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資料顯示:緬甸的GDP在亞洲排名第27位,過去的鳳凰變成了今天的火雞。
是什麼導致緬甸經濟從山頂跌入深淵?
引用李光耀回憶錄中的一句話,指出了緬甸嚴重經濟衰退的原因。
誰能想到,現在在國際社會中不起眼的緬甸,竟然會二戰期間,GDP達到亞洲第一成為亞洲經濟的領導者。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幾年裡,緬甸經濟突飛猛進,讓亞洲其他地區長期處於黑暗之中。
但多年過去了,緬甸現在有點無能為力。
緬甸與陸路接壤,與中國、泰國兩大經濟體接壤,西南岸線狹長,加上豐富的礦產資源,完全得天獨厚的經濟發展條件。
二戰期間,緬甸經濟迅速增長,GDP達120億美元它甚至一度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當時緬甸的人口剛剛超過1600萬。
緬甸於2024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加速了經濟發展。
英國人有很多錢,離開緬甸時留下了一些財富,這使得新成立的緬甸擁有了發展經濟的第一桶金。
通過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增加進出口,這改變了緬甸人民的生活,使緬甸能夠迅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
在當時的緬甸城市,老百姓穿著從西方國家進口的衣服。
有美國大兵的制服,東南亞襯衫,中國旗袍和束腰外衣,甚至還有法國前衛的時尚。
人們每頓飯都能吃到新鮮的食物,街上也有進口牛奶、麵包、巧克力。
糧食水平與發達國家相當,加上農業發展的恢復,使緬甸人民對吃飽問題充滿信心。
緬甸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重建的美麗房屋,日本入侵二戰造成的廢墟已經消失。
不僅緬甸人民富有,緬甸軍隊也很富有他們的大部分裝備都是英國人離開前留下的,自動步槍和大炮也不遜色。
緬甸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當不錯,農民解決了溫飽問題,幸福水平不斷提高,整個社會欣欣向榮。
如果不出意外,緬甸如果繼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有朝一日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但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現在的緬甸經濟常常讓人難以忍受,在亞洲國家經濟中,GDP排名第27位,常年墊底。
緬甸的城市似乎處於上世紀末中國的水平,房屋破舊不堪,交通擁堵,外商投資的企業和工廠數量有限,只有少數當地人經營的小企業。
緬甸整體的高犯罪率居高不下,許多人為了改善貧困生活而鋌而頹危犯罪,高犯罪率進一步阻礙了經濟發展,形成了難以改變的惡性迴圈。
為什麼緬甸經濟在短短幾十年內從亞洲的頂端跌落到底部?
新加坡前領導人李光耀說了一句非常中肯的話,他說:
“20世紀60年代,緬甸吳乃溫**上台後,整個國家都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但吳乃溫將所有外國商人趕出緬甸,使該國處於孤立狀態。 ”
吳乃溫早年是緬甸革命者,二戰勝利後,長期在軍隊服役,主張以軍隊鐵腕治國之法。
2024年,他在緬甸全境建立軍隊,開始效仿蘇維埃制度,使整個緬甸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大力發展計畫經濟。
他將所有企業國有化,逐步結束了民營企業,甚至禁止普通人相互做生意,只保留農民在自己的農田上耕種的權利。
在進出口方面,吳乃溫實行一刀切的做法,禁止老百姓與外國進行任何業務往來,只保留少量進出口專案。
吳乃溫這樣做的目的是消除外國市場對緬甸經濟的影響,雖然他實現了這個目標,但這些經濟舉措對緬甸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這嚴重打擊了緬甸人民發展生產力的積極性,幾乎切斷了緬甸與外國的經濟交流,使整個緬甸變成封閉的國家,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幾乎陷入停滯狀態。
自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緬甸**的財政狀況年復一年地出現赤字,而且赤字巨大,高達2億多美元,與當時的緬甸GDP相比,已經不小數目了。
西方國家在看到緬甸U Nai Win**的這些經濟措施後表示不滿。
為了表達反對意見,西方國家還對非常有限的U Nai Win進出口實施了各種制裁結果,緬甸幾乎從國際經濟體系中消失了,只能依靠蘇聯的援助生存。
自吳乃溫上台以來,緬甸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
除蘇聯的援助外,幾乎沒有乙個國家與緬甸有經濟關係,緬甸的外交事務十多年來一直迅速下降,十年後幾乎降為零。
後來聯合國在2024年的評估緬甸被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
緬甸人民越來越難以忍受這種局面,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2024年,在一片反對聲中,緬甸改變了經濟政策,開始走計畫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混合經濟”道路,緬甸經濟開始好轉。
**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允許民營企業參與進出口**,引進國外開發原材料和先進生產機械促進自身發展。
然後,通過民營企業的發展,帶動國有企業的發展,使緬甸經濟呈現出復甦的景象。
按理說,如果緬甸繼續這樣下去,它將能夠充分挖掘它曾經擁有的發展潛力,從而在許多年後在經濟上騰飛,但事實並非如此。
直到幾十年後的今天,緬甸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所有亞洲國家中都處於墊底水平,這是為什麼呢?
