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以衝突持續、紅海緊張局勢加劇、中東危機進一步公升級的背景下,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再次啟程訪問中東。 據路透社報道,布林肯近日宣布了新年的首次訪問,他將再次前往中東,繼續為為期三個月的巴以衝突開展緊張的外交活動。 據了解,這是布林肯自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第四次訪問中東。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第四次中東之行的第一站不是以色列,也不是沙地阿拉伯等阿拉伯國家,而是土耳其。 據央視新聞報道,布林肯已抵達土耳其,會見了土耳其**埃爾多安和土耳其外長菲丹。 據悉,雙方重點討論了瑞典加入北約、土耳其購買F-16戰機、巴以衝突等問題。
顯然,巴以衝突是布林肯此行的重中之重,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問題是,布林肯想要解決巴以衝突,為什麼選擇土耳其作為第一站?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把戲的意思。 眾所周知,土耳其**埃爾多安一直是以色列在加沙地帶採取軍事行動的堅決反對者,為此他一再公開批評以色列**。
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與伊朗和哈馬斯的立場是一致的。 因此,布林肯此次訪土耳其,實質上是向伊朗及其國旗發出訊號,表明美國無意擴大巴以衝突,無意使中東局勢公升級。 此外,美國還希望與中東各勢力合作,管控這場危機,有效緩和地區緊張局勢。
先不說美國能不能做到,但美國確實這樣做了,土耳其的**埃爾多安也改變了之前的態度。 要知道,去年11月,布林肯訪問了土耳其,但埃爾多安避之不及,找藉口出去視察,讓土耳其外長接見布林肯。 既然埃爾多安已經同意與布林肯會面,我想任何有眼光的人都明白這個訊號意味著什麼。
顯然,美國很可能會付出讓土耳其採取行動的條件,讓埃爾多安改變主意,願意與布林肯會面,就巴以衝突進行談判。 話又說回來,儘管布林肯的訪問開了個好頭,但我個人並不指望他能夠緩和當前的中東局勢。 究其原因,是美國的立場很尷尬。
一方面,美國不希望中東危機擴大,不希望以色列導致美國戰略轉移失敗。 另一方面,由於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特殊關係,美國必須支援以色列,這在一定程度上使矛盾公升級。 因此,美國的尷尬立場,注定難以贏得地區國家的全力支援,也難以制約以色列,有效震懾中東各界反美勢力。
在此背景下,布林肯可能很難圓滿實現此行目標,但無論多麼困難,都必須去做,這是外交官的職責。 基於此,拜登只能麻煩布林肯多走幾趟,更何況能不能有效,至少要拿出態度。 我們必須讓全世界看到,美國也為調解巴以衝突作出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