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 攝影:Liang Zidong Bright**。
工人在華北醫藥北苑分公司藥物製劑生產線工作。 攝影:Liang Zidong Bright**。
工作人員在神威藥業集團一級質檢中心進行藥物實驗。 攝影:Liang Zidong Bright**。
在深冬,寒意已經很濃了。 河北省石家莊市,生物醫藥企業科研人員忙碌忙碌,生產環節如火如荼,生機勃勃。 在中海殼牌醫藥集團的抗體發現室裡,科室主任丁煥迪正忙著檢視最新的實驗結果在河北納科生物科技的準備研發室裡,工作人員劉昕正專心操作移液器,除錯注射......的比例
近年來,石家莊持續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目前,全市已成為河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醫藥生產基地,形成了以生物技術藥品為主導,化學藥品為主體,以現代中藥為特色,高階醫療器械為輔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
2024年5月12日,總書記在石家莊市考察時強調,生物醫藥產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要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牢牢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發生產更多適合中華人基因遺傳和體質特點的“中藥”,特別是加強中醫藥的傳承和創新發展。
加快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讓一批批創新成果湧現。 近日,光明**調研團隊來到石家莊,調研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
1.將“珠子”串成一連串的產業集群,以儲存能量。
步入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A12棟1樓,東海藥業(河北)**無塵生產車間寬敞明亮,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不時檢查機器執行情況,兩條軟膠囊生產線正在緊張地工作。
我們是全國第一家擁有軟膠囊生產基地的總部分公司。 綜合辦公室主任張亞楠帶著調研團隊成員一路走來,她表示,正是因為石家莊深厚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配套服務優勢,公司才選擇安心在國際生物醫藥園“紮營”。
企業齊聚一堂,共享機遇。 張亞楠詳細介紹,石家莊市日益完善的產業鏈,為企業間合作共贏帶來了更多機遇。 事實上,今年7月,在公司軟膠囊生產線投產之前,他們在高新區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將碳酸鈣咀嚼片的生產委託給當地另一家製藥公司。 “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用再建新的生產線,購買生產裝置,既省錢又省力,合作企業也可以增加訂單,獲得效益,可謂是一石多鳥。 ”
自 2021 年開工以來,2占地8萬畝的園區,構建了集研發、孵化、產業化、銷售、配套服務於一體的全鏈條產業生態圈,吸引了一大批有理想、有信念的創業者,匯聚了一大批優質生物醫藥企業。 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管委會黨組書記秦繼輝介紹,目前園區已聚集243家生物醫藥企業,共承接京津研發和石家莊改造生物醫藥專案65個。
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的蓬勃發展,得益於良好的發展生態和深厚的產業基礎。
石家莊素有“華北醫藥之都”之稱,是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擁有中國醫藥行業百強企業5家,生物醫藥行業企業189家,產業基礎雄厚。
石家莊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助力匯聚創新資源,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 石家莊市二級研究員吳樹科表示,目前,石家莊有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覆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領域。 申威藥業等縣級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了一批配套企業的快速發展。 同時,中海殼牌智慧型製造“燈塔工廠”等重點專案建設如火如荼,發展動能十足。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計畫總投資30億元的中海殼牌醫藥集團智慧型製造“燈塔工廠”專案正在加緊建設中,主體已封頂,外觀裝修和產品規劃設計正在進行中。 中海殼牌醫藥集團工程管理中心高階總監王建明解釋,“燈塔工廠”是工業4級0技術應用的最佳實踐工廠,代表著全球智慧型製造的高水平。 該專案按照智慧型製造和國際標準建設,應用5G、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新技術,可實現連續製造和無人化作業。 建設完成後,將重點生產具有自主智財權的高階創新藥,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藥生產基地。
為營造良好的發展生態,增強生物醫藥企業發展動力,近年來,石家莊構建了以高新區和配套經濟開發區欒城、兆縣、錦州為重點的區域產業布局,構建了以生物科技用藥、化學藥為主體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 以現代中醫藥為特色,以高階醫療器械為補充,讓越來越多的優質生物醫藥企業在這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在趙縣,仁和益康集團生產車間寬敞明亮,工人們忙碌不堪,生產線上的一批藥品被精準注入瓶中,等待下一步質檢包裝。 “過去兩年,集團在原料藥、注射劑、吸入製劑、小輸液製劑、口服液體制劑和不溶性藥物固體製劑的研發和製造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市場供不應求。 仁和益康集團董事長李國英表示,2024年集團營業收入達到15億元,稅金為11億元。
目前,趙縣共有醫藥企業2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0家,省市級以上設有研發中心的企業12家,形成了“中間體-原料藥-製劑-藥品包裝”全產業鏈發展的基礎。 趙縣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白英輝介紹。
今年上半年,石家莊醫藥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6%,成為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吳樹科說。
