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辛格之後,就沒有基辛格了

Mondo 國際 更新 2024-01-19

無論人們多麼期待未來美國會出現另乙個基辛格式的人物,歷史的軌跡告訴我們,永遠不會有另乙個這樣的人。

因為,不是基辛格創造了那個時代,而是過去的時代創造了基辛格。

以人為鏡子,我們可以知道得與失,以史為鑑,知道興衰,大家好,我是小張說, 本期我們就來談談基辛格這個“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一。 基辛格2024年出生於德國紐倫堡附近的菲爾特的乙個猶太家庭,原名海因茨·阿爾弗雷德·基辛格。

上面這短短的一句話,已經注定了這個家庭的不幸。 沒錯,他出生在納粹正在崛起的德國。 在他出生的那一年,小鬍子在慕尼黑上演了一場啤酒館騷亂,兩年後被取消並重新合併。

德國猶太人的痛苦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不幸的是,基辛格的家鄉隔壁是納粹黨的故鄉紐倫堡,而自納粹黨成立以來,一年一度的黨代會就在紐倫堡舉行,所以這裡的反猶太氣氛比其他地方特別濃烈。

在黨代會上被小鬍子毆打的黨員們無處發洩,於是四處與附近的猶太人算賬。

童年的基辛格。

基辛格的父親在這種氛圍下很快就丟了工作,一家人過著謹慎的生活。

2024年,在基辛格母親的堅持下,全家逃往美國紐約,以躲避德國法西斯的追捕。

幾個月後,水晶之夜對猶太人的襲擊爆發,3萬多名猶太成年男子被關押在集中營,在隨後的二戰中,基辛格家族的13名親屬被納粹德國殺害。

如果不是母親的明智選擇,恐怕基辛格不會在二戰中倖存下來。

結果,基辛格不僅活了下來,後來還以美國大兵的身份回到德國與納粹作戰,並有機會回到自己的祖國,回憶過去。

一家人搬進了華盛頓堡大道上的一棟矮磚房,這是一條熱鬧的街道,住著數百名猶太難民。 為了適應美國的生活,他給自己起了個新名字,這個名字後來聞名於世:亨利·基辛格。

在美國,基辛格白天在學校,晚上在工廠裡度過。

十九歲那年,尚未獲得美國國籍的基辛格,意外接到美國**隊的徵召令,經過三個月的基礎訓練,按照2024年3月出台的《二戰權力法》

在軍隊中光榮服役至少三個月的敵方外國人被允許成為美國公民”。

基辛格成為光榮的美國公民。

然後,美國基辛格被派往歐洲戰區,跟隨諾曼第登陸部隊進入歐洲大陸。

由於濃重的德國口音,基辛格被分配到第84步兵師,先是擔任德語翻譯,後來被調到第970反情報兵團,被分配到“反間諜小組”,其主要任務是搜尋躲藏在盟軍占領區的黨衛軍和敵方特工。

所以別擔心,基辛格肯定不會在歐洲戰場上犧牲。

從事情報工作的部隊,總是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高層大佬。 正是在這裡,基辛格遇到了弗里茨·克萊默,他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他的精神導師。

2024年,第335步兵師第335步兵團G連的官兵。 第四排,左起第六位,是基辛格。

在弗里茨·克萊默(Fritz Kramer)的推薦下,基辛格成為盟軍間諜學校的行政人員,後來又成為教官,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基辛格在後來的政治生涯中多次與間諜機構打交道。

戰後,基辛格帶著弗里茨·克萊默的推薦信回到中國復員,進入哈佛大學,基辛格的才華在那裡爆發。

2024年獲政治學學士學位,2024年獲哲學碩士學位,202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在這段學術生涯中,最受關注的就是他的超長**,他的本科畢業**《歷史的真諦》長達383頁,全文33萬字,是哈佛本科生中篇幅最長的一本,以至於哈佛不得不出台特別規定限制畢業時間**,標準是“基辛格法則”, 任何**不得超過**的三分之一。

不僅如此,四年後,他的博士論文《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蘇里和和平問題1912-1822》再次打破了紀錄,該書長達28萬字,被認為是哈佛大學歷史上最長的博士學位。

