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關注過航空母艦的人都會注意到,航空母艦的速度一般在30節左右,那麼這個“結”指的是什麼呢?汽車的大致速度是多少?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為什麼航母的航速接近30節?
說到海上強大的**,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作為海上飛機起降的移動平台,具有極其可觀的戰鬥力。
那麼,為什麼這個“海上漫步機場”的大部分都設定了30節左右的最高速度呢?這個問題背後的基本原理值得**。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礎知識。 在航海業中,速度以“節”為單位,等於每小時 1 海浬。 按照國際標準,1海浬約等於1海浬852 公里。
這樣,30節的速度約為每小時55節56公里,相當於一輛汽車在市區行駛的速度。 如果這樣轉換,大家肯定會驚呼航母的速度太低了。 但航母畢竟是在海上航行,其環境與地面環境有很大不同,安全隱患會更多。
這種特殊單位的名稱是傳統的速度測量方法。 從歷史上看,水手們會用繩子打結,然後把它們放在水中,以計算流走的結數,以判斷船的速度。 這樣計算的速度單位稱為“結”。 該裝置因其實用性至今仍在使用,已成為測量速度的標準方法。
那麼大型航母為什麼不直接設計更高的最高速度呢?這與安全限速有關。 海洋環境複雜多變,為了保證安全,不同噸位的船舶有不同的最高航速規定。
此外,高速行駛會增加轉向半徑,這將對重型船舶產生更大的影響。 如果航母速度過快,一旦遇到緊急緊急停機或異常天氣,可能會傾覆或嚴重傾斜,這將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使飛機無法正常起降。
此外,提高速度意味著功耗的幾倍。 航空母艦等大型艦船本質上非常重,需要巨大的動力才能驅動。
發動機功率和速度之間沒有線性關係,將航空母艦的速度提高一倍需要多種功率。 即使有核動力,各國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最高航速也只有30-35節左右。
綜上所述,30節已成為大多數航母的最高設計速度,這是基於安全性、飛機起降平穩性、合理的功耗等諸多因素。
這不僅保證了航行的安全性,而且使航母的續航里程能夠滿足一定的要求。 當然,除了速度之外,實際航行還會受到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海況和風力等,這些因素也會限制艦載機的活動。
所有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30 節是大多數航母設計的最佳選擇。 它既起到了航空母艦作為海上移動基地的作用,又確保了作業的安全。
這個平衡點,讓粗略估計為“行走速度”的航母獲得了蓬勃的生命力,成為許多大國海軍中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