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年多,兩國陷入了難以解決的僵局,結果不可預知。 然而,最終受苦的只有普通人。 此時此刻,兩國領導人可能陷入兩難境地。 在俄烏戰爭的背後,俄羅斯多年擴張的野心可能隱約可見,許多人認為這是不可理解的。 俄羅斯的領土是世界上最大的,是中國的兩倍,達到1,709個82萬平方公里。 然而,與廣袤的土地相比,俄羅斯的人口極為稀少,只有144億。 因此,俄羅斯人均土地面積的大小令人驚訝。
相比之下,中國的人口和土地面積比例則恰恰相反。 然而,儘管如此,俄羅斯對外擴張的意願和需求遠遠超過中國,這就提出了乙個問題:這片廣袤的土地還不夠嗎?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不僅地理廣闊,而且資源儲量極為豐富。 它們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覆蓋率,世界第二大水儲量,世界天然氣儲量佔1 3,各種礦產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024年,俄羅斯超過沙地阿拉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然而,儘管如此,俄羅斯似乎一直存在某種恐慌。 廣袤無垠的土地並沒有給俄羅斯人帶來安全感,反而促使他們向外擴張,以尋求更大的生存空間。 如果用乙個詞來形容俄羅斯人的心態,大概就是“糾結”。 俄羅斯是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國,但在歐洲和亞洲,它似乎總是有點格格不入。 俄羅斯的主要民族是斯拉夫人,他們與歐洲人不屬於同一血統,信仰和文化存在巨大差異,再加上歷史積累的矛盾。
亞洲的情況更為複雜,俄羅斯本身承認自己屬於歐洲文化體系,其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歐洲範圍內,幾乎不可能完全融入亞洲環境。 因此,俄羅斯很容易在政治上被孤立,如果俄羅斯像其領土大小一樣強大,也許它就不會如此焦慮。 俄羅斯作為乙個幅員遼闊的強國,一直無法應對國際爭端。 為了維護其國際地位,防止其他國家利用這種情況,俄羅斯不斷擴大領土並建立緩衝區以保衛自己的家園。
這種擴張的動機在於歷史原因以及周邊國家的軍事力量不容小覷的事實。 然而,俄羅斯的崛起比周邊國家晚。 公元9世紀,當中國處於唐朝時期時,斯拉夫人剛剛建立了他們的第乙個國家基輔羅斯。 然而,在公元13世紀,蒙古騎兵的鐵蹄踏上了俄羅斯的土地,基輔羅斯一夜之間滅亡,斯拉夫人成為蒙古人的附庸,過著奴隸般的生活。 然而,隨著蒙古勢力的衰落,斯拉夫人重新奪回了權力。 這段痛苦的經歷讓他們意識到,為了避免霸凌,他們必須擴大自己的領土,成為乙個強大的國家。
帶領斯拉夫人實現這一理想的人是伊凡三世。 在他30年的統治期間,伊凡三世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東歐騎兵,就像蒙古帝國一樣,橫掃四面八方。 他不僅收復了基輔羅斯的領土,而且還將其領土擴充套件到北極圈,同時,今天的首都莫斯科為這一時期奠定了基礎。 這種擴張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終於脫穎而出,領土比以前大了幾倍。 然而,他們很快發現,土地遠遠不足以滿足需求,因為他們占用的大部分土地都不適合居住。
儘管幾個世紀後人們發現這些土地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未開墾的土地對 13 世紀的斯拉夫人來說幾乎一文不值。 他們不得不在嚴寒中過著原始的生活,每天與野獸搏鬥,甚至尋找可靠的水源。 因此,他們決定向南擴張,尋找更溫暖的居住地。 然而,南方並非無人居住,伏爾加河流域長期存在眾多大大小小的公國。 對於古代人類來說,土地是最寶貴的資產,沒有人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土地,因此,斯拉夫人的領土擴張意味著一場又一場的戰爭。
經過一兩個世紀的戰鬥,他們終於完全控制了伏爾加河流域,獲得了生存的基礎。 至此,**的雛形逐漸形成,斯拉夫人也進入了乙個相對穩定的時期。 然而,俄羅斯的歷史在其生命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動盪的,生死攸關。 沒過多久就安定下來了,然後迎來了大航海時代,整個世界開始融合,面對西方科技的衝擊,陷入了困境。 儘管有軍隊和領土,但面對西方技術的挑戰,它很弱,生存再次受到質疑。
面對絕望的局面,靈活性變得不可避免,俄羅斯歷史上的另一位偉大領袖出現了,著名的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改革的先驅。 在親自環遊世界之後,他知道俄羅斯必須向西方學習,走上自強不息的習之路。 然而,在大航海時代,俄羅斯必須有乙個海上出口才能站穩腳跟。 然而,面對亞歐格局已經敲定的事實,俄羅斯並沒有有利的出海口。 唯一的出路是通過戰爭掠奪資源,因此俄羅斯將目光投向了瑞典。 一場擴張戰爭開始了,俄羅斯和瑞典經歷了20年的殘酷鬥爭。