雖然吳乃溫**的經濟影響已經減輕,但其政治、軍事和種族影響卻如此深遠,以至於至今仍嚴重阻礙了緬甸的經濟發展。
2024年吳乃溫建軍後,不僅實行嚴格的計畫經濟制度此外,它奉行過分的國家政策,對各族裔群體的行政管理採取軍事手段。
緬甸是乙個多民族國家,有 135 個民族生活在有限的土地上本來,緬甸族群作為主要族群,基本上可以與其他族群和睦相處。
然而,吳乃溫上台後,奉行強硬的民族主義政策,毫不客氣地用武力鎮壓少數民族的反對者,激起了各族的強烈抵抗。
緬甸許多少數民族都有武術傳統,越是被鎮壓,就越是組織民兵反抗,長期聯合與緬軍作戰,導致緬甸爆發了多年來日益激烈的內戰。
在聯合、背叛、鎮壓和反鎮壓的血腥鬥爭中,緬甸民族武裝力量與軍隊**,民族武裝力量來回戰鬥。
越來越多的人流離失所,越來越多的犯罪集團甚至在金三角和緬甸北部發展起來。
這些犯罪集團作惡多端,盤踞在各種深山密林中,長期逍遙法外,以各種方式挑戰緬甸的管理體制。
緬甸**正忙於對付各少數民族武裝力量和武裝犯罪集團,其實力捉襟見肘。
民族武裝團體和犯罪集團經常在緬甸攪動和平,因此緬甸**不斷改變其經濟政策。
但由於混亂和高犯罪率,緬甸作為乙個整體從未有過和平的發展環境雖然經濟有所緩和,但並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今天的緬甸,進出口唯一能做的就是糧食,無論緬甸經濟政策如何變化,重視農業發展的原則都沒有改變。
因此,隨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緬甸已成為水稻等作物種植的重要糧食出口國,水稻等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不斷提高。
今天,緬甸人口超過5400萬,其中三分之一是窮人,許多人不僅無法提供溫飽,而且常年遭受戰爭和犯罪的威脅。
儘管與過去相比,進出口**有所上公升,但對美元的匯率早已被扭曲,私人自由市場的匯率是官方匯率的數十倍。
這對緬甸進出口的發展產生了持續而嚴重的影響。
今天,緬甸整體經濟的特點是工業發展緩慢,匯率嚴重扭曲,戰爭造成的負擔日益沉重。
雖然早已回歸二戰時期的自由市場,但已無法重現昔日經濟發展的輝煌,也已無法與經濟在亞洲佔主導地位的緬甸相提並論。
如果說是吳乃溫**的經濟政策讓緬甸從富到窮。
緬甸之所以無法再由貧窮走向繁榮,與該國長期存在的軍閥主義和犯罪集團問題密不可分。
希望緬甸能夠盡快解決戰爭和犯罪問題,使緬甸早日走上和平經濟發展的道路,讓緬甸人民恢復昔日的繁榮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