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峰,張海峰。
擰開水龍頭,一股清澈的自來水流出。 11月23日晚,德州市青雲縣燕武鄉關家村53歲村民李寶春開始打水吃飯。 ”
但回想起幾十年前在關家村結婚時的場景,李寶春說,當時太“苦”了:關家村是青雲縣“十八苦村”之一,地下水苦鹹鹹的,村裡人到村頭的窪地舀水吃, 常是半桶黃泥和半桶水。
作為資源、工程和水質短缺的地區,德克薩斯州83%的地下水水質不符合國家飲用水安全標準。 “十八苦村”“苦水馬寨”,所以當地有很多以“苦水”命名的“苦水村”。
讓群眾喝上放心水,是民生最基本的保障。 2024年,德州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同時聚焦水質薄弱環節,不斷加強農村飲水安全體系從源頭到水龍頭的全鏈條、全過程建設。 與目前全國近88%的農村自來水滲透率、城鄉一體化和大型供水工程覆蓋的農村人口比例達到57%相比,德州實現了大規模供水率、自來水滲透率和水質達標率“三個100%”,農村人民真正實現了從“有水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
水處理:從“常規”到“深”。
德州市凌城區自來水廠水處理車間,經過一系列工藝處理,原本渾濁的原水逐漸變清,從這裡流入嶺城區千家萬戶。
德州市水利局農業水利司高階工程師王廣清表示,農村供水水質風險主要存在於水源、水處理和管網等方面。 目前,德州市農村供水主要來源為黃河水,建設平原水庫替代地下水源,已建成平原水庫18座,基本實現一縣兩庫。 同時,在水庫和5條骨幹輸水河道設定了一次、二次水源地“紅線”保護區,實行封閉管理、覆蓋、定期巡檢,確保飲用水水源地安全。 全市共建成大型水廠23座,保障供水規範化,1 3座自來水廠廠水達到直飲達標。
水處理是滿足水質標準的最重要環節。 在靈城區水廠,黃河水通過水管進入水廠預氧化池進行預處理,再經混凝池、空氣-水反沖洗過濾器、次氯酸鈉消毒等,再完成常規處理。
常規是相對於後來採取的先進處理過程而言的。 嶺城區自來水廠隸屬於嶺城區康潤供水公司,公司總經理王連勇介紹,常規處理後的水將進入臭氧接觸池和生物活性炭過濾器進行深度處理。
這種先進的處理工藝設定了4組活性炭過濾器,實現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和異味,類似於家用淨水器的“超濾”功能。 整個深度處理工藝投入近3000萬元,活性炭一次投入需要300多萬元,使用五六年後就要更換了。 王連勇說,目前,嶺城區水廠日均可實現6萬噸深度處理水供應。
青雲縣雙龍湖水廠自2024年起採用“紫外線+雙氧水+活性炭”的深度處理工藝。
紫外線高階氧化工藝利用高能紫外線轟擊雙氧水,可以去除水中的臭味物質,如土臭素。 前一階段處理過的水經過這裡,幾秒鐘即可達到深度處理效果。 雙龍湖水廠廠長王萌說。
今年4月1日,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正式實施,相關指標由原來的106項調整為97項。 “新國標更加注重感官指標,增加了2-甲基異卡姆酚和土臭素兩種感官指標,與飲用水的口感和舒適度密切相關。 王萌表示,雙龍湖水廠的深度處理工藝可以達到新的國家標準。
靈城區自來水廠在原有工藝的基礎上,投資80萬元購置了新的處理裝置,也符合新國標要求。
在德克薩斯州各地水廠的水處理車間,很少見到工作人員,水處理已經自動化,並在重點區域設定了水質關鍵控制點。
雙龍湖水廠以原水接收、二氧化碳新增五大環節為重點控制點,通過監測平台**監控,提前確定資料異常的控制點,快速判斷偏差修正方案。
及時介入水處理的關鍵環節,可以達到更穩定的水質標準,這比水出廠後發現問題、調整要有效得多。 王萌說。
多重檢測:確保水質穩定達標。
每天早上一上班,德州科正水質檢測的工作人員就會來到靈城區水廠,分別在進水口和出水口取水源水樣和廠水樣,帶回實驗室進行水質檢測。
公司實驗室主任李華立介紹,實驗室每天對源水、廠房用水、管網用水等相應水質指標進行例行檢測,每天對源水進行13次檢查,對廠水、管網用水進行11次日常檢查。 水質檢測結果將在1至2小時內發布,如果指標異常,將及時通知水廠調整水處理方案。 每日水質檢測結果也上報靈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王廣清表示,德州市水利部門除日常檢測外,還嚴格執行縣級常規指標43項、市級半年“飛行檢查”97項。 全市建成全指標水質檢測中心3個,常規指標檢測中心8個,實現縣級全覆蓋衛生部門實行廠水、周邊水季度抽檢;生態環境部門應當每月對水源地和輸水河段的水質進行監測。 由此,建立了農村水質多重檢測體系。