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初步奠定了基辛格未來幾十年外交思想的核心,即均勢外交。

本文的核心觀點是,維也納會議後,歐洲百年和平的主要功勞在於奧地利總理梅特涅和英國外交大臣卡蘇里在拿破崙戰敗後沒有對法國進行過多的報復,而是在國際體系下保持了力量平衡。

關於大國之間戰利品分配的維也納會議。

這種邏輯在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正是因為盟軍與德國簽訂了最苛刻的條約,德國人才非常不滿,小鬍子的極端思想才有土壤支撐。

在哈佛,基辛格遇到了他的第二個伯樂,他也是他的恩施,哈佛大學教授威廉·埃利奧特。

2024年,當基辛格還在讀研究生時,他的導師利用他作為大學暑期學校主任的職位,幫助他策劃了乙個專案,即哈佛國際研討會。

用今天的話說,威廉·艾略特(William Elliott)在暑假舉辦了一堂補習班,學生們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政治家和領導人,大家聽課,一起努力採取政策。

威廉·揚德爾·埃利奧特(William Yandell Elliott)是基辛格在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系的導師。

2024年專案結束時,已有600多名學生參加,其中一些人已經成為總裁、報紙編輯和銀行行長,當時28歲的基辛格通過這個專案在學術界和官僚機構積累了豐富的人脈,初步奠定了自己的完整基礎。

而2024年發表的博士**,也是基辛格根據本專案的經驗總結出的一套外交行為準則。

他後來主導國際形勢的所有外交觀點都歸結為一點,那就是均勢外交。

2024年,在這個學術圈子裡,基辛格遇到了第三位伯樂,他比前兩位伯樂更強大、更有影響力,那就是納爾遜·洛克菲勒。 標準石油大亨約翰·洛克菲勒的兒子。

納爾遜·洛克菲勒於2024年進入政界,先後在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和甘迺迪手下工作。 他於2024年作為共和黨候選人當選紐約州州長,任期至2024年,2024年被當時的福特提名為美國副總統,並出席蔣介石的葬禮,直到2024年退休。

蔣介石的葬禮,左起第四位為張學良。

2024年、2024年、2024年,這傢伙三次參選美國,他運氣都不是很好,連共和黨提名關都沒有過關,那段時間基辛格是納爾遜·洛克菲勒的競選顧問。

2024年,尼克森擊敗納爾遜·洛克菲勒,成為共和黨提名的第一人候選人,雖然他一直與尼克森不和,但為了影響尼克森未來的外交政策,納爾遜·洛克菲勒慷慨地向尼克森推薦基辛格擔任顧問。

那一年,尼克森擊敗了民主黨候選人,登上了王位。

尼克森在競選中。

作為回報,基辛格被尼克森任命為委員會助理兼主任。

咱們不要小看這個職位,*事務助理簡稱***顧問,來自***委員會,這個部門聚集了美國頂級智庫,在***的地位高於國防部和***

這一立場與美國外交政策的性質直接相關,比如中美戰爭中的尤塞恩·博爾特,以及現在拜登的沙利文。

順便說一句,基辛格還曾在2024年至2024年擔任尼克森國務卿,然後擔任福特國務卿,全面負責美國外交事務,這是美國憲法可以賦予移民的最高職位。

從左到右: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副國務卿納爾遜·洛克菲勒、福特。

2024年1月,基辛格離開哈佛大學,前往華盛頓特區任職,從平民戰略家轉變為政策制定者。

二。 1971 年 7 月 1 日,基辛格離開華盛頓,開始他和尼克森精心設計的“馬球計畫”,正式訪問越南進行調查,隨後訪問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

