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釗.
埃及作為源遠流長的文明古國,擁有豐富的文物遺產和積累,在完善文物保護管理制度、合理利用文物、加大對文物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等方面也有可行的政策法規、措施和方法。
在完善文物保護管理體制方面,埃及《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文物保護範圍、文物管理機構以及文物調查發掘保護的具體規定,對文物保護利用的各個環節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同時,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開展考古發掘和保護工作。 埃及**成立了專門的考古機構,對考古發掘、保護和修復進行全面規劃和管理,並取得了很大成效。
埃及大力開展文物保護宣傳工作,加強人民文物保護意識教育。 **開展形式多樣的文物展覽、講座、研討會等活動,吸引公眾對文物保護的關注,提高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用燦爛的古代文物增強民族自尊和文化自豪感,持續從歷史文物中汲取發展和前進動力。 這也是為什麼埃及人普遍具有強烈的家庭和國家意識,以及對自己的國家和文化有充分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原因。
合理利用埃及文物的另乙個表現是,埃及允許文物在國際上出租、出借和展出。 通過這些靈活有效的做法,埃及一方面以現場感極大地宣傳了本國文物,另一方面也產生了大量的外匯,為埃及經濟發展和文物事業、文物保護等相關產業的回饋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4年修訂頒布的《埃及文物保護**》第三章第四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3個月以上1年以下拘役,並處100英鎊以上500英鎊以下罰金: 1.在文物上張貼廣告、海報; 2.在文物上書寫、雕刻、塗抹的;3.玩忽職守,致使固定或可移動文物毀壞、毀容,或者部分文物被拆解。
2024年1月,埃及議會通過修訂版《文物保護**》,加強了對文明的保護,特別是對“塗鴉”等不文明現象的打擊和懲治。 這樣一來,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進一步增強,甚至小學生都知道,如果在文物、景區塗鴉,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保持著敬畏之心。
埃及**一直在努力找回在海外丟失的文物。 2024年,埃及成立了專門的“文物追回聯合委員會”,規定通過談判、外交、參加拍賣(拍賣)、法律等手段,盡一切努力追回在國外丟失的古蹟。 事實上,埃及已經有類似的機構,例如2024年成立的文物歸還總局,並成功地恢復了一些古蹟。 “文物追復聯合委員會”範圍擴大,分工更加明確具體,成員由文化部、內政部、安全部、國際合作部、司法部等單位組成。 如今,埃及“文物追復聯合委員會”通過難以理解的努力,追回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得到了人民和人民的讚譽。
埃及在保護和利用不可移動文物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當地**認為,不可移動文物作為文物的乙個特殊類別和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是指不易移動或無法移動的文物,如古建築、石窟、墓葬、石刻、壁畫、浮雕等。 由於其特殊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這些文物受國家法律法規保護,不能隨意遷移或銷毀。
一是用法律為不可移動的文物築牢“鎧甲”和“防線”。 例如,早在2024年頒布的《埃及文物法》就規定保護埃及所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如古物、古蹟和考古遺址。 根據法律規定,任何人進入古蹟、考古遺址等都必須獲得批准。 **還將派出專門的保安人員來保護這些重要的文物和歷史遺跡。
2010 年 1 月修訂的《埃及古物保護**》第 24 條規定,任何人偶然發現可移動文物或不可移動文物的一部分或部分,必須在 48 小時內向最近的行政當局或警察局報告,並負責保護該文物,直到有關當局來接收它。 逾期不報送的,將按擅自占有文物罪處分。 對意外發現者,文物委員會將酌情獎勵,逾期未在48小時內報到的,處1至5年有期徒刑和罰金。
二是設立特警型“旅遊警察”,加強現場保護、監管和執法。 人民網記者在埃及幾乎所有的不可移動文物中都會看到大量的“旅遊警察”,他們的任務是保護遊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其次,他們肩上也肩負著一項重要使命,負責監督國內外遊客的行為,尤其是遊客是否對不可移動文物做了什麼, 或者有破壞、竊取文物的企圖和行為。一旦發現,將予以認真對待和處理。 既要有法律法規、政策領域的“頂層設計”,又要有來自基層的現場監管,確保法律規定能夠得到有效執行,客觀上確保不可移動文物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