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力支援華為,台積電大麻煩成真
華為Mate60Pro熱潮。
前段時間,圍繞華為Mate60Pro,全球市場掀起了一股熱潮。 在這種轟動的背後,華為低調的發展戰略值得稱讚。 雖然華為推出了新一代商業旗艦,但並未公布主要引數的細節,耐人尋味。 過去,華為會對自己的旗艦產品大做文章,但這次非常低調。
這個謎團引起了許多愛好者的好奇心,他們開始自發地拆解和測試。 已經確認,華為Mate60Pro採用了一款名為麒麟9000S的晶元,而不是傳統的高通驍龍晶元,其效能介於高通驍龍888和驍龍8+之間。
有人認為,目前中國在高階晶元代工方面似乎還不夠成熟,因此國產28nm光刻機沒有大規模商業化,但美國的限制也讓14nm代工變得困難。 然而,就在外界充滿質疑之時,中國央視終於發聲了。
中國晶元巨頭與台積電之間的差距之路。
當華為遭遇台積電供應中斷時,任正非指出,華為暫時無法自己製造晶元,可見中國晶元產業的現狀。 雖然海思技術先進,但國內晶元製造水平跟不上,華為在產品製造和晶元研發上無法穩住陣腳。
這是國內晶元市場的真實寫照,尤其是在資產較多的製造領域,普遍存在較大的缺陷。 此外,作為大陸市場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雖然存在一些技術保留,但與台積電仍有較大差距。
然而,工藝上的差距並不等於技術上的差距。 在梁孟松的帶領下,中芯國際近年來發展迅速,短短五年就從90nm迭代到14nm。 與台積電和三星相比,中芯國際的效率不斷公升級,甚至超越了這兩家巨頭。 雖然工藝延遲主要是由於缺乏EUV光刻技術,但這並沒有阻止中芯國際向前發展。
華為的態度很明確。
因為"鬍鬚截斷"如今,在作業系統領域,華為已經初步填補了空白,甚至在手機作業系統上完成了超越,但是,在半導體晶元領域,華為並沒有透露任何進一步的計畫。 華為沒有透露任何進一步的計畫。
在2024年之前,華為只說:"海思活動不會關閉"。2024年3月28日,華為突然發布喜訊,稱華為將啟動晶圓堆疊和效能專區,解決晶圓需求問題,但直到最後,華為都沒有提到具體的生產計畫。
但是,我們一直希望華為能夠像英特爾、三星電子一樣,打造自己的晶元製造產業鏈,在晶元和作業系統領域,華為也能實現自主創新,隨時可以高度可控。
但前段時間,華為給出了乙個明確的答案,這讓華為對自建晶元製造產業鏈的態度相當明確,華為輪值總裁胡厚坤直言不諱地說:"雖然面臨晶元的終結,但華為並沒有建立自己的晶元工廠的計畫"。
對於胡厚坤這麼說的原因,華為也給出了解釋,華為指出,晶元產業鏈很長,製造環節很多,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單獨解決問題。
中國科技的強勢回歸。
對於中國科技公司來說,過去三年在制裁的迷霧下已經很久了,毫不誇張地說,他們處處受限,尤其是華為,也遭受了這麼多年的打擊。
直到華為推出首款手機,美國不斷加大對華為技術研發的制裁力度,最不幸的無疑是華為的朋友們,他們依然在如火如荼地召開首屆手機發布會,華為也在暗中出兵,所有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華為身上。
總的來說,華為的手機新品發布會是不可預知的,也是有預言性的,而且也與美國有關,要知道,這恰逢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尤其是在訪華之前,此人發言警告華為,如果不停止對晶元的調查, 它可能會受到美國更嚴厲的制裁。
華為的行為更像是一種無聲的回應,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自己近年來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而華為手機的突然推出更像是在向世界宣告:我回來了。
關於華為手機的資訊並不多,更何況大家對手機中的晶元比較好奇,大家都知道華為手機搭載的CPU是之前華為麒麟9000s自主研發的晶元。
說白了,自從美國制裁以來,晶元模型一直沒能生產出來,導致它消失了。 呼應美國近年來禁止晶元進入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呼應,世界各國的人們也更加關注中國晶元產業正處於怎樣的境地。
推進官方認證。
引入華為"強勢回歸"新產品發布後,網路上出現了各種華為拆解資料,這讓我們很難獲得真正有用的資訊。
這樣的事情,也讓大家對華為的新旗艦越來越好奇。 這時,官方來了,央視前段時間專門針對這個話題給出了"新聞加一"答。
央視邀請了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國資訊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呂彥杰,對國際知名半導體觀察機構華為Mate60Pro拆解報告進行了深入分析。
華為最擔心的首先是晶元的問題,它能夠成功繞過美國的封鎖,而知名半導體觀察機構檔案中對晶元的解釋表明,它已經達到了7nm工藝。
這不僅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對於西方或科技界來說也是乙個更令人震驚的問題,要明確的是,人們普遍認為,如果沒有EUV光刻技術,一般是不可能製造出7nm及更高效能的晶元。
而且國內沒有EUV光刻機,雖然荷蘭ASML公司此前下單了EUV光刻機,但由於後來的晶元制裁,這些EUV光刻機的訂單中,有一部分沒有實現付款。
在對某知名機構拆解報告的分析中指出,搭載麒麟9000S晶元的華為Mate60Pro距離最新技術還有2-2年的路要走5個節點的差距。
事實上,這個資料早就傳聞了,我們把它作為專業資料來分析"外行"也是一頭霧水,這次陸彥傑也給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
他粗略總結,按照西方國家晶元產業的發展速度,中國與其最前沿的光刻工藝之間還有3到5年的差距。
但是,我們不要氣餒,這是按照西方技術的增長速度來分析的,而我國一直能夠用更快的進步來完成進步。
除了技術進步,還有乙個非常值得注意的點,那就是可能性的侷限性,根據拆解報告,麒麟9000s晶元領域大約有10000個零部件,基本已經達到了完全國產化。
這意味著在5G通訊中"脖子"該問題已基本達到突破口,但在晶元工藝上仍存在較大差距。
華為的新晶元標誌著中國大陸正在逐步掌握高階晶元製造技術。 這顯然將對台積電產生巨大影響。 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台積電一直主導著全球晶元市場。 然而,台積電的霸權正面臨著華為等大陸公司崛起的考驗。
此外,華為的新晶元也將對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隨著中國大陸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全球晶元**鏈體系也將發生重大調整。 這不僅會影響台積電,也會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
總的來說,華為新晶元的實現是中國大陸半導體技術的重大突破,也是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變革的重要標誌。 這對台灣和全球半導體產業來說,無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也是乙個至關重要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