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瑞斯認為,美國可能會減少其在歐洲的存在軍事接觸將更多地轉移到印太地區。 但是,目前尚不清楚這種觀點是否正確。 另一種可能性是,美國不願意徹底打敗俄羅斯,導致歐洲失去平衡,從而讓歐洲列強重新崛起。
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希望擺脫俄羅斯數百年的安全壓力,這是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瑞斯指出,歐洲清楚地明白,如果華盛頓無法就烏克蘭的新資金達成一致,歐洲可能需要填補美國的援助缺口。 德國總理朔爾茨早些時候也表示,俄羅斯必須失敗,如果盟國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德國願意增加其份額。 這表明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意識到,擊敗俄羅斯的好處遠遠大於歐洲的風險。
冷戰結束以來,歐洲享受到了和平的紅利,大幅解除了武裝,削減了軍費開支,淘汰了老舊裝備,安全依靠北約和美國。 然而,在川普時代,美國要求德國將軍費開支提高到GDP的2%,但德國無視這一要求,反而要求美國撤軍。 因此,德國人軍事它的實力已經縮減到只有冷戰時期的十分之一,比如在坦克數量上,德國各型坦克有2000多輛,現在只剩下280輛,甚至還不如俄羅斯。 結果,德國覺得需要時間重新武裝,皮斯托瑞斯說:“在武裝力量、工業和社會方面,我們大約需要五到八年的時間才能趕上。
在俄羅斯對陣烏克蘭軍事在這一行動之前,歐洲因能源而屈服的巨大誤判。 然而,現在,歐洲國家比美國更積極地參與援助烏克蘭。 此外,以德國為核心,與波蘭、芬蘭、荷蘭、保加利亞等國建立了密切聯絡,並迅速武裝起來,使俄烏衝突逐漸演變為俄歐對抗。 同時,也對中歐關係構成嚴峻挑戰。 根據皮斯托瑞斯的說法,德國將不再與這些價值觀聯絡在一起國際與分歧較大的國家進行任何接觸,並將這些國家交給俄羅斯和中國,將是非常危險的。 德國人普遍認為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非常相似,這是由於德國人的傲慢還是誤會?
美國不同意為援助烏克蘭提供新的資金,可能是由於其調整軍事對重心的需求也可能是出於不願讓歐洲失去平衡的動機。 歐洲國家必須出手援助烏克蘭,這是擺脫俄羅斯安全壓力的好機會,歐洲國家也知道,打敗俄羅斯的好處遠大於風險。 歐洲國家需要重新武裝以彌補後冷戰時代的裁軍軍事實力空缺。 俄烏衝突正在演變為俄歐對抗,歐洲國家在援助烏克蘭的同時開始加強自己軍事實力,與俄羅斯形成對抗態勢。 然而,對於德國人來說,中國和俄羅斯類似的觀點是基於傲慢還是誤解,尚不得而知。 無論如何,當前形勢對中歐關係來說都是嚴峻挑戰,需要各方持續努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