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水北調工程中線一期工程迎來九周年。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水務部門獲悉,截至目前,北京累計使用“南水”超過93億立方公尺,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500萬人。 九年來,洶湧澎湃的“南水”沿著千里長運河北上,大大緩解了首都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提高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增加了水資源的戰略儲備,有力支撐了區域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 大大提高了首都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南水北調工程已成為保障北京城市用水需求的主要水源。
主要自來水廠基本實現雙水源供水。
2024年10月,以“南水”為水源的豐台河西三水廠(一期)正式投產,新增日供水能力6萬立方公尺。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4家水廠自南北取水,持續為千家萬戶送上優質可靠的“河水”。
據介紹,在入京的93億元“南水”中,63億立方公尺主要用於居民生活用水,約佔入京“南水”總量的70%,全市主要水廠已基本實現雙水源供水。 “今年,我們進一步提高了城市生產生活用水比例,城市供水安全係數提高到13、夏季高溫期間南方最高日耗水量超過340萬立方公尺。 市水資源排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俊文表示,目前,南水北調已成為保障北京城市用水需求的主要水源。
平原地區地下水位上公升了1064公尺。
有了“南水”的加持,京城的戰略水儲備也更有信心了。 北青日報記者了解到,近9年來,北京市在大寧水庫、懷柔水庫、密雲水庫、明陵水庫、亦莊調節池等共蓄水約8億立方公尺。 其中,密雲水庫累計蓄水量超過5億立方公尺,懷柔水庫蓄水量約1億立方公尺,大大加強了北京市水資源戰略儲備。
同時,全市地下水超採得到有效控制,通過全面實施“管、管、調、置換、補”治理措施,全市平原地區地下水水位連續8年上公升1064公尺,增加54個儲備5億立方公尺;密雲水庫蓄水量恢復迅速,穩定在30億立方公尺左右,2024年最大蓄水量3579億立方公尺,建立庫以來新高;年再生水利用量超12億立方公尺......目前,我市已初步構建南水北調、地方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多源水源保障格局,首都水安全體系全面提公升。
九年來,全市始終把節約用水、治汙、節約用水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珍惜和利用好南水北調。 “南水”入京後,利用引水工程連線水庫,通過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等境內主要河流補給水源,實現了全市重點水庫、地下水源、河湖水網的互聯互通, 輸水管道等,江湖生態環境恢復成效顯著。
沿途實時控制水質,確保無異常。
北青日報記者了解到,“南水”從丹江口水庫一路北流,從北京西南部進入北京,部分通過西四環涵洞工程流入團城湖調節池另一部分“南水”將通過南幹渠工程、東幹渠工程、亦莊調節池工程、通州支線工程等配套專案,送往北京東、南、副中心地區。
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沿線安裝了自動監測和移動監測裝置,可實時掌控水質狀況,僅北京就有34個監測斷面。 如果發現異常,我們會立即處理,並更換當地水源,確保水源安全。 北京市南水北調環路管理處運營管理科王巖指出,“'南水'進入北京以來,水質沒有出現異常。 ”
據悉,“南水”進入北京後,採用地下管線實施全封閉輸水,沿線採取“人防+技防”的方式,做好水質保護工作。 “為了保證大家在開啟水龍頭時都有水,我們的管道輸送的水量也必須及時調整。 環線管理處排程科科長李偉介紹,工程設計人員提前安排了沿線的壓力表、流量計、水位計、應力計、滲壓計等專業儀器,分布在專案沿線幾十個區段,持續監測管道執行資料。 這些資料最終將傳輸到環線管理辦公室的排程大廳,排程員將24小時值班,每天對5700多條資料進行定期比對分析,發現異常情況將立即進行調查、分析、處置。 此外,定期對專案關鍵節點進行人工比對和監控,驗證傳輸資料的準確性,確保專案執行安全。
下一步,北京市水務廳將加快實施《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充分利用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打通東線、打通西部應急通道、加強北方水源地保護”的首都水資源安全格局。 積極推動南水北調工程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持續鞏固和完善南水北調工程對口合作支援成果,與水源區人民群眾一道,保護節約用水,共謀發展。
記者謝麗**來自:北京青年報)。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