縣級月檢期間,德州科正水質檢測工作人員利用每月月中旬的兩天時間,隨機抽取靈城區27個檢測點,直接從家用水龍頭接收水樣。
根據規定,每2萬人將設立乙個檢測點。 李華麗說,經過多年的檢測,發現經過長距離管網輸送,廠用水與生活用水的水質相差不大。
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的實施,也對水質檢測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7月,德州科正水質檢測通過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資質認證,可全面分析新國標中的97項指標。
要確保水質穩定達標,除了檢測機構的反饋外,水廠建立的水質檢測聯動機制也至關重要。
我們在管網水質最不利的點設定了5個水質監測點,一旦發現水質發生變化,將及時調整水廠或加壓幫浦站的執行引數,確保水質達標。 王連勇說,所謂管網中水質最不利點,也是保證水質的關鍵點,是指管道供水距離較遠的地方。 水廠在下屬供水服務中心設定了餘氯檢測儀和濁度檢測儀,對餘氯、濁度等關鍵指標進行監測,每10分鐘上傳一次資料到水廠供水管理中心,值班人員對水質異常情況快速反應,糾正偏差。
例如,國家規定工廠用水的餘氯含量不高於2mg l,外圍水的餘氯含量不低於005mg/l。隨著管道距離的增加,餘氯含量降低。 “如果水中沒有足夠的氯,細菌會在四五個小時內滋生。 資料反饋後,優化後的水被快速送入管網。 快速反應是做好時差,確保水質穩定達標。 王連勇說。
直管到門:“水龍頭”的水安全有保障。
好水流入千家萬戶,縱橫交錯的供水網路是“最後一公里”。
目前,德州市共鋪設了10萬公里的供水管網,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問題暴露出來:一些農村管道老舊年久失修,滲漏較多,經常斷水;各縣(市、區)之間的水價差距也較大。
王廣慶說,此前,一些村莊的水價可以達到每立方公尺5、6元,比城市要高。 水價居高不下主要是由於村內管網滲漏嚴重,村里戶表與普通表差距較大。 此外,過去農村地區的水表大多是機械水表,需要水管人工抄表和常規水表收費,水管的工資也會分攤到水價中。
不,用於管網設施的建設期。
一、老化等問題,德州市加快改造管網,計畫在3年內改造708公里供水幹網,將供水管網由單向“支線”改為雙向“環”,2024年實施村級管網改造和設施改造。 去年,靈城區投資了1個2億元,3953公里,偏遠的密鎮、松家鎮等鎮實現雙管網供水。
水利工程“分三段七分管”。 德州各縣(市、區)借鑑農村用電管理模式,打破原有的供水公司管理到村長的模式,全面實施“四統一”直管戶改革,即統一服務、統一水價、統一收費、統一管理、統一保障。
在靈城區玉記鄉小素家村村長處,總水表配備小型面板太陽能電源,資料資訊遠端採集,與水廠控制中心自動聯網,實現自動抄表。 每家每戶一根管子一表,機械水表改為智慧型水表,安裝在巷子的顯眼位置,實現對用水戶所在地、戶名、錶號、動態用水量、使用時間等資訊的實時監控。
王連勇表示,通過對資料的監測和比對,用水量的變化一目了然,可以快速處理管道裂縫、漏水等問題,確保用水安全。
現在自來水很少停用,水價是每邊31塊錢,我們兩個人乙個月用兩三平方公尺的水,算不上負擔。 智慧型水表一分錢也沒付,全靠自來水公司換了。 小素家村村民張立峰說。
乙個智慧型水表要400多元,趕上乙個村民幾年的水費。 供水企業的熱情從何而來?
一方面,更換智慧型水表後,水管工數量從900多人減少到153人,節省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通過監測村莊的用水情況並及時維護,可以降低滲漏率,變相增加收入。 王連勇說。
直管入戶改造後,小素家村黨支部書記蘇吉哲再也不用為村里管網的維護發愁了。 ”
為了服務就近地區,嶺城區自來水廠設立了5個供水服務中心。 第五供水服務中心主任王世國說:“現在是第乙個發單的平台,我們接到訂單進行快速檢修。 ”
為推動農村飲用水從“有水喝”向“喝好水”轉變,德州出台新三年規劃,實施水源網、供水網、運營服務網“三網”工程,加強從水源到水龍頭全過程水質管控, 提高家庭水質的精準保障水平。德州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守學說。
記者張雙雙參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