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物筆記:全球化與國家競爭的概述——基於新興七國的比較研究

Mondo 國際 更新 2024-01-19

我。國家和國家結構

當代資本主義全球化競爭的參與者是“國家”,而不是“個人”。

國家地位分為三類,即核心、半外圍(semi-core)和外圍。 形成芯-半邊-邊-邊附著結構。 關係如下:

通過不平等的交換和制度性剝削,將半外圍和外圍地區的利益向核心國家轉移,導致核心國家地位不斷加強,外圍國家地位被削弱。 核心國家在金融資本階段佔據主導地位,利用利益而不付出成本;半核心國家從屬於核心國家的制度體系,是核心國家的戰略夥伴,在利益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分享核心國家的利益;邊緣國家以資源經濟和實體經濟為主導,承擔著轉嫁的制度成本,在不知不覺中被“掠奪”,往往盲目追隨核心國家的“軟實力”,引發內亂,有的成為“失敗國家”。

二、雙成本轉嫁

通過掌握這一規律,我們才能理解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威脅:金融資本虛擬化的核心國家越是負債過重,就越要用“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來推動成本向國外的轉移出於這個原因,他們毫不猶豫地製造衝突,甚至發動戰爭。

在全球化金融資本主義的新階段,國家發展的核心公式是“經常賬戶赤字+資本賬戶盈餘=資本出口利潤”。 它會在增資貨幣的同時發行增債,不可避免地會用增殖貨幣購買增債,因此成為推動虛擬資本雙向過度擴張的最大金融經濟體同時,還伴隨著“負信用”和“負利率”等違背基本市場價值的概念。 為了保持這種獲得制度利益的地位,它將積極調整其貨幣-地緣-地緣戰略,推動全球體系的重構,從而將經濟和政治成本平穩地轉嫁給半邊緣和邊緣國家(實際目的-轉嫁),並在更大程度上攫取全球經濟成果否則,核心國家將無法維持以虛擬資本為主導的過度泡沫化的經濟基礎和以過度負債為基礎的政治體系。 資本主義在這個歷史階段的命運,對核心國家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對外圍國家來說只是腐朽和死亡。

經濟成本轉嫁是指核心國家通過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力量,打破發展中主權國家對金融資本流動的限制,將金融全球化的風險成本主要轉嫁給非核心國家承擔,從而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於是,金融資本主義的結構性矛盾爆發,全球經濟進入下行週期,資本主義下財富和收入分配不均,中下層階級日益不滿,衝突(種族、宗教、地區)激化,導致社會動盪,國家經濟面臨多重不穩定, 社會和政治。此時,核心國家抓住機會進入該國,依靠軟實力(如思想教育文化、科研學術、法律服務、標準制定等)和機智實力(伺機挑起政治、宗教、民族、地緣政治等衝突)誘使周邊國家群眾接受核心國家的政治文化, 並將矛頭轉向自己的制度,以便利對核心國家的干預和操縱。

政治成本轉嫁給核心國家高昂的政治和社會制度成本,這需要大量的全球經濟收益來維持其自身體系的穩定。 政治成本轉移的主要內容是利用貨幣-地緣-軍事戰略部署,加上各種巧實力和軟實力操作,顛覆或“去國有化”核心國家認為有礙自身戰略利益的國家體制。 該制度的好處在於,它有利於核心國家的資本在危機發生時獲得有價值的資產,有利於吸引國際資本回流本國其戰略意義在於,在實質上發揮競爭國以“自由民主”的名義調節經濟和控制破壞性資本流動的能力,或者在其國家資本尚未具有競爭力的情況下,壓制相對競爭的民族資本並扼殺其長期的國際競爭力。

對精英的警覺性

要增強發展中國家在體制權力和話語權形成和重構方面的競爭力。

3. 本書的研究

四、現狀與展望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積極應對全球危機,發展成為製成品總量最大的工業化國家。 隨後,主動從工業文明戰略向生態文明轉型,並啟動了國家投資戰略,以擺脫被動“依賴”的困境。 然而,這種轉變卻遭到了核心國家的誤解,甚至圍攻。

要擺脫對核心國家的依賴,走出被動接受成本轉嫁的發展陷阱,必須:(1)加強多邊關係和區域合作的共生協調,(2)努力形成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體系建設的權利和維護自身利益的話語權。 我們將共同努力,構建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包容、公平、互利發展的國際體系。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