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今年的軍校高考“冷門”,也有不少人認為是因為軍校畢業職稱的變化,本科畢業生軍銜從“中尉”降為“少尉”,碩士畢業生軍銜從“上尉”降為“中尉”, 博士畢業生的軍銜由“專業”降為“上尉”。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覺得軍銜降級不合理,軍校學員畢業後會比以前吃更多的苦,因為部隊的軍銜與崗位待遇掛鉤,軍校畢業生軍銜整體會降低乙個等級, 那麼未來軍校的待遇會降低嗎?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新軍銜制”?
新的職級制度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軍銜佔優”是軍官等級制的原則,實行“一崗一級”。
第二個是軍官的晉公升和任用順序以及領導與指揮的關係按職位職等調整。 其中,指揮員設定從排到中央軍委副主席的15個級別專業技術幹部分為初級崗位、中崗位、副高階崗位、高階崗位四個職級。
三是設定乙個相對獨立的軍官待遇和軍銜系統。 軍官的待遇水平以軍銜為基礎,用於確定軍官的基本生活福利(工資、住房、醫療和保險),從低到高,從19到1有19個級別。 例如,排長,少尉,17 至 19 年級;連長,中尉,15-18年級;連長,上尉,第14至17......對於每個軍銜,設定相應的治療等級範圍範圍。
聽上去可能很複雜,實則是把原軍官的晉公升由“崗位導向”改為“軍銜導向”,把過去該職位所依附的屬性恢復到應有的功能;同時,每個軍銜(職位)級別分別設定相應的治療範圍保證即使軍官沒有晉公升,工資也能相應提高,從而促進軍官的安心和長期服務。
那麼回到問題,軍校畢業稱號授予的變化有什麼影響?治療是否減少?
事實上,軍校授獎的改變是適應形勢變化的必然選擇。
首先軍校教育水平的變化決定了頭銜授予的變化。 早期,我軍院校的教育分為中專、大專、本科三級。 為了區分不同學歷的待遇水平,規定中專、大專畢業生授予少尉軍銜,本科學歷畢業生授予中尉軍銜。 隨著軍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專階段的培養逐漸消失。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少尉的軍銜丟失了,必須從本科水平開始。 其次頭銜授予的變化不會改變相應的等級福利。 過去,本科畢業生被當作副連的工資,從排長職位開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副連排長"。在新的軍銜制度下,本科畢業生也將從排長崗位開始,其工資水平確定為18級,相當於以前的副連工資。 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情況類似。 師傅軍銜為中尉,工資等級為17級,相當於之前全連工資;醫生軍銜為上尉,薪級為15級,相當於之前的全職崗位。 這也是在上面提到的新等級系統中治療水平系統的優點。
第三學歷和等級是不同的概念。 由於舊觀念的影響,許多人傾向於將學歷與等級混為一談。 事實上,學歷只代表教育水平,不能等同於工作。 例如,即使是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軍校畢業生,如果他處於指揮職位,仍然需要從排長的職位開始。 在這裡"排長"它是乙個職稱,而碩士或博士學位是乙個學位,兩者是不同的概念。 可以看出,軍校職稱的授予變化,對一些不太熟悉新軍銜制度的人們產生了負面的心理影響。 這說明需要加大對新軍銜制度的推廣力度。 然而,不管怎樣,這不是一所所謂的軍校"冷"這也不應該成為人們放棄申請考試的藉口。 關鍵是要了解新等級制度的優勢,並認識到學歷和等級是不同的概念。 對於申請軍校的人來說,重要的是他們對軍官職業發展的認識和對軍隊事業的熱情。
當前社會就業機會的多樣化和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使得軍官的職業不再是唯一的選擇,這是導致報考軍校積極性下降的重要因素。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軍官職業發展的吸引力有待進一步提公升和提公升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從本質上講,軍官的職業發展和軍官的退休制度是關係到院校積極性的最關鍵因素。 軍官職業生涯的吸引力在於其職業發展潛力和利益,而不僅僅是授予軍銜的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