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構建校內外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復旦科技創新母親正式啟動。
12月3日下午,由復旦大學、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市場化機構共同發起的復旦科技創新母親啟動,首期總規模10億元。
上海市副市長劉鐸表示,復旦科創將引領上海更多創新成果轉化落地,孵化和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爆發力較強的高成長性企業。 希望母親發揮好前沿科技發展的風向標作用,重點扶持高風險、高價值科學問題研究,特別是能夠推動社會進步、引領未來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在進軍高風險創新領域的過程中形成合力充分發揮資金資源的槓桿和引導作用,始終秉持先投、小投、硬科技投的理念,努力做潛在專案的“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充分發揮創新要素樞紐作用,推動活力創新生態建設,引導龍頭企業打通合作培育第一鏈產業鏈,加快各類創新資源匯聚、整合、共享。
復旦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金力指出,復旦科技創新母的成立是為了完善創新策展的多元化投資機制,充分發揮資本市場風險分擔和利益共享的獨特優勢,引導更多資本投入高風險創新, 實現學術、創業、投資的高質量耦合。
復旦科技創新家長(籌建)負責人孫鵬軍介紹,復旦科技創新母親將依託復旦大學豐富的科技成果轉化要素,充分發揮復旦大學的槓桿效應和乘數效應,面對全球礦業行業最優秀的專業投資管理團隊, 結合復旦優勢學科,引導孩子投資國家科技前沿領域“卡脖子”技術攻關轉化專案,優先支援復旦科技成果轉化專案和校友創新創業專案。
如何投票,哪些投票?
作為復旦大學首家聚焦科技領域的“母親”,復旦科創不投資具體專案,而是一種專項投資“子專案”。
孫鵬軍表示,復旦科創將堅持“市場化機制、專業化運作”的基本定位,聚焦與“復旦優勢、國需”相關的“硬科技”領域,引導孩子成為“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探索投資包括生命健康在內的前景良好的高成長性專案。 積體電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慧、新一代資訊科技、XR(擴充套件現實技術)等。
母公司成立的根本作用是推動重大原創科研成果的路徑,推動產品化、商品化、產業化的路徑,目標是更好地支援復旦科研成果轉化,通過資金鏈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更多融合, 推動重大科研成果從“0到1”進入“從1到10”階段。孫鵬軍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說。
他解釋說,母親有復旦自己的認可,一是基於復旦大學基礎研究的優勢,二是強調開放和內外部協調,三是堅持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專業化運作。
我們不直接投資專案,而是構建復旦科技創新生態圈,既是復旦原創科技成果,又有海外頂尖專案、團隊和國內頂尖專案,是乙個開放的平台。 孫鵬軍說。
加強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
高校作為科技創新中基礎研究的重要場所,對全社會基礎研究發展的貢獻率為513%。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也是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前發布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2022)》顯示,最有價值成果轉化的效益凸顯;合同額億元以上的單位數量有所增加。 2024年,1478所高校以轉讓、許可、投資等形式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為1298億元,比上年增加13個69%;合同數量為18,977份,比上年增加10份2%。
在科技成果轉讓、許可、投資轉化合同價值排名前50位的高校和院所中,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排名第一,其次是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
雖然資料在不斷增長,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大學成果轉化率仍有很大的提公升空間。 《2024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高校發明專利實施率為16項9%,其中產業化率僅為39%。據研究估計,美國大學的專利轉化率為50%。
孫鵬軍表示,大學原創科技成果是“從0到1”,而復旦科技創新媽媽**更注重“從1到10”,而“從1到10”的過程不能單靠科學家,需要大量的外部資源來幫助他們。 因此,母公司會支援更多的“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 “科技成果轉化充滿不確定性,這就要求我們的投資人要有耐心,願意做長期的夥伴,鼓勵早期投資、小額投資和硬科技,這些都是一些重點方向。 他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