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與老師討論的三個階段,對學生進行前、中、後期的介紹,系統梳理研究方向的選擇和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關於作者: 朱濤安德烈, in微博, **等平台分享讀研心得,服務1w+以上人,為研究生提供讀研技巧、生涯規劃、靈馬等多種服務。
在初始階段,討論的首要任務是相互了解並相互磨合。
這時就要了解老師的學術專長、指導方法、研究小組等。
其中最重要的乙個方面是,研究生應該能夠盡快適應老師的指導。
例如,有些老師喜歡激發學生思考,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更有可能向學生提問,而不是給出實用的建議。 (實際上,他沒有)。
這時候,你需要動動腦筋,認真思考解決問題的可能辦法,不能一味地依靠老師給你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些學生一開始可能不習慣這種節奏和方法,但堅持不懈有利於個人能力的提高。 (如果你不能忍受,就換你的導師)。
對於這種指導方式,在**之前要做更多的準備,包括題材的選擇和準備,資料的抄寫整理,老師可能問的問題和答案。
經過討論,梳理了討論過程的結果和不足。 (如果你能適應這種模式,你可以繼續,如果你不能,你可以執行)。
經過上述階段,要盡快對科研方向有乙個大致的了解,同時掌握與老師溝通交流的技巧。
在中期階段,學生將進一步圍繞研究課題進行核心技能的自學。
經過前面環節的積累,你和老師有了相對的了解,彼此之間也有一些默契,這是今後主要科研的重要基礎。
在這個階段,老師會給你分配乙份工作,並要求你去做。
例如,在文獻研究方面,老師會給你簡要講解要開展的科學研究的要點、準備工作、相關研究等,然後你要進行系統的研究,不斷推進相關工作。
在此過程中,您需要自學一些新技能,例如資訊檢索工具。
CNKI、WebofScience等常用的中英文科學文獻檢索**,並靈活運用**篩選、分析、提煉等技能,通過資訊檢索,快速找到一些與研究課題密切相關的核心產品**。
閱讀前,建議明確閱讀目的,帶問題閱讀文獻,減少不必要的閱讀時間,與研究課題無關。
在這個階段,需要進一步學習自己閱讀文獻的基本工作流程,這樣你就可以通過閱讀摘要和結論來快速判斷**的大致內容及其與研究主題的相關性。
經過一番進步後,可以選擇與老師溝通交流。 建議使用郵件進行舉報,這樣更高效,方便老師後期回覆和處理。
在電子郵件中,它應該詳細描述已完成的任務、工作進度以及出現的問題。 如果有附件,則應在電子郵件正文中提供乙個簡單的附件目錄。
在後期,我嘗試做一些實驗性和創新性的工作。 有詳細的研究,我已經熟悉了科研的利害關係人**和工作流程,與老師的溝通可以很方便,討論時間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在這個階段,在老師的幫助下,圍繞已經充分論證的科研思路,制定乙個切實可行的科研計畫,包括對初步文獻研究的梳理、創新點的明確、研究方向和方案的確定,以及各種重要工作流程的完成。 根據這個計畫,要科學安排時間,在重要關鍵問題上與老師保持溝通。
具體來說,與教師討論的建議如下所述。
1.在與老師討論時,首先要說最重要、最急切要解決的事情,老師要有系統的討論,這樣出現的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並不斷推進下一步。
2.建議先通過電子郵件溝通。
經過前期的郵件溝通和討論,老師對要討論的話題有了熟悉的流程,可以圍繞話題做一定的準備,這樣討論會更有效率。
3.討論時間應約為 30 分鐘。
因為討論時間太長,學生和老師都容易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4.討論的頻率最好是每週一次。
如果過於密集,就很難進行有效、高質量的討論,討論的結果也得不到保證,可能會浪費時間。 如果兩次討論的間隔時間過長,老師對相應的話題不清楚,需要理解。 每週一次,這是乙個不錯的選擇。
5.如果您有問題,請自己考慮。
相信我,如果直接把問題說出來,老師肯定會不耐煩的。 當你遇到問題時,你要先為自己想出乙個解決方案,然後和你的導師討論。 如果專案進展不順利,不要隱瞞,結合實際情況告訴老師,有沒有問題,儀器有沒有問題,或者試劑是否不夠。
6.不要妄下結論。
如果您不確定結論,請謹慎行事,不要妄下結論。 你可以把更多的事實和資料放在第一位,然後與導師交流相關的問題和結論。
7.討論時,應提前組織好語言,使主題清晰有條理。
在討論中,盡可能準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要說與當前話題無關的話,這樣才能與老師進行根本有效的溝通。
8.心態調整。
從事科研時,壓力不小,要學會調整。
100 幫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