2.吳高峰志讓人才“安居樂業”,讓人才“安心自在”。
石家莊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政策支援力度大,對人才重視不夠,產業發展前景良好,為個人發展創造空間。 在河北常山生化製藥有限公司,剛從實驗室結束繁忙工作的陳道紅博士解釋了自己選擇來石家莊、正定發展的原因。
陳道紅是正定縣引進的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2024年從美國回國後,前往河北常山生化製藥有限公司工作。 不久前,他牽頭的“西地那非生物等效性試驗”專案順利通過石家莊市科技局及相關專家驗收。
在石家莊拿到人才綠卡後,不僅順利解決了住房問題,而且在醫療、交通等方面都有了優惠待遇,甚至連家屬都能享受到一系列的優惠待遇,徹底消除了後顧之憂,我們要想的就是如何施展才華,把自己的事業發展好!陳道紅直言不諱地表示,石家莊的人才政策非常熱情貼心,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人才充滿吸引力。
近年來,石家莊市把人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工作,營造了“近與遠”的人才生態,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推動人才工作邁上新台階。
根據石家莊人才綠卡政策,所有引進的持卡人才,不僅可以享受教育、醫療、戶籍等優惠政策,還可以享受房租補貼和人才公寓居住保障,讓各類人才安心扎根石家莊。
截至目前,全市共發放人才綠卡A卡1051張、B卡16754張、縣(市、區)卡77795張。 人才綠卡已成為石家莊打造的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的“金名片”,為各行各業,尤其是生物醫藥行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人才要引進來,要留好用好。
今年6月,石家莊市召開“支援開發區建設的優秀青年人才動員大會”,從全市在職幹部中選拔首批40名優秀青年專業人才,到經濟發展一線,支援開發區建設和產業發展,特別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石家莊正在全力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現在是我學以致用、施展實力的時候了。 清華大學生物學博士葉盼於2024年來到石家莊工作,擁有多個部門和崗位的經驗,對石家莊近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談及入選石家莊高新區工作,他表示,未來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盡己所能做好工作,為石家莊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聚焦人才管理、測評、激勵、流動等環節,持續“放權”,打破制度壁壘,消除身份壁壘。
領軍人才最高可獲得1億元專案扶持資金;高校畢業生最高可獲得5萬元安家補貼;來石家莊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孵化的高層次人才,可直接入駐石家莊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等孵化器,享受政策扶持......在研發裝置、場地和人力資源服務方面
今年5月,石家莊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推進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建設的若干措施(試行)》,12項人才新政金金滿。
11月3日,石家莊市再次印發《關於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城戰略的若干措施(試行)》。
首次設立規模2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天使投資指南,分階段設立100億元人才創業投資石家莊人才貸款貸款額度由最高5000萬元提公升至1億元在企業工作的B卡人才除了享受購房、租房補貼外,還將獲得最高5萬元的一次性落戶補貼......15條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新政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我們從頂層設計開始破冰,緊跟生物醫藥行業展會和人才需求,以精準引進人才、精準對接行業發展、精準滿足人才需求為核心理念,依託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帶動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石家莊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呂志林表示,石家莊將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城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集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吸引一批高校優秀畢業生和青年人才,為加快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3.科技賦能成長 創新主體。
不久前,石家莊第四藥業集團的兩大特價產品——己酮可可鹼緩釋片、司三氟戊醇原料藥及其幹混懸劑獲批,截至目前,集團今年已獲得各類新產品62項批件,其中僅第四季度就有15個新產品獲批。
科技創新的綻放,是石家莊生物醫藥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生動寫照。
中海殼牌醫藥集團每年投入研發近40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3678億元,同比增長25%9%,約60個在研重點藥物進入臨床或應用階段。 在石藥集團抗體發現室,科室主任丁煥迪向研究團隊介紹,他們依託奈米製劑藥物平台、mRNA平台等八大平台,聚焦腫瘤、精神神經、心血管、免疫呼吸、代謝、抗感染六大領域,開展創新藥物研發, 每年提交專利申請1000餘件。今年前三季度,集團共推出4款創新藥,預計未來五年將推出40餘款創新藥。
重研發、強創新、科技成果得以落地。 在華北醫藥研究院,華北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建正與研發人員就狂犬病病毒單轉殖抗體複方製劑的推廣方案進行了探討。 高健介紹,去年他們成功研發了國一類新藥奧替替單抗注射液,這是國內抗感染領域首個獲批的單轉殖抗體藥物。 狂犬病疫苗在動物受傷後7天才能生產,藥物本身是高效抗體,注射後立即見效,對狂犬病的保護效能接近100%。
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創新主體發展壯大,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今年3月,中海殼牌醫藥集團申報的“重組蛋白藥物聚乙二醇定點修飾關鍵技術體系的建立及產業化”專案榮獲中國產業獎表彰獎。 該藥是國內首個具有自主智財權的長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是國家生物製品I.類新藥。
