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面臨多重挑戰,不僅要應對高超音速飛彈的威脅,還要保護B-21隱形轟炸機免受攻擊。 不久前,五角大樓自豪地宣布推出新一代轟炸機B-21,然而,僅僅乙個月後,中國和俄羅斯就提出了對抗這種戰鬥機的計畫。
美國B-21“突襲者”轟炸機在帕姆代爾空軍基地進行了首飛,標誌著該飛機進入了“服役前”和最終測試工作。 美國報道稱,美軍第六代轟炸機已經服役,並繼承了B-2的傳奇,這表明美國在空戰製造方面仍然保持著領先地位。
美國參議員邁克·朗茨等人遊說國會接受採購法案,其中一句名言是:俄羅斯和中國無法抵擋美國最新的“和平**”B-21轟炸機,因為他們無法探測到它。 美國空軍發言人描述的“可生存,遠端和穿透性打擊”顯示了美國空軍對B-21轟炸機的期望。
但是,專家認為,面對防空系統發達的國家,尤其是反隱身作戰系統,B-21將很難進行穿透性打擊。 西北工業大學的乙個團隊在11月發表在《航空航天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說,乙個類似B-21的隱形平台及其配套的無人機在戰爭模擬中被中國空對空飛彈擊落。
該飛彈具有跟蹤擊殺**飛機的特殊功能,飛行速度可調,基本無法攔截。 俄方還發布訊息稱,俄方已建成多座公尺波雷達站,可輕鬆識別隱形飛機、高超音速**和通用飛行裝置。 如果B-21沒有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它可以很容易地被俄羅斯雷達監視。
這些挑戰對美國空軍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必須認真對待並採取相應行動,以確保國家安全。 美軍在高超音速飛彈研製上屢屢失敗,在雷達和隱身材料方面也遇到了大問題。 在現代綜合作戰中,僅僅依靠轟炸機已經不再有效,單一的戰鬥機也無法帶來壓倒性的勝利。
制空權爭奪是一場考驗整體軍事實力的三維博弈。 儘管美國每年的國防預算超過8000億美元,是中國的4-5倍,是俄羅斯的8-10倍,但實際撥款並不多。 軍工聯合體承包了大量的軍備任務,這導致了高昂的成本。
例如,B-21計畫耗資2460億美元,預計生產不到100架飛機,這意味著每架B-21至少將達到7億美元,並且需要優秀的飛行員才能駕駛。 如今,隨著無人機的快速發展,無人駕駛、智慧型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然而,美軍投入巨資研發的所謂第六代轟炸機能否躲避先進的公釐波雷達系統和超過5馬赫的高超音速飛彈,仍存在不確定性,這讓美軍感到無奈。 特別是有傳言稱,中國正在研製轟-20,一旦成為高超音速無人智慧型隱身群,可能會給美軍帶來意想不到的打擊。
無人機的優勢在烏克蘭衝突中已經顯現出來,甚至在緬甸北部的戰爭中,民間力量也使用了類似的戰術。 中國研製的雙尾蠍子無人機,原本是為快遞公司定製的,但受到空軍的青睞,形成了無人機轟炸編隊。
這種無人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28噸,公升限8000公尺,最大巡航速度達到每小時260公里,任務有效載荷重量可達1噸,衛星通訊任務半徑可達3000公里。 建造成本低,可以輕鬆實現對抗蜂群的能力,甚至昂貴的飛彈也可以以低價換取。 軍用版甚至比民用版更強大。
美軍可能在科技發展上有所偏差,五角大樓不止一次承認,它不能同時與中俄開戰,只能通過人戰等手段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