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銀行綿陽南郊支行發生了一起令人心痛的事件。 一位阿姨想在銀行提取存款時,由於存款已經兌換成理財產品,她無法立即提取,於是她坐在地上痛哭流涕。 這個故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人們不禁好奇,為什麼阿姨的儲蓄會成為理財產品銀行有什麼權利拒絕滿足業主的要求?
事實上,銀行有權在理財產品封閉期內拒絕贖回投資資金。 阿姨購買的理財產品有封閉期,合同明確規定封閉期內不能隨意提取投資資金。 銀行的作用只是照顧存管機構,而不是提供私人取款服務。 因此,銀行有權拒絕阿姨的提款請求。
然而,關鍵問題是,為什麼阿姨的積蓄會成為理財產品這裡有三種可能的情況。 先是阿姨去銀行存款,卻被銀行職員挪用了她的積蓄,購買了理財產品。 第二,阿姨本來是準備存款的,但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推動下,她改變了主意,投資了理財產品,但她不知道理財產品和存款的區別,也不知道隨時不能提現的性質。 第三,阿姨只是存錢,卻被銀行職員騙她購買理財產品,阿姨因為缺乏金融知識被誤導,以為只是在辦理存款業務。
為什麼銀行職員會希望儲戶購買理財產品?這是個人利益的問題。 存款是銀行的基礎業務,但30萬元幾乎不能帶來多少利潤。 另一方面,理財產品需要支付佣金,銀行從中收取佣金,同時,推廣理財產品的員工也會獲得獎金。 一些員工為了獲得更高的獎金,不惜違反法律法規,竭盡全力讓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 通過以上三種可能的手段,無論理財產品如何銷售,都可以提高員工的業績。
對於這三種可能性,第一種不太可能將存款秘密轉換為理財產品。 這種做法風險極大,因為每次操作都會被記錄下來,而且一些存款人還保留了存款證明。 事情一旦被揭露,很容易被核實,沒有解釋的機會。 第二種和第三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需要注意的是,這兩種情況雖然都是在經營時購買理財產品,但在性質上卻截然不同。 第二種情況是阿姨主動選擇投資理財產品,可能是為了追求潛在的高收益而忽略了流動性風險第三種情況可以理解為阿姨被工作人員欺騙,誤以為自己辦理了存款業務,實際上簽訂了購買理財產品的合同,並將資金轉入理財產品專用賬戶,情況更糟。
如何防止自己陷入類似的困境?具備一些金融知識是關鍵。 我將給你三種簡單的方法來說實話。 首先,您需要到櫃檯辦理存款業務。 存款交易通常在櫃檯通過厚玻璃進行;購買理財產品,需要到專門的理財室或大廳的指定地點。 如果您不在櫃檯存錢,則需要與工作人員核實正在處理的業務。 此外,為了提高效率,銀行還將在ATM機上辦理存款業務。 雖然這本身不是問題,但您需要格外警惕,以確保您不會被愚弄購買理財產品。 最好的方法是花一些時間在櫃檯等候,以確保您當場存款,尤其是在您有大量資金的情況下。
其次,存款不需要簽訂合同,所以如果很有可能你會被要求簽署合同,那很可能不是存款的業務。 另一方面,理財產品通常有合同,無論是電子合同還是紙質合同。 合同通常為多頁,需要理財產品購買人和發行人的共同簽名才能生效。 與存款不同,存款最多隻需要簽署乙份業務處理表,只有一頁,因此您可以根據簽署檔案的厚度來判斷它是合同還是業務處理確認書。
第三,存款記入賬戶後可以立即查詢。 您可以在完成入金業務後當場檢視您的賬戶,確認您剛剛存入的錢是否出現在定期存款賬戶中。 一旦出現問題,可以當場提出來,這比後期處理要好得多。
我不認為理財產品不好,但重要的是要確保儲戶在了解情況後願意投資。 年底是銀行衝刺業績的時候,奇怪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更大。 希望大家記住,“你不能有心去害人,也不能有心去阻止別人。 避免遇到四川阿姨的窘境,掌握更多的財務知識,在處理業務時保持警惕。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關注@王五Say看,您的支援是對原創的最好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