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縣域經濟產出達到465萬億元,其中工業經濟發揮核心驅動力;截至2024年底,以縣(市)為主的國家級工業園區73個,其中國家級經濟開發區49個,......24個國家級高新區一組最新資料顯示,我國縣域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公升,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縣工業經濟發展論壇(2023)中獲悉,各方將持續、優化、完善和落實各項產業穩增長政策,全力穩定全縣工業經濟執行,加快探索形成符合全縣特色的現代產業鏈。 加快推進全縣產業結構優化公升級。
縣域產業內生力增強。
位於山東省鄒城經濟開發區山能兗礦能源智慧型製造園專案現場,園區建設如火如荼,轟鳴的機器和穿梭的車輛。 據介紹,園區一期將投資30億元,布局9個精品專案,打造行業領先的智慧型礦山裝備製造產業基地。
全力抓好專案建設,聚焦數字經濟、高階化工、高階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機械人等“1+5”產業集群,梳理13條細分產業鏈,強化發展支撐。 鄒城工業和資訊化局局長徐振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今年以來,鄒城已建成投產重點工業專案32個,年新增產值150億元產業技術改造投資118億元,同比增長35元9%。
雲南省安寧市也已經跑出了產業發展和專案建設的“加速”。 安寧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安寧正在規劃推進綠色石化、冶金、新能源電池材料、商貿物流、文旅健康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今年1-10月,安寧工業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16戶6億元,同比增長273%;固定資產投資138億元,同比增長531%。
這是我國縣域產業綜合實力不斷提公升、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的縮影。 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報告(2023)》顯示,我國縣域經濟規模已突破40萬億元,2024年達到46家5萬億元,其中工業經濟為核心驅動力,全國次生產增加值佔比保持在40%左右。
同時,縣域產業發展水平越來越立體化,梯隊格局形成。 報告顯示,在2024年至2024年公布的兩批200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中,縣(市)81家,佔40家5%。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石兵縣一家服裝公司的工人在生產車間工作。 新華社(袁福紅攝)。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工業化與工業化研究所副所長龔天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通過智慧型化改造、數位化轉型、綠色轉型和連鎖集團生態建設,縣(市)一批傳統支柱產業積累了強大的新動能,特色優勢產業蓬勃發展。同時,經濟實力雄厚的縣(市)規劃布局未來產業,著力突破產業發展新空間。
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公升級。
縣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單位,既是產業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記者獲悉,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將多方面著力,穩定全縣工業經濟執行,加快全縣產業結構優化公升級。
工業和資訊化部執行監測協調局二級巡視員朱章表示,要充分發揮縣域作為政策實施“最後一公里”的重要作用,持續、優化、完善和落實各項政策,實現工業穩定增長,充分發揮縣域在經濟內迴圈中的力量。 促進全縣工業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著眼於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公升級,朱張表示,要加快縣域傳統產業轉型公升級,推動重點產業向高階化、智慧型化、綠色化邁進。 瞄準增長潛力大、科技含量高、配套帶動力強的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探索形成符合縣域特色的現代產業鏈。
不少地方注重延伸鏈條、補鏈條、強鏈條,加大企業培育和招商引資力度。 李強表示,安寧市正在積極推進“以產業立城”戰略,力爭四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000億元以上。 目前,安寧石化行業共有龍頭企業13家,鏈上企業24家,預計2024年產值將達到1200億元以上綠色新能源電池行業有7家龍頭企業和14家鏈上企業,預計2024年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
徐振龍表示,鄒城正著力打造全國最大的礦山裝備、高階閥門、特種玻璃纖維、內河新能源船舶生產基地,預計到2024年全市“1+5”主導產業收入將超過1700億元。
因地制宜優化開發環境。
業內人士表示,總體來看,我國縣域產業在產業結構、資源要素、品質品牌、協同發展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進一步培育和發展地方特色優勢產業,制定差異化發展戰略,夯實產業基礎,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發展活力。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認為,要根據縣域當地資源稟賦、環境能力、產業基礎、人口分布、市場條件和歷史傳承等因素,實現差異化發展。 他表示,要引導企業聚焦核心業務,提公升品質,打造品牌;支援企業智慧型化綠色技術改造和數位化轉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小、快、輕、準”的數位化產品和解決方案落實紓困政策,優化營商環境。
龔天曉建議,要基於大資料為企業構建精準服務能力,改善營商環境,優化縣域工業經濟發展生態。 (記者郭倩深圳報道)
經濟資訊日報版面。
責任編輯:高雲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