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媽媽反對我結婚,母女關係
問:你好冷達,我今年29歲,來自中部省會;男朋友,27歲,來自隔壁省份。 我們是本科生校友,已經談了8年,離開了7年。
我現在在另乙個省份讀博士,我男朋友碩士畢業後去了我家鄉,是高中的科學老師。
我是單親家庭,我爸爸在我8歲時因病去世,從那以後我和媽媽一直在經濟上生活在一起。
2024年,他接受了心臟手術,身體狀況不佳。 我沒有說我戀愛了,因為害怕我母親的性格會讓我們分開。
直到2024年8月,男友的工作才塵埃落定,覺得時機成熟,就第一次帶男友回家看媽媽,當時沒什麼不對勁。
八月底,媽媽想買小房子(我們之前沒有房子,在空間上我和媽媽沒有分開,住在同乙個臥室裡),男朋友家借給我們5萬塊錢。
今年年初,我放學回家時,我們告訴媽媽去男朋友的老家見他的父母,她同意了。
當我到達男人家時,她開始向我的三個叔叔抱怨,說我“有男朋友的時候忘了我的媽媽”。
後來,媽媽和叔叔不停地叫我**,我只好回家了。
從那時起,我媽媽堅持要我分手。 攻擊我男朋友是農村人,他的父母是農村人,他又矮又黑,而且他不是公務員,工作不好。 ‘
舅舅們也來湊了聊,沒見到我,就聽媽媽的話,跟著我媽說我男朋友不好。
2024年春天,媽媽要交5萬元的退休醫保,還在找男朋友借錢。
她要我分手,同時又要我向他借錢,但她一點也不感激,反而說錢太少了,我鄙視這種生活,所以從那以後,我的態度就一直不好。
我根本不給媽媽打電話,即使在暑假期間,我寧願去男朋友家,也不願回自己家。 但我媽媽發現了。
八月底,我和男朋友去媽媽家住了乙個星期,給她買了乙個小冰盒子,感情沒有好轉。 我該如何阻止她給我負面情緒?我怎麼結婚?
乙個:看完上面的故事,我感受到了母女之間深深的糾葛。 許多單親家庭和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之間有著深深的糾葛。
有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這些糾纏將像繩索一樣,將孩子和父母綑綁在一起。
有了愛,與原生家庭的分離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人生的一課。
我將從三個方面詳細回應。
一是母女倆堅韌不拔的品質。
女主的父親在女主8歲時去世,從此女主和母親相互依賴,經濟拮据。 在這樣的情況下,女主讀了三博士,女主的母親在省城買了房子。 太神奇了。
母親和女主人公都有非常頑強的品質,支援她們度過生活中的困難,讓生活變得更好。
第二,母女的糾葛。
女主角的父親去世已經21年了。 在這21年裡,丈夫和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缺席的。 在這樣的家庭結構中,容易發生錯位。
女主人公的母親既是父親,又是女主人公的母親,站在母親的立場上,站在父親的立場上。
而女主,除了是女兒之外,在心理層面上,可能還能填補乙個母親丈夫的位置。 因此,母女倆的關係非常糾結。
當女主的母親說女主“有男朋友就忘了媽媽”時,其實女主的母親把女主的男朋友當成了競爭對手。 她擔心女主的男朋友來搶走女主。
此時,女主的母親就像乙個害怕被拋棄的孩子,她非常害怕。 女主人公的母親正在經歷極度強烈的分離焦慮,並處於巨大的不安全感中。
在《道德經》中,有“反其道之運動”的說法。 小時候,我們擔心父母會離開我們。 長大後,很多內心不穩定的父母都擔心我們會離開他們,這個時候他們就像孩子一樣。
女主的母親攻擊女主的男朋友,說他很壞,但實際上,無論女主和哪個男生在一起,無論男生條件再好,女主的媽媽都會攻擊他,因為她擔心對方是來搶女兒的。
三、帶著愛,與母親分離。
那麼,女主是做什麼的呢?答案是——帶著愛,與母親分離。
所有人都需要完成與父母的分離,才能活出真實的自己。 但是當我們分開時,我們要帶著愛來這樣做。
女主想和媽媽分開,但她目前正處於對抗和迴避的階段。
其實,我們在這個故事裡也看到了很多愛。
1、女主的母親對女主的愛。
我們可以想象,乙個喪偶、經濟拮据的女人,獨自撫養女兒,供養女兒,支付房租,一定一次又一次地感到自己快要用完了。
但她堅持了下來,這裡一定有她對女主的愛。 就像那句老話說的,“女人柔弱,母親堅強”。
2、女主對母親的愛。
當女主和媽媽的關係惡化時,女主和男友還是去和媽媽住了乙個星期,還給媽媽買了乙個小冰盒。 女主想和媽媽親近,也希望緩和和媽媽的關係。
女主問,如何阻止媽媽給自己負面情緒?女主放棄了換媽媽的幻想。
因為你越是試圖阻止它,它的對抗性就越強。 女主看到,母親負面情緒的背後,其實是她不安全感的哭泣。
3、女主對自己和男友的愛。
