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丟了臉,出動5艘精銳戰艦去找地方,但情況更是尷尬

Mondo 軍事 更新 2024-01-31

印度西部海域對一艘商船的無人機襲擊是中東以巴衝突溢位效應的結果,但印度人認為,這一事件是對印度的一記耳光和丟臉。

印度把印度洋當成“印度的海洋”,怎麼能忍受這樣的事情?於是,印度海軍出動了整整5艘防空驅逐艦進入相關海域執行警戒任務。

這5艘驅逐艦可以說是印度海軍的精銳。 但誰能想到,印度海軍在進行這次作戰部署後,會更加尷尬。 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一一分析。

民用油輪作為補給品

讓印度更加尷尬的第一件事是這支艦隊的補給。

印度出動了5艘排水量7000噸的驅逐艦,部署在遠離印度本土的地區,並計畫部署一段時間。

這樣的部署顯然需要一艘補給艦在部署期間為艦隊提供必要的補給,尤其是補油。

畢竟,印度的部署不是真正的作戰部署,其威懾力和對印度決心的展示更強,因此在彈藥供應方面需求不大。

但石油供應是必不可少的,沒有船,它就無法行駛。

如果我們的中國海軍要執行這樣的任務,那麼我們將派遣903式綜合補給艦或901式綜合補給艦。

前者排水量為20000噸,可運載燃料油約11000噸。 後者排水量超過40,000噸,可攜帶20,000多噸燃料,足以滿足一支艦隊長期部署的需求。

但印度海軍並沒有這樣做,他們沒有派遣印度海軍自己的補給艦,而是為5驅逐艦分配了2的排水量50,000噸民用油輪。

由於印度海軍自有的石油補給艦的噸位遠小於這艘民用油輪,不足以滿足印度海軍此次部署的供油需求,印度海軍只能選擇徵用一艘民用油輪。

這直接暴露了印度海軍現役艦艇發展水平低的問題,也暴露了印度海軍“大國海軍”的幻想。

就算印度有2艘航母,他們的補給艦連驅逐艦艦隊都無法保證,而所謂的印度航母戰鬥群,尤其是遠洋戰鬥力,到底有多大的戰鬥力呢?

因此,印度海軍這次的部署,暴露了他們的尷尬處境。

印度海軍處於最佳狀態

我們上面談到了印度海軍的後勤保障能力,但是如果我們回頭看看印度海軍的主戰艦,似乎不是很好。

印度海軍這次可以說是發揮了最佳能力,部署了四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和一艘“維沙卡帕特南”級驅逐艦,後者是前者的改進公升級版。

但是這4艘**艦艇出動後,印度海軍還剩下什麼呢?只有“德里”級的舊驅逐艦。

這不禁讓我比較去年中國海軍同時在海洋上有五個編隊,當時印度洋有兩個編隊,太平洋有兩個編隊,日本海有乙個編隊,加起來有近20艘驅逐艦和護衛艦。

即便如此,中國海軍也只派出了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主力戰艦,還有相當數量的軍艦正在執行其他任務。

另一方面,印度海軍只是乙個威懾部署,它將耗盡印度海軍的所有先進驅逐艦這顯然是乙個問題。

所以印度這次想表明自己的態度,但似乎用力過猛了。 一次出動五艘驅逐艦確實有問題,但印度出動的五艘驅逐艦卻是整個印度海軍的主場,令人尷尬。

但話又說回來,從“加爾各答”級的表現,以及印度海軍其他**,尤其是護衛艦的表現來看,印度海軍這次確實有必要派出這麼多**。

否則,如果數量不夠,就無法起到威懾作用,其次,連自身安全都無法保證,現在中東周邊海域也沒那麼安全。

畢竟印度海軍不是我們中國海軍,在沒有1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的情況下,它敢在亞丁灣最危險的海域作戰。

印度外交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除了這些軍事問題之外,印度在軍事之外的表現也不好。

現在在中東,局勢已經從巴以衝突變成了整個中東地區的問題,變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胡塞武裝等中東勢力的對抗。

顯然,這不再是純粹的軍事對抗,而是政治和外交對抗。

美國組織的“繁榮衛士行動”就是乙個例子,美國並不是真的想通過這種合作獲得軍事支援,畢竟最終與胡塞武裝作戰的是美國艦隊。

美國要做的就是通過這次行動,把一些國家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和一些中東國家,甚至還有塞席爾這樣的印度洋小國。

美國只想通過類似做法拉攏一些中東和印度洋國家,以加強其在中東和印度洋的存在。 前者說起來容易,但後者與印度直接衝突。

儘管看起來很有趣,但印度人真的認為印度洋是他們自己的,他們一直想成為印度洋最強大的海上力量。

顯然,美國目前的做法對印度並不友好,印度一口氣出動了五艘驅逐艦,但在這個問題上卻不失態度和實力。

但它有效嗎?恐怕不是。

印度海軍的實力展示根本無法進入美國的視線,更何況不斷增援中東的美國**艦隊,甚至駐紮在印度洋的美國第五艦隊,都能穩定印度海軍。

而且,印度沒有採取足以破壞美國布局的政治和外交行動,因為印度沒有軍事實力,沒有經濟實力,也沒有美國的一流實力

可以說,這是印度最大的尷尬。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