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人民網。
詹從英. 我以前是教師,退休後分部書記來找我,要我幫忙出版社群黑板報,已經出版了20年,有300多期。 黑板報的內容全部來自社會各界的好人和善行。 “前不久,我參加了在浙江杭州建德市新安江街道舉辦的'小樓講道'活動,認識了來自福東社群的80歲黨員李友松。 老先生的講道帶動了社會的“熱心接力”,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了黑板報的團隊。 小區的建築服務角變成了宣傳角,鄰居們的平凡小物件聚集在這裡,化為一盞盞善意的燈,點亮了小區的樓宇。
作為一名年輕的街道幹部,我的工作是走進大樓,走動公眾。 我工作的新安江街道有11個社群,社群人口最多的是1個8萬人,最小的有6000多人,老社群很多,管理難度大。 社群中的自治組織是否強大?物業服務是否達標?如何調和物業與業主之間的衝突?這些曾經是我和我同事在工作中頭疼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要有耐心和細緻之外,還需要找出問題的關鍵。 在社群走訪中,我們發現社群治理難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層黨支部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樓內黨員沒有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 事實上,每棟住宅樓都有熱心人,通過黨組織開展的活動,可以調動這些熱心人的積極性,輕鬆解決社群治理中的許多問題。
為鄰里調停矛盾,在社群開展公益服務,這樣的工作,社群工作者、社會組織、熱心人士都在做,但如何形成各方合力,讓居民隨時享受到長廊的這種服務,解決長廊的治理問題?我和同事們在街道上一一布置了2000多條走廊,對社群黨員和熱心人士進行了登記,通過招募選拔,組建了“建紅管家”隊伍,在走廊裡提供服務。
一場“小樓家庭宴”將樓裡的鄰居們聚在一起,鄰居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在一場“小樓宣講”中,鄰里大人小孩輪流講述身邊的故事,分享健康知識,傳播優質,贏得讚譽......居民我們推動的“樓裡微光”黨建活動,已逐步成效,成為推動“陌生鄰居”成為“好鄰居”的有效載體,通過“小樓講道”、“小樓議事”、“小樓談事”等服務載體,讓黨員和熱心群眾成為大廈裡的一束光,將居民緊密聯絡在一起。 如今,走廊更乾淨、更漂亮。 每次我們在住宅樓裡開展活動,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溫暖服務群眾,為住宅點亮一縷曙光,帶動更多人傳遞愛心,我想這就是基層黨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作為一名街頭工作者,我將繼續保持初心,走進大樓,走在人群中,尋找明亮的光芒,追逐微光,傳播幸福的溫暖之光。
筆者為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街道黨工委委員,接受記者李長宇採訪)。
人物** 2023 年 12 月 24 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