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村里幹活太多,幾個村幹部忙不起來甘肅省臨夏州集石山縣石園鎮松家溝村村民王一發一邊說,一邊俯身撿起地上的塑膠袋。 作為村民自管團隊的衛生組組長,他把保障安置點的衛生工作當成自己的事。
為保障安置點生活安全有序,宋家溝村黨支部成立了村民自治小組。 有保安、交通幹警、衛生工作者等,成員包括熱心村集體事務的黨員、群眾和志願者。
在宋家溝村的安置點,兩條整齊的磚砌道路從主幹道延伸到安置點內的居民。 “人數是有力量的!我們動員中青年人一一砌磚,不到一天時間,兩條磚路就鋪好了。 宋家溝村衛生工作者張福海說,“路鋪好了,大家不用在雨雪天氣裡跋涉泥濘路。 ”
1月8日一大早,村民範學強、范正濤來到石園鎮小紅坪村安置點,四處“巡視”。 今天,輪到他們值班了。 “我們在安置點成立了村民自理小組,村民自己組織起來管理自己的事務。 不,大家排著隊,輪流值班。 範學強告訴記者,安置點建成後,各個村社群的人聚集在一起,“人多了,事情多了,**為我們做了很多事情,我們自己也要行動起來!”
村民自管團隊雖然是村民自己組建的,但絲毫沒有歧義——組長、保安員、安全員、環衛員、水電服務隊應有盡有,分工明確。 記者看到,在安置點一頂帳篷的顯眼位置,掛著村民自管小組的照片,每個成員的名字都清晰可見。
如有需要,村民可隨時致電**。 範學強說,這些天,村民自管小組動員了安置點的村民開展衛生、防火、發放救災物資、調停......衝突和爭端安置點的環境越來越好,鄰里關係也越來越融洽。
張長祿對此深有體會。 他是一名水管工,聽說要組建村民自管隊,立馬報名,成為自管隊水電服務隊的一員。 “我們有技術專長,所以我們必須為每個人做點什麼。 張長祿說。
召集能做的人,如果村里有問題,你可以找到他們。 肖紅坪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管團隊就是要培養村民的主人翁意識,讓村民行動起來,自助服務、自我管理,助力災後重建工作順利開展。
地震發生後,需要搬運和分發物資,並清點房屋的損壞情況,當時人手短缺。 我是這個村子的人,對村里的情況很熟悉,所以我應該為大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來自大河家鎮康教村的志願者馬忠一邊忙著搬運物資一邊告訴記者。
像馬鐘一樣,康教村也有30多名志願者。 同樣在地上忙腳踏實地的還有22歲的大學生馬文英。 在外地實習的馬文英得知家鄉後,顧及家人安危,急忙請假趕回家。 看到家人安然無恙,他便到村里報名成為志願者。 登記資訊,分發物資,必要時他會去。
通過互相幫助,我們可以克服困難,重建家園。 馬文英說。 沒說幾句話,他又忙了起來。
本報前台報道組成員:宋喜群、王冰雅、陳海波、張崢、劉宇航)。
*: “Bright**” 2024-01-09 第 9 版)。
封面:光明**全**記者 劉宇航。
責任編輯:邢妍妍。
編輯:張學宇、孫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