河北常山生化製藥有限公司藥物研究所多肽實驗室內,桌上各種分析檢測儀器執行平穩,研發人員正在加緊提純依貝那肽。
依貝那肽是**型糖尿病國家I.類新藥,已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該藥採用固相合成、層析純化等先進技術,質量可控,已完成階段臨床試驗,預計2024年獲批上市。 河北常山生化製藥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孫鵬表示,依貝那肽可由原來的每日一次給藥延長至每週一次給藥,可大大減少糖尿病患者頻繁注射給藥的不便。
重點行業優勢集中,創新動能加快釋放。 在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藥明生物、華普生物等一大批優質生物醫藥企業入駐......目前,高新區已構建以創新藥、抗體藥、現代中成藥和醫療器械為主導的產業結構,生物醫藥市場主體1800家,在研新藥400餘種。
推動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是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申威藥業集團通過數位化轉型和智慧型化生產,完成了生產裝置、實驗室檢測儀器的資料化整合,實現了企業數位化、精益化運營管理。 河北洱海泰藥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凍乾製劑GMP生產線的軟硬體優勢進行數位化公升級,將凍乾時間從60小時優化到25小時、26小時,生產效率提公升30%,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2%。
高階“活水”的出台,將賦能和增強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11月15日,石家莊市人民**與清華大學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 清華大學將從技術上支援石家莊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中心”,提供訂單化研發服務,推動一批產業化、實用化專案落地。 “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提公升核心競爭力,是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石家莊市工業和資訊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東海表示,石家莊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擁有18個國家級創新平台和167個省級創新平台,未來石家莊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4.經驗和靈感。
石家莊市深入學習習貫徹落實石家莊總書記關於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落地,突出企業創新,全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實現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 研究團隊認為,有幾點經驗和啟示值得思考。
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審批效率加快。 堅持刀鋒向內、自我革命,按照世界銀行標準,細化209項具體任務,出台《石家莊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於5月1日正式實施大力推進“網際網絡、節時、便民”,行政審批事項100%線上辦理,76%以上審批時限優於同類省會城市,審批效率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為推動東海藥業專案盡快落地投產,石家莊高新區組織各部門召開現場協調會,開闢綠色通道,盡快辦理消防、環評審批手續,從立項到投產僅用了一年時間。 正定縣對全縣投資和資本選型專案實施“函授+承諾制相結合”審批制度改革新模式。 幫助厚德漢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實現足貼、保暖貼生產專案,實現“一徵地即開工”。
政策紅包落地,真金**支撐。 出台了《支援新一代電子資訊產業和生物醫藥產業首次突破的若干措施》,設立主導產業發展200億元和每年10億元專項資金,對I類創新藥研發生產給予最高1個2億元獎勵。 同時,石家莊市出台了高新技術落地獎勵、瞪羚企業表彰獎、產業創新中心工作指南等一系列政策。
打造人才“蓄水池”,打造發展“硬核”。 始終牢記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落實人才綠卡政策。 石家莊把人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 所有引進的持卡人,不僅可以享受教育、醫療、戶籍等優惠政策,還可以享受房租補貼和人才公寓居住保障。 為激發人才創新創造,促進人才集聚,形成引領行業、集聚行業人才、產發展與人才融合的良好格局。
在人才政策的助力下,石家莊入選“2022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益嶺藥業專案“中醫藥語境理論構建及其對微血管病變防治的指導”獲202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海殼牌專案“重組蛋白藥物聚乙二醇定點修飾關鍵技術體系的建立及產業化”獲得202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依靠人才和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格局已形成。
做強鏈條,補鏈條,打造行業新高地。 石家莊市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強化專案支撐作用,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通過延伸鏈條、強鏈條,推動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快速崛起。
今年前三季度,石家莊生物醫藥產業實現同比增長102%。目前,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營業收入佔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營業收入的60%以上。
作者:光明**課題組,調研組成員:河北省醫學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研究員耿坤立,河北省社科院二級研究員王彥坤,本報記者耿建闊、陳元秋,本報記者趙元軍、石子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