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普京讓整個北約都遭受了愚蠢的損失。
5月22日,一則新聞在國際社會再次引起軒然。 就在澤連斯基連夜趕到日本廣島與七國集團領導人討論如何加劇俄烏戰爭之際,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州長格拉德科夫也在其社交**Telegram頻道發文:
“烏克蘭軍隊的乙個偵察破壞小組進入了格雷沃龍地區。 俄羅斯武裝部隊和邊防局、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安全域性正在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打擊他們。 ”這句話的中心意思很明確,就是烏克蘭軍隊正在攻擊俄羅斯本土。 格雷沃龍地區它距離烏克蘭邊境5公里,緊鄰戰爭前線,並不富裕,人口只有6000左右,沒有重點軍事和工業目標,也沒有駐紮在其中的俄軍精銳部隊。
此外,根據俄方披露的資訊,烏克蘭偵察破壞隊只有70多人,基本全軍覆沒,4輛裝甲車和5輛皮卡車被摧毀。 單從規模上看,這只是前方地區的一場營連級戰鬥,對戰爭整體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但俄羅斯接下來的反應是教科書級別的。 官方緊急發布了三條資訊。
第一:公布戰場損失
俄方稱,在22日的襲擊中,格雷沃龍區有2名居民因炮擊受傷,另有3人因彈片受傷被送往醫院緊急救治。 此外,三棟住宅樓和一棟市政辦公樓遭到破壞。
第二:宣布戰場俘虜
烏克蘭攻擊支隊雖然人數不多,但裝備精良,行動期間有10多輛裝甲車、皮卡車、無人機、火炮和少量坦克支援。 在俘虜俄羅斯軍隊時,發現了美國製造的MaxxPro反地雷反伏擊車和悍馬。
第三:宣布烏克蘭軍隊的戰略目標
事發當天,俄羅斯新聞秘書德公尺特里·佩斯科夫公開表示,烏軍襲擊俄羅斯的目的是通過開展一系列破壞活動,轉移世界注意力,減少烏軍對穆特失去控制的不利影響。
三條訊息,每一條對烏克蘭來說都是“致命一擊”。
前兩條新聞,一條是指責烏克蘭在這次行動中襲擊平民和襲擊民用設施。 另一種是通過美式**的出現,將攻擊的主謀直接指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
要知道,在同期舉行的G7峰會上,澤連斯基代表的是“正義”,尋求增加各國領導人對烏克蘭的財政和軍事援助,以抵抗俄軍的“侵略”。
在澤連斯基的投訴中,特別新增了這樣的文章:
“俄羅斯不分青紅皂白地攻擊無辜平民,這是戰爭罪。 ”澤連斯基聲稱烏克蘭平民是受害者,美國剛剛向世界承諾,支援烏克蘭的F-16戰鬥機將不被允許進入俄羅斯領土。 俄羅斯軍隊通過對其家園的襲擊來呈現事實,從而“打了臉”。
而俄羅斯還特意為澤連斯基找了乙個很好的理由,認為烏克蘭之所以採取報復行動,是因為它輸了**mutt,遭遇了失敗,這完全是“不公正”的侵略。
當然,很快烏克蘭方面也將首次出面,追究責任。
烏克蘭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回應說:
“烏克蘭與此無關。 烏克蘭正在關注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地區正在發生的事情,也在研究局勢,但烏克蘭沒有參與其中。 ”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烏方幾天來第二次闢謠。
就在1天前,烏克蘭**新聞秘書尼基福羅夫剛剛發表宣告,稱澤連斯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承認**穆特迷路了,但他實際上“聽錯了問題”,*穆此時還在烏軍手中。
顯然,面對俄羅斯在軍事和**領域的雙重打擊,烏克蘭有些疲憊不堪。
為了避免更大的壓力,烏克蘭國防情報局代表安德烈·尤索夫(Andrei Yusov)迅速為俄軍找出了襲擊背後的“主謀”:
“這是由俄羅斯公民組成的志願軍和自由軍團進行的一項行動,目的是'解放'別爾哥羅德地區的這些領土,以便在敵後建立乙個'安全區'來保護烏克蘭人。 ”尤索夫還特別強調了一點:
“該部隊完全由俄羅斯公民組成。 ”通俗地說,“自由俄羅斯軍”應該被稱為俄羅斯自己的“傀儡軍”,它聲稱其成員是俄羅斯人,成立的目的是希望以武力“回國恢復秩序”。 喊出的口號更是高歌猛進“為了俄羅斯!為了自由!”
但其實,任何乙個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這個所謂的“自由俄羅斯軍隊”。,不僅建制依附於烏軍的作戰序列,而且其一流的裝備和識別標誌與烏軍正規軍相同,甚至以美軍武器裝備為藍本。 從軍事上講,這是一支真正的烏克蘭軍隊。
在人員方面,雖然自由軍的大多數成員都是以“一家人在俄羅斯,害怕受到牽連”。出於某種原因,他全程蒙面,不敢透露身份。 不過,在目前公布的資訊中,主流觀點是推測這支軍隊中的士兵大部分應該是烏克蘭人,少數俄羅斯士兵也因為“犯罪”而無法留在烏克蘭,選擇加入烏克蘭。
不管是“俄自由軍”主動攻擊俄羅斯,還是確實是受烏軍高層指示,試圖通過一次攻擊活動來減輕**穆特損失的壓力,但在俄羅斯的一系列反制措施下,這次行動不僅失敗了, 但也是一場無休止的災難。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它不在乎襲擊的成員是烏克蘭人還是俄羅斯人,目的同樣不重要,關鍵是攻擊者背後必須有北約背景。 如果我們抓住這一點,大