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鼓勵農業生產,曾舉辦過“農業大寨”盛會,特別是“大寨精神”,備受推崇,大寨接待了900多萬遊客,但他從未親自去過大寨。
那麼真正的大寨是什麼樣子的呢?大寨村位於山西西陽縣,當地自然環境十分惡劣,解放前都靠天吃飯,村民們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解放後,**與大家一起攻克自然環境,開闢梯田,修建渠渠,大大改變了現狀。
大寨村糧食產量大幅增加,被選為模範代表,後來連***也知道他的事蹟,在***的建議下,當上了副總理,分管農業工作,“大寨”也成了一面旗幟。
因為大寨村已經成為全國的典範,當時各方都給予大寨支援,大寨的一些問題沒有暴露出來,直到七十年代末,為了探索農業現代化之路,800多位農業專家和代表前往大寨進行調研, 只是為了發現存在的問題。
2024年7月,中國農業學會在太原召開會議,會後新中國農業部第一副部長楊先東在大家的推薦下,帶領大家參觀大寨學習習,沒想到這可是大失所望,大寨虎頭山光禿禿的,成了一片人造的“小平原”。
山上的樹木被砍伐,山上種了麥子,當時正值夏季收穫季節,大部分麥穗沒有拔出,麥粒也枯萎了,只有玉公尺長得稍微好一點,但病蟲害十分嚴重,參觀的代表們都難以置信。
其實早就有人匯報過大寨的問題,但當時沒人關注,尤其是當上副總理後,大寨的糧食產量不斷創下新高,但其中有虛假因素,楊仙東一開始並不相信這些。
楊憲東親眼看到這些,他十分沉重,作為新中國農業部第一代副部長,楊仙東對農業和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大寨作為一面旗幟,其問題勢必影響到國家的農業發展。
楊先東回到北京後,立即以農業經濟學會的名義組織召開座談會,**大寨問題,楊先東在會上發言,他說:“大寨的蓋子必須揭開!他的建議得到了許多農業經濟學家的支援。
2024年春,在全國政協座談會上,楊先東尖銳地批評了***,他說:“*當了副總理,卻不承認自己的嚴重錯誤。 當時,他還是副總理,楊仙東震驚了不少委員。
有人說楊先東的講話錯了,楊先東堅決表示:“我個人負全部責任”,當時**也收到了不少山西群眾的舉報信,其中大部分都與***和大寨有關,**的問題引起了**的重視。
2024年9月,第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辭職報告,主動辭去副總理職務,2024年被安排到北京東郊做顧問,2024年3月26日病逝,享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