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的時候,玄奘正值壯年,回來的時候,玄奘已經老了,一本正經。 當他再次踏入故鄉長安城時,已經是公元645年了。 從他離開的那一天到現在已經十七年了。 回國的玄奘受到唐太宗的接見,並受到高度讚揚:“真官大師言辭文雅,風采高貴,不僅不遜色於古僧,而且還是超越了。 ”
唐太宗“也視察了法師和公輔的送命情況”,於是讓玄奘放下韁繩,回關。 但玄奘卻婉言謝絕:“我從小就嚮往佛教,對當官一無所知。 你讓我當官,可是我難,不但做不好,還容易出事。 因此,我願意用一生做正確的事來報答國家。 ”
然而,德高望重、見多識廣的玄奘,恰恰是唐太宗建立唐朝所需要的力量,所以唐太宗還是沒有放棄,經常“逼著他回人間,使他左右為左,與政府密謀”。
不過,玄奘心裡有自己的追求,那就是把天竺帶回來的佛經翻譯出來。 公元648年,玄奘將譯本的《瑜伽士之地論》送給太宗,並請唐太宗寫序言。 唐太宗讀完這本百卷佛經後,親自撰寫了700多字的《唐代藏三聖旨》,並稱讚:“玄奘法師也是佛法的領袖。仙露的珍珠可以潤濕。 ”
可以說,回國的玄奘,傾注了全部心血,翻譯佛經,而這次翻譯,竟然花了19年時間。 玄奘除了翻譯經籍外,還口述並完成了名著《唐西域》,全面記錄了他出國旅行時的所見所聞。 這就是吳承恩《西遊記》的出處。
公元664年,六十三歲的玄奘大師仍在翻譯佛經的第一線工作。 然而,由於多年的努力,在翻譯完《般若經》後,他感到疲憊不堪,甚至覺得自己快要死了。 於是,他對助手們說:“我怕死在這裡,但看到翻譯經文的龐大工程,總擔心自己無法完成,留下遺憾,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努力互幫互助,不要放棄自己的辛勤工作。 ”
在玄奘大師的一生中,這是他第一次說出如此令人擔憂的不自信的話。 不久,他對**人說:“我恐怕死在了,我再也沒有精力翻譯經文了。 從此,他於2月5日半夜去世。 玄奘去世的訊息傳到朝廷,舉國哀悼,唐高宗哀嘆道:“我失去了一件國寶!“就算是為了玄奘大人,他也停了幾天。 經過17年的求真,19年的經經翻譯,弘法,玄奘終於求對了結果,平安前往了他一生嚮往的彌勒淨土。
他一進入薩門,就犧牲了自己尋求法則,為了尋找真相,救度一切眾生,這就是玄奘的一生。 他的人生一直腳踏實地,向上。 梁啟超先生曾稱讚他為“千古第一人”。 時光荏苒,佛經依舊在誦經,玄奘已經化身為護眾人的舍利。 縱觀玄奘的一生,60多年來他從不緊不慢,“遠邵如來,近在咫尺的光芒是他為自己寫的最好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