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政協第八屆三次會議發言之一
——李寧委員代表張家界市委致辭
近年來,我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高質量、高水平發展仍有不少差距。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文化創意產業的規劃引導力度不夠。 目前,市級沒有文化創意產業專項發展規劃,也沒有部門牽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市文旅廣體局、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對文化創意產業有一定的管理職能,但市內尚未明確由哪個部門牽頭。 二是文化創意資源開發利用不足。 我市擁有世界絕版的張家界地貌、重紅文化、眾多非遺等文創資源,但豐富的文創資源尚未轉化為優質的文創產品,現有的文創產品大多只注重包裝形式,雖然以土家錦、軍聲沙石畫為代表的文創產品卻是價格昂貴,但人工成本和營銷成本非常高,產品利潤僅佔總產值的10%,存在成本高、選擇少的問題。三是散化弱化文化創意企業少,無集聚效應。 截至2024年10月,我市僅有10家旅遊相關文體娛樂企業,包括文化創意企業,平均營業收入均在5000萬元以下。 成都市武侯區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254家,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148億元。 全市土家錦緞、軍聲沙石畫、張家界漿果茶孵化中心等龍頭文創企業同園,但尚未實現資源、資訊、技術等要素的共享、替代和互補,協同融合發展理念不強, 且無集聚發展效應。四是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匱乏。 地方文創企業作為文化創意企業的中堅力量,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培訓和實踐,才能投入使用。 文化創意產業高階創意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短缺,只能從外地引進,但由於城市的吸引力、薪酬、職業視野等問題,引進的人才根本留不住。 五是文創企業融資難。 土地、工廠等有形資產可供文創企業作為抵押品的很少,銀行不開展智財權、創新創意等無形資產的評估和質押業務,文化創意產業屬於高風險行業,企業很難獲得融資。
當前,國家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方向十分明確,加快發展我市文化創意產業,著力構建以文化旅遊為支柱產業的現代產業體系尤為重要。 為此,我們建議:
1.加強頂層設計,科學規劃城市發展和文化創意產業集聚。 一是科學制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 **要制定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優秀文化傳承傳播相匹配的中長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構建具有張家界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二是培育壯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積極引進文化產業重大專案,帶動企業上下游、左右兩岸開放集聚,將做產品、賣產品、管理產品的人、文化企業引入同乙個旅遊生態圈,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鏈集群。 三是加強中心城區文化創意產業載體資源綜合利用,打造優質文化創意產業空間。 將大庸古城打造成為集特色文創活動、演藝娛樂、地道美食、非遺表演、民族風貌演繹、特色攝影於一體的文化創新地標,打造可感知、可欣賞、可參與、可消費的體驗場景。
2、整合文創資源,打造區域文創產品公共品牌。 一是孵化本地特色IP。 日本熊本縣通過打造“熊本熊”形象IP迅速提公升了各自城市的知名度,成都通過打造熊貓形象IP迅速提公升了各自城市的知名度。 張家界素有“火蜥蜴之城”之稱,要以觀眾體驗為出發點,全面塑造“火蜥蜴寶寶”的形象IP,通過其IP角色的“主動”理念,加強與觀眾的情感共鳴。 同時,開發一套面向文化創意產業使用的IP公共形象庫,通過品牌和品類授權,將IP形象廣泛應用於各類文創載體,實現IP創收。 二是豐富文創產品體系。 充分利用地貌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等創造無限時代,從創意家居、服飾服飾、創意出版、創意文具、IP衍生文創產業等豐富文創產品體系,讓承載張家界元素的各類文創產品成為一道又一道動人的靚麗風景線。 三是打造“張家界禮品”文創區域區域公共品牌。 甄選各類文創產品,設計辨識度高的統一視覺形象,在熱門景區、機場、高鐵站、高速出入口、商業街區、文創園區等密集場所布局“張家界禮品”形象店,同步發展線上智慧門店,形成品牌效應,提公升品質, 本地文創產品的可信度和附加值。
3.創新培養模式,加強文創人才保障。 一是通過高水平建設地方名人工作室和名人文創園區,培養一批地方文創專家。 二是支援和鼓勵在高校設立文化產業相關專業,鼓勵高校與文創企業共建專業人才培養基地和實訓基地,以訂單化、點對點的培養方式試點培養創意設計人才、營銷人才和科技人才。 三是強化人才激勵。 推動文創創業大賽等活動,評選優秀創意專案,獎勵優秀文創團隊和人才。
四是優化金融服務,幫助文創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一是銀行要創新開展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業務,借鑑發行“文創通”“文創卡”“文創保險”等特色理財產品的實踐,為文創企業從初創到成熟各個發展階段提供文創金融產品支援。 二是加大對文創企業的資金支援力度。 通過貸款貼息、激勵、配套專案建設等直接投資方式,“輸”文創企業。 三是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減壓”,減輕中小微文創企業和初創企業的成本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