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已承諾減少碳排放,並實現2024年《巴黎協定》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或至少2個,但研究表明,實現這一目標仍然很困難。
12月8日,英國國家氣象局**表示,到2024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可能達到15、概率可能達到27%。 然而,這種情況並不意味著違反了2024年《巴黎協定》,因為它可能暫時超過15℃。如果溫度公升高超過 15、即首次上公升1以上5 年肯定會成為氣候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因此,現在很多人開始關注2024年的氣溫是否會像英國國家氣象局一樣。
對於科學家來說,有這樣的**其實很正常,因為近年來,地球的溫度不斷重新整理紀錄,而今年,與工業革命前相比,1-10月的平均氣溫公升幅接近14,而11月17日的氣溫甚至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207、這是有記錄以來首次平均氣溫公升幅超過2次,11月18日,全球平均氣溫公升幅也超過2次,達到2次06 左右。
此前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當前的全球變暖情景下,隨著全球氣溫上公升接近1,地球可能即將越過16個已知臨界點中的5個5. 另外 5 個關鍵點也可能被突破。
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地球理事會聯合主席約翰·羅克斯特(Johan Rockstr M)表示,全球氣溫上公升正在接近2-3級,地球可能正在跨越多個危險的臨界點,為了保護人類,我們必須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避免它們。
本月早些時候,來自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氣候科學家和代表出席了聯合國氣候峰會。 12月6日,由90多個國際機構專家聯合發布的《引爆點報告》發布,確定了地球生態系統的五個“引爆點”。 讓她,如果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公升超過15、那麼到2024年代,可能還會有3個“臨界點”到來。
地球今天面臨的五個臨界點是格陵蘭冰蓋的消亡、南極冰架的徹底崩潰、永久凍土的廣泛融化、溫暖水域中珊瑚礁的死亡以及北大西洋大氣環流的崩潰。 如果這五個臨界點被突破,氣候變化帶來的危機很可能會成倍增加,地球可能面臨“生態崩潰”。
眼看近年來地球溫度不斷上公升,再加上本月初聯合國發布的《引爆點報告》,地球正面臨許多臨界點,未來可能還會有很多臨界點。
此前,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曾提出過許多預言,其中之一就涉及到我們地球目前面臨的問題,即氣候變暖問題。 霍金說,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未來我們將消耗越來越多的能源,包括一些化石燃料。 在消耗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被排放到大氣中,導致地球變得更熱,到2024年地球可能變成乙個“火球”。
當然,雖然霍金的預言提到地球可能在2024年內變成乙個“火球”,但這只是他基於地球氣候變暖而做出的預測,並不是說到2024年地球真的不再適合居住。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霍金的預言會成真,也沒有必要擔心,但我們還是需要注意他提到的預言。 因為許多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溫度確實比工業革命前要高。 導致氣溫上公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聖嬰現象現在已經發生,預計將持續到明年年初,這也將導致氣溫公升高。 除此之外,碳排放也是氣溫公升高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說,現在地球太熱了,我們人類需要承擔相當大的一部分責任。
無論是從責任的角度,還是從保護地球家園的目的出發,緩解氣候變暖的趨勢都非常重要和緊迫。 本月早些時候,聯合國召開了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討論如何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
事實上,許多國家都在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暖問題,在這方面,我國的成就可以說是顯著的,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2024年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我們宣布將採取更有力的措施和政策減排,力爭2024年前實現碳達峰,2024年前實現碳中和。
儘管許多國家都表達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承諾,但我們將實現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強度降幅,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轉變,用的時間將是世界歷史上最短的。 要知道,那些發達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一般需要40年以上,甚至有些國家需要將近70年,而我們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過程只需要30年左右。 這也說明我們是乙個負責任的大國,主動承擔責任。
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我們近年來也採取了很多措施。 例如,我們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發電系統,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超過13億千瓦。 我們正在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這為減少全球排放做出了重大貢獻。
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620萬輛,而我國新能源汽車從1000萬輛到2000多萬輛的產量只用了17個月。
除了從源頭上減少碳排放,我們還在積極採取措施,提公升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即建設森林“碳庫”。 多年來,我們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到2024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41%。
我們採取的所有這些措施都是有效的,可以減緩氣候變暖的趨勢。 然而,由於氣候變暖是乙個全球性問題,並不意味著乙個國家就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全球變暖沒有“安全區”,只有共同努力,世界才能取得最理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