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她在社群當“新型保姆”,50歲的阿姨掙的錢比上班還多,她還是很開心的
旁白:郭阿姨,才50歲。
我姓郭,今年50歲,已經退休兩年了,每月領取3000元左右的退休工資。 我的妻子多年前去世了,我唯一的女兒還在讀研究生,她的父母身體健康。 由於我的生活比較平靜,我考慮過退休後找乙份工作來充實自己。
起初,我試圖在超市工作或照顧商店,但我總覺得一切都不順利。 有一天,我在小區樓下的長凳上發呆,遇到了老爺子,我們聊了起來。 她提到了她目前的煩惱。
老爺子說,她還是能照顧好自己的,唯一的女兒在外地已經出嫁生子了。 夫妻倆不想給女兒添麻煩,就想找個住家保姆。 但我認為沒有必要,所以我考慮找乙份兼職工作。 我順著她的思路,問她是不是只是在找乙個能定時做飯、每週打掃衛生的人。 她甚至說我理解老人的心思,也正是她的想法。 它不會花費太多錢,您可以獲得幫助。
當我回到家時,我想了想,並評估了我們社群中有多少人處於類似情況。 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決定在我們的社群開始一項“新型保姆”服務。 我不住在家裡,也不是純粹的打工,所以有需要的老人可以請我幫忙做點家務。
說到做到,我先把自己起草的文案發在社群生活群裡,就是要通知大家,需要做飯的老人或者那些沒人照顧的年輕人,可以隨時聯絡我。
然後,我與我們社群的退休人員分享了這份副本。 沒想到,當晚老人的三個孩子聯絡了我,讓我聯絡老人,了解他們第二天想吃什麼,我寫下了需求,在老人指定的時間把食物送到了他們家。
第一天,我接到了三個訂單,有個阿姨需要我去她家幫忙打掃衛生。 除去雜貨店購物和做飯的費用,我一天掙60多塊錢。 感覺很自由,不用看別人的臉,可以和老人多交流。
接下來的一周,我接到了好幾個訂單,要給老人做午飯,有的下午需要我幫忙打掃衛生,有的要我幫忙去醫院取藥。
乙個多月後,我發現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他人的幫助。 每個人似乎都忽略了老年人的需求,總認為自己不缺吃不缺,有經濟**,應該過上舒適的生活。
誠然,我們誤解了老年人的需求。 今天的老年人可能並不缺乏物質生活,但他們在精神上渴望更多的思想交流。
小區裡一位78歲的蘇阿姨給我留言,希望我晚上能去她家和她聊天,她願意按小時付費。 剛去的時候,我有點緊張,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技能和老人聊天。
起初,我似乎很緊張,只是聽蘇阿姨講一些關於過去或她孩子生活的故事。 偶爾,我會用幾句話來回應,但大多數時候,我更多地傾聽老年人的需求。
漸漸地,我明白了蘇阿姨內心的真實期待,她像個孩子一樣渴望家人的陪伴。 我給她帶了一點我自己烤的小點心,準備了一些茶,和她度過了一些有趣的閒聊時間。
過了幾次,蘇阿姨不僅向我點餐,讓我幫忙打掃衛生,還讓我每隔幾天去她家喝茶,和她聊天。
老年人的需求並不複雜,他們只是想有人陪伴,願意傾聽他們的聲音,並認識到他們存在的價值。
我乙個人工作了半年多,後來和過去的幾位老同事一起工作。 我們組建了乙個社群,歡迎需要服務的人進入,每天我們在群裡發布飯菜,為第二天做準備,需要的人可以提前下單。 根據老人的要求,我們幾個人按時為他們做飯並送餐。
對於那些孩子不在身邊,需要去醫院檢查或服藥的老人,我們也會專車陪同老人去醫院。 我們五個人各司其職,所以收入不同。
無論是單身老人還是有特殊需要的年輕人,我都會靜靜地傾聽,然後提供心理疏導。 這就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它與他們建立了牢固的聯絡。
所有這些都激發了我的學習慾望,我需要閱讀大量書籍,學會與老年人和年輕人進行有效溝通。 自從在社群中參與其中以來"一種新型的保姆"服役後,我發現我的收入不亞於打工。
我也是乙個年輕人,一直在幫助退休後幫助別人幫助自己。 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姐妹一起創業,我們致力於將“夕陽產業”做得越來越好。
由於我們社群的相對偏遠,退休後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但是,由於社群規模大,老年人口多,對此類服務的需求也很大。
我們想到了能不能像“托兒所”一樣,為老年人設立乙個社群“托兒所”,讓那些有需要的老人每天準時被帶進來,然後帶回家。 這樣,老人就不會感到孤獨,孩子們也不必再費心找保姆了。
這是我們幾個人的計畫,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幫助,讓更多的老年人在晚年過上幸福的生活。 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年輕退休人員來說,這也是一種愉快的賺錢方式。
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更多的老年人,同時歡迎有能力的年輕退休人員加入我們,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美好,讓大家的晚年更加順利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