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車行業智慧型化改造將進入深水區,市場競爭激烈,考驗車企真心實意的時機到了。 其中,雖然自主品牌是智慧型電動革命的領頭羊,整體表現突出,但內部分化趨勢也明顯,頭部車企不僅新能源汽車表現強勁,整體銷量也在不斷攀公升,吉利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官方資料顯示,吉利汽車2024年全年銷量將達到168輛7.0萬輛,同比增長18%,超過此前165萬輛的銷售目標。 在超額完成年度銷售目標的同時,吉利汽車新能源汽車也表現不俗,去年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達到48輛7萬台,同比增長48%以上。
吉利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是吉利汽車集團“全面創新”戰略的體現。 2024年,吉利汽車集團將繼續深化“全面創新”戰略,錨定“智慧吉利2025”戰略,陸續落地自研晶元、低軌衛星、智慧型計算中心等成果,開啟新一輪產品週期,實現品牌創新和價值向上的雙向突破。 在高階品牌領克和極氪的支援下,以及中高階新能源新系列“吉利銀河”的支援下,吉利將在2024年邁向新的高度。
領克成為自主高階新能源轉型的典範,極氪鞏固了高階新能源的地位。
作為較早在高階領域的自主品牌代表之一,領克去年的年銷量突破22萬台,同比增長22臺27%。其中,將於2024年下半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車領克08 EM-P,已連續兩個月銷量超過10000輛,上市不到4個月就實現了累計銷量3輛2萬輛的累計,為傳統自主高階品牌向新能源轉型提供了絕佳典範。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領克推出首款產品領克01以來,領克已經走過了6年。 截至2024年12月,領克累計銷量達105萬輛,成為中國最快達到100萬銷量的高階汽車品牌。
雖然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內捲化,但使用者消費需求公升級、90後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也為眾多年輕化、個性化的高階品牌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從品牌到產品,領克在定位上極為年輕,“生而為全球,開放,互聯”的態度贏得了年輕使用者的喜愛。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崛起的時代,領克依託吉利強大的新能源生態體系和系統實力,堅決創新,領克EM-P與兩套智慧型座艙系統齊頭並進,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同時,吉利汽車集團首個高階新能源品牌極氪將共交付11輛87萬輛,同比增長65%,成為吉利汽車整體銷量上公升的強大引擎。 2024年,極氪將推出極氪X、極氪001 FR、極氪007等新產品。 隨著產品陣容的擴大,極氪已形成覆蓋轎車、SUV、MPV全領域的主力產品陣容,價格區間進一步擴大,從20萬到70萬級不等,使用者群也進一步擴大。
在產品陣容不斷壯大的同時,極氪的渠道拓展也在加速。 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底,極氪在全國已建立341家直營門店,累計建成極杆充電站432座,預計2024年極氪極杆充電站總數將達到1000座。 極氪的快速發展,使其在國內高階新能源領域的地位越來越穩固。
吉利銀河迅速崛起,成為吉利的新旗幟。
如果說領克和極氪是吉利汽車不斷突破的體現,那麼去年2月底推出的全新中高階新能源系列“吉利銀河”,則以驚人的增速將吉利的綜合步伐加速到新的步伐,堪稱吉利加速邁向新台階的一面旗幟。
自去年2月正式發布以來,吉利銀河只用了不到7個月的時間就創下了8個紀錄3萬輛的成就,從技術落地到新品上市,從銷量增長到渠道拓展,吉利銀河展現了業內罕見的銀河速度。
2024年,吉利銀河正式發布後,迅速推出了銀河L7和銀河L6,這對“新一代超級混合CP”。 去年,吉利汽車集團插電式混合動力累計銷量為15輛3萬輛,吉利銀河超級混合動力CP貢獻了54%,不僅為吉利汽車集團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成為國內插電式混合動力市場的新爆款,改寫了插電式混合動力市場長期被比亞迪等先發者壟斷的格局。
吉利銀河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得益於科技的硬實力和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 在技術層面,吉利的E-CMA架構、新一代雷神電混技術、宙斯盾電池安全系統、Galaxy N OS等成為其技術標配,使得吉利銀河超級混合動力CP在效能和智慧型化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在引領產品力量的同時,吉利汽車給它最好的、更容易被年輕消費者接受的,這種高品質的玩法讓它一進市場就大受歡迎,比如緊湊型轎車吉利銀河L6,官方指導價已經降到了10780,000-14在18萬元的區間內,油電同價一舉實現,對比亞迪秦plus產生了強烈衝擊。
編輯時刻。 2024年,吉利汽車不僅超額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而且新能源和高階車型佔比大幅提公升,展現了吉利汽車全面“上公升趨勢”,這也是吉利汽車多年來構建新能源科技生態圈的結果。 2024年,基於SEA、E-CMA、CMA EVO等世界級本土新能源架構,吉利將陸續發布全球首款量產800V磷酸鐵鋰超快充“金磚電池”、新一代雷神電混動力技術、宙斯盾電池安全系統、EM-P超增程電動解決方案等自主研發的前沿技術, 在智慧型賽道上實現作業系統、智慧型座艙、車載晶元、自動駕駛、車聯網、低軌衛星、智慧型計算中心的深度布局。吉利雄厚的技術實力,助推了吉利汽車在汽車產業智慧型化、電動化轉型中更大的發展潛力,未來表現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