終與常州同頻共振,共同發展。 希望未來雙方繼續雙向奔赴、相互賦能,深化新能源產業合作和產教融合發展,共同推動傳統產業更新、新興產業成長、未來產業培育。 孫永才表示,中車集團正處於創新引領、改革賦能、價值創造的關鍵時期,願繼續與常州攜手,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積蓄新動能、塑造新優勢,常州將繼續立足地方需求,深化中央與地方合作,發揮央企優勢,以學習態度推動轉型公升級,以創新舉措強化專案支撐,以務實合作提振發展信心, 更好地促進優勢互補和協同增效,激發更大活力,實現共贏發展。
記者、攝影師:閆乃和。
編輯:王麗靜.
*轉載請註明**:常州發行。
**:changzhoufabu2015)
點此關注我,檢視常州權威資訊
常州廣播電視台出品。
歡迎** 侵權行為必須被調查。
如果您需要它,請保持它完好無損,並拒絕刪除其中任何乙個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