最終,俄羅斯占領了愛沙尼亞和芬蘭的部分領土,並最終獲得了期待已久的出海口。 在這些被占領的領土中,有乙個地方被**人改名為聖彼得堡。 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俄羅斯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除了征服歐洲,俄羅斯還將目光投向了亞洲。 當時,中國正處於清朝統治之下,國力達到頂峰。 結果,俄羅斯的擴張之路被中國挫敗,雙方開始了著名的亞克薩戰役。 這次失敗迫使**暫停向中國擴張。
然而,一次失敗並不能決定一切,因為此時**已經在歐洲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並再次擴大了領土。 勝利的彼得大帝給他的帝國起了乙個新名字——俄羅斯帝國。 隨著王位更迭和葉卡捷琳娜大帝的登基,她率領俄羅斯帝國占領了波蘭。 這對俄羅斯來說無疑是乙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因為在占領波蘭之前,俄羅斯的許多大城市都位於平原上,容易防守,難以進攻。 正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擴張主義行動給了俄羅斯足夠的緩衝區。 在許多情況下,緩衝區可以成為救命稻草。
拿破崙和希特拉在俄國廣袤的土地和惡劣的氣候面前,都注定要遭受挫折。 2024年,尼古拉一世攻占了高加索山脈,俄羅斯的外部屏障終於完成。 最後,他們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是乙個隨時可能被其他國家入侵的小國了。 通過接二連三的擴張戰爭,俄羅斯實現了身份認同的反擊。 俄羅斯已成為該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如今,它已不再是曾經被侵略的那個,而是成為侵略者,周邊國家都屈服於俄羅斯霸權。 然而,危機仍然困擾著俄羅斯。
在革命期間,西方趁機收斂了利益,導致損失了近3 4個領土,經過四年的戰爭才終於收復了失去的領土。 然而,領土仍然完全喪失,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也導致了後來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隔閡。 頻繁發生的歷史事件加劇了俄羅斯人的危機感。 儘管就領土而言,他們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但他們一直擔心他們的緩衝區不足。 為了緩解這種不安,他們只能不斷向外擴張。 結果,從烏克蘭到芬蘭、瑞典、波蘭......鄰國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對俄羅斯有一種深深的怨恨和不安。
時至今日,俄羅斯仍被視為東歐的惡魔,這與他們歷史上的瘋狂擴張密不可分。 自身安全的不確定性決定了俄羅斯不可能成為乙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即使在思想最先進的蘇聯時代,擴張也伴隨著他們。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拉在對波蘭發動閃電戰之前與蘇聯簽訂了協議,雙方已經在波蘭不知情的情況下決定瓜分波蘭,德國和蘇聯各自占領了波蘭的一半。 蘇聯對德國的縱容直接導致了波蘭的淪陷。
然而,向德國索要利益也付出了可怕的代價。 當德國逐漸崛起成為讓全世界顫抖的怪物時,蘇聯後悔了。 然而,時機已晚,希特拉已經將屠刀對準了蘇聯,一場生存危機再次迫在眉睫。 然而,德國對蘇聯的進攻似乎反過來又證明了蘇聯擴張的合理性。 由於蘇聯國土遼闊,終於抵擋住了德國侵略的瘋狂步伐,終於蘇聯創造了二戰的歷史轉折點。 當然,今天的俄羅斯比曾經的蘇聯更加不安全。 俄羅斯曾經躋身世界大國之列,與美國齊名。
然而,今天,它已經褪色,不再有昔日的輝煌。 雖然西方國家仍然對俄羅斯懷有敵意,但俄羅斯被孤立且實力下降,助長了擴張的願望。 俄羅斯堅信,擴張是生存之道,土地是生命的基礎,歷史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因此,俄羅斯從不滿足於擴張,危險和擴張始終伴隨著它。 即使在目前的戰爭中,俄羅斯人仍然有擴張的希望。 然而,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這條道路似乎變得越來越艱難。 現在俄羅斯陷入困境,這個曾經的大國下一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