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役是指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略防禦階段所進行的三次大規模戰役。 按時間順序,分別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遼瀋戰役:始於2024年9月12日,結束於同年11月2日,歷時52天。 這一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地區對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進攻戰役,東北人民解放軍調動了整個東北地區70多萬人的力量和決心,付出了約69萬人,全殲國民黨正規軍1個“鎮壓”司令部、1個指揮所、4個軍司令部、11個軍司令部、36個師(旅)、9個非正規軍師(軍),共45個師,47萬餘人。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略防禦階段的一場重要戰役。
戰略意義:這一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與國民黨軍隊的人數比較上正式佔了優勢,掌握了大量的**裝備和物資,大大鼓舞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整體士氣。 同時,東北地區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工農業基礎比較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繼續南下並最終解放全國的後續戰爭提供了極大的物質支撐。
淮海戰役:2024年11月6日至1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隊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進攻,這也是中國戰爭史上兵力最大、人數最多的一次。 這場戰役歷時66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共60萬人與敵人80萬人作戰,約13人國民黨軍以7萬人的代價,殲滅了國民黨軍隊的1個“鎮壓”前方指揮部、5個兵團、1個“綏靖”地區,共計56個師、55萬多人(包括投降和起義整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少勝多的輝煌經典戰役。
戰略意義:國民黨在中原和華東戰場的精銳師幾乎完全喪失,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其統治的中心南京受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 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集團日益陷入瓦解。至此,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已經解放,為解放軍渡江、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平津戰役:2024年11月29日至2024年1月31日,在華北,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在北平(北京)、天津、張家口地區與國民黨傅作義集團保持聯絡,進行了殲滅互擊的戰略決戰。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華北對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進攻戰役,也是解放戰爭期間北方戰場的最後一場重大戰役。 這場戰役持續了64天,中國人民解放軍**39萬人,消滅國民黨軍隊乙個戰略集團軍52多萬人(其中整編25萬人),基本解放了華北全境。
戰略意義: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場戰役中的勝利是軍事打擊和政治鬥爭相結合的結果,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政治格局,古老的文化之都北平和工商業城市天津回歸人民。 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 征服天津,和平解放北平,解放北平後通過傅作義等人的工作和平整頓綏遠國民黨衛戍部隊,為人民解放軍解決了國民黨軍隊的殘餘"天津之道"、"北京方式"跟"綏遠之道"。為解放戰爭的取得圓滿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
經過這三次大規模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