我們見過太多因為父母的反對而破裂的關係。 女主一直守護著自己的感情。 這是女主對自己和男友的愛。
在戀愛之初,她沒有告訴母親自己戀愛了,生怕母親的性格會拆散他們。
當她的母親反對這段關係時,她也決心繼續和男友在一起。
而且,女主對擇偶市場也有一定的了解。 對媽媽說,“沒有感情基礎,我在相親市場沒有優勢”。 女主角是乙個相當清醒的女孩。
女主角對自己感情的堅持和清醒的態度令人驚嘆。
4.男友對女主角的愛。
女主男友的家庭是農村人家,不是富裕家庭。
在這種情況下,我還是兩次借錢給女主的母親,一共借了十萬,其實很誠懇。 我們可以看到男友對女主角的愛。
而在當下的衝突之下,女主和母親雖然心裡有對方,但母女倆卻看不到對方的心。
我們很難改變我們的父母,我們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 女主角是博士生,學習能力很強。 我們也相信女主角有改變的能力。
女主主要開啟自己的情感中心與母親建立聯絡,並用情感來連線情感。
你是怎麼做到的?我將結合聊天記錄來說明這一點。
在聊天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女主與母親處於非常對抗的狀態,女主對母親的反應要麼是理性推理,試圖說服母親,要麼是自暴自棄,甚至威脅母親,比如女主說的,“那你就抱不住孫子了, 算了,乙個人住吧”。
我能理解女主的無奈和憤怒,但在這樣的狀態下,兩人都僵住了。
我常說“有千道萬祟,但情感是第一位的”。 只有當我們在情感上彼此處於同一頻率時,對方才能傾聽我們要說的話。
在第乙個聊天記錄中,女主的媽媽說,“你要告訴我你什麼時候回家,你真的變了,你甚至不認識你,我是你眼中的障礙?。”。
媽媽處於分離焦慮中,非常缺乏安全感。 媽媽用咄咄逼人的語言間接表達她的不安全感。
事實上,我母親內心的聲音是:“我擔心你會離開我。 我感覺到你現在正在躲避我。 我反對你的感情,因為我害怕你不再想要我了。 ”
而女主對此的回應是“過幾天”,然後她開始說男友對媽媽的幫助和男友的善良。 女主在“物”上理性地回應母親,在“愛”上沒有回應母親。
那麼,在“愛”中如何回應媽媽呢?
有兩個方向,乙個是表達自己的感受;另乙個是對母親感受的同情。
如果女主角的能量狀態比較低,她只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例如,對你的母親說:“媽媽,聽到你這麼說,我很難過。 我從沒想過你是個障礙。 ”
如果女主的狀態好一些,那麼除了表達感情之外,她還可以感同身受地感受到母親。
例如,對你的母親說:“媽媽,你擔心我會拋棄你嗎?我從來不想拋棄你。 你是我最喜歡的媽媽。
父親去世後,是你們幫我養育了我,支援我上了大學,支援我讀博士,這對你來說並不容易。
我一直很感激你,也為你感到難過。 這些年來,我們兩個人相互依賴,吃了很多苦。
現在我戀愛了,男朋友不是來搶我的,但這世上又多了乙個尊敬你的人。 你不是在失去乙個女兒,而是在生乙個兒子。
他借錢給我們家,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他還一邊上課一邊幫你搬櫃子,跑來跑去,現在很少有男生能做到。 他和我會愛你,尊敬你。 ”
這將是母女倆的“相遇時刻”。
在“相遇的那一刻”之後,在母親感到更加安全之後,女主做了“分離的時刻”。
“分離時刻”的關鍵是歸位。 所謂歸位,就是大家回到自己的位置。 例如,母親回到母親的位置,孩子回到孩子的位置。
很多父母因為錯位而與孩子糾纏不清。例如,孩子站在母親的照顧者和保護者的位置上,孩子站在父親和母親的協調者的位置上。
上述故事的女主人公,在她父親去世的情況下,填補並站在了父親的位置上。 因此,女主的母親會把女主的男朋友當成競爭對手。
從女主的表情來看,女主是在做回家。 她回到了女兒的住處,以保護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出於對母親的關心而盲目犧牲自己的感情。
女主也要不斷喚醒母親的回歸感。 告訴媽媽:
媽媽,我非常愛你。 但我只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丈夫。 所以,我的男朋友,不是你的競爭對手。 他和我一樣,走到一起是為了榮耀你。 我希望你能祝福我們幸福。 ”
因此,有了愛情,女主先是與母親有“相遇時刻”,然後進行“分離時刻”。 這將是女主和母親關係的第二部版本 0。
主要創作團隊 |冷戀,派對獎勵,茜茜。
本文中的插圖,任何**、報紙、電視台、公司、組織和個人,未經授權,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