為了不引起注意,基辛格在越南南部的西貢呆了三天,在曼谷呆了一天,在印度新德里呆了兩天,甚至宣布為了不讓印度嫉妒,他只在巴基斯坦呆了兩天。

8日上午,基辛格抵達伊斯蘭瑪巴德,在巴基斯坦的葉海亞·汗的配合下,基辛格在當天的歡迎晚宴上假裝肚子疼,隨後當著記者的面宣布要去別墅休養。

次日凌晨四點,基辛格登上一架707客機,直飛北京。 在那裡,總理已經安排***和其他人去機場接機。

基辛格對中國的秘密訪問就是從此開始的。

兩天後,中美雙方達成初步共識,為尼克森訪華鋪平了道路,次年,尼克森訪華正式確立了中美外交關係。

這結束了兩個大國之間長達23年的敵意。

今天,我們站在中國的立場上稱基辛格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畢竟中美建交後,中國的外部壓力大大減輕,10年代甚至迎來了蜜月期,2024年,中國在摩擦中加入了WTO,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基辛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但是,國與國之間,是和睦還是分裂,總是由利益決定的,無論基辛格客觀上為我們民族的偉大事業作出什麼樣的貢獻,主觀上講,這都是為了美國而採取的外交行動。

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係惡化,甚至在鎮寶島大打出手,從此分道揚鑣。

70年代,勃列日涅夫站在蘇聯方面上台,開始了積極的對外擴張政策,而美國則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國家陷入經濟停滯的泥潭,美蘇兩極鬥爭進入了蘇聯攻美保衛美國的階段。

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威脅,中美兩國歷史上首次就***問題達成協議。

說白了,這不就是基辛格的“均勢理論”嗎?

當時,美國需要解散乙個敵人,並期望在大國博弈中將這個敵人變成盟友,以抵消來自蘇聯的威脅,因此基辛格破冰之行的根本原因,是幫助美國在蘇聯攻防階段在國際舞台上實現新的力量平衡。

他不是在《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蘇里和和平問題1912-1822》中說過,只有力量平衡才能遏制戰爭,才會有和平嗎?

例如,在他的領導下,美國在支援南越政權的同時從越南撤軍,2024年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獨立時,美國為了不激怒親蘇的印度而選擇袖手旁觀。

2024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先戰後勝,基辛格勸說以色列放棄被占地以換取和平,當時基辛格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來回穿梭,在他的努力下,埃及終於與蘇聯鬧翻,成為美國的堅定盟友, 甚至幾年後與以色列完全和解,一向親蘇的老敘利亞阿薩德也開始尋求蘇聯和美國之間的平衡外交。

你看,平衡會帶來和平,片面只會更加激怒阿拉伯人。

但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如果美國不需要平衡,那麼這種和平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2024年,在中央情報局的策劃下,智利軍隊參謀長奧古斯託·皮諾切特發動政變,推翻民選左翼阿連德**,阿連德被殺,隨後智利開始了軍隊的統治。

僅僅是因為擔心智利會落入古巴之手。

也許有人會問,中情局計畫什麼,可能和基辛格沒什麼關係,別忘了,中情局隸屬於美國,安全委員會主任是基辛格。

2024年,葡萄牙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東帝汶獨立,印尼一邊積極準備吞併東帝汶的計畫,基辛格明確對蘇哈托說**,我們不反對你們吞併,但要迅速行動。

在隨後的24年印度尼西亞統治期間,東帝汶有100,000至250,000人因叛亂而被殺害。

你看,因為東帝汶太小了,它對美國沒有太大的興趣。

印度尼西亞入侵東帝汶。

因為基辛格的外交核心,只有美國的利益,只有符合美國利益的,才是他需要和倡導的,這是一種非常務實的外交風格。

大國政治從來都是弱肉強食的法則,那麼什麼是國際道德呢?

三。 很多人會認為基辛格是親中派,他本人在今年的頒獎晚會上說:“我為美中關係工作了半輩子。

乍一看,這很暖心,但仔細看,他確實一生都在為中美關係而努力。

在美蘇對峙期間,他努力改善中美關係,以爭取中國,緩解美國的戰略壓力,使中國成為遏制蘇聯的王牌。

在中美攤牌中,他主張盡快壓制中國的崛起。

不信我,你看他這幾年說了什麼?

2024年,當川普與歐洲開戰時,他說:當西方國家不再依賴美國時,大西洋將把歐洲變成“歐亞大陸的附屬物”。 結果,這些國家將受到中國的擺布,中國已經恢復了歷史地位,並成為“全人類的主要顧問”。

顯然,95歲的基辛格認為,中國的崛起將主宰歐亞大陸,從而完全邊緣化美國。

事實上,他並沒有傻到認為中國會統治世界,他只是想遏制中國的崛起。

按照基辛格的戰略構想,美國應該與俄羅斯聯合起來,對抗中國的崛起。

今年“飛艇事件”發生後,基辛格公開批評中國,稱“中國是當前國際秩序的挑戰者,為了維護世界秩序,必要時可以對中國動武”。 ”

團結俄羅斯以制衡中國並在必要時對中國使用武力的目的是一樣的。

如果說蘇聯解體後,雖然美國不再需要中國來遏制蘇聯,但中國巨大的市場仍然符合美國經濟的利益,那麼當中國在過去十年中明顯崛起,並開始在經濟領域與美國競爭時, 那麼基辛格認為,美國已經不需要容忍了。

所以在21世紀的頭十年,他一直主張中美繼續合作,近年來,他開始與中國走來走去。

因為,攻防力量也不同。 不是基辛格創造了那個時代,而是那個時代需要基辛格登上舞台。

但幸運的是,美國政客們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因為今天的美國政客比起基辛格的老部長們太浮躁了,無法求國,雖然不能容忍中國的崛起,但目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更讓人難受。

在美國,俄羅斯是直接威脅,中國是長期威脅,兩者都必須打壓。

因此,俄烏戰爭開始後,基辛格傷心欲絕:“盲目制裁俄羅斯是一種非常愚蠢的外交策略,迫使俄羅斯落入中國陣營對美國沒有好處。 ”

是不是有點討厭鐵的味道不是鋼的味道?

與美國政客相比,川普是個聰明人,這位老頭上台後,他和普京眉毛相稱,但很快被貼上了“俄羅斯”的標籤,從此美俄矛盾一步步激化,進而推動中俄抱團取暖。

他們不會讓我們倆都好。

這似乎有點回饋他人的味道。

美國人現在陶醉在冷戰勝利的喜悅中,消滅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蘇聯,並將這場勝利描述為資本主義的優越性,而不是那麼多,並且考慮到中國。

即使他們把我們視為今天的主要威脅,他們的傲慢也不會讓他們放下陣地,捲土重來,與另乙個敵人聯合起來打壓我們。

因此,在基辛格之後,再也不會有第二個基辛格了,因為兩極格局早已結束,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必然的,無論是基辛格還是美國政客,都不把中國視為合作對手。

2024年12月25日,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降下,俄羅斯國旗公升起。

從這個角度來看,基辛格早在2024年12月25日晚上8點就去世了,當時鐮刀旗從克里姆林宮降下。

相關問題答案

    基辛格去世

    當地時間月日,美國前國務卿亨利 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 逝世,享年歲。小作業 .how was kissinger s approach to diplomacy often characterized?a as idealistic and focused on global un...

    “非法行走”後,不整理被子罰款的時代來了

    洗衣是我們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事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將髒衣物放入洗衣機,加入洗衣粉,按下開關就足夠了。然而,有時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我曾經看到過一篇報道,讓我想知道為什麼在某些地方,甚至洗衣都變成了非法的 原來,這種非法洗衣問題並不是乙個孤立的現象,它在全國各地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從那時起,我開始發現。...

    司馬南 和而不同,懷念基辛格的九大要點

    溫司馬楠.基辛格博士活了歲,去過中國多次,但他是什麼樣的人呢?在年的經驗中,肯定有不同的方面,人們評論他的優點和缺點是很自然和正常的。但現在有一群人從基辛格博士的死中找到證據,誹謗和攻擊中國,僅此而已不是對歷史人物的公正評價完成。今日人 發表了一篇署名鈴鐺的文章,文章要點如下 一 中美雙方應繼承和發...

    司馬南·基辛格和我們第20集團軍的火花

    溫司馬楠.這些 我猜你沒見過,對吧?我是電視紀錄片協會的副主席查蒙先生那裡看 基辛格視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軍第旅 基辛格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領悟到了一種哲學境界,起初他有點辯證的味道。這種辯證法並不近似於言語上的詭辯,而是真誠地相信 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查蒙先生感慨地說,基辛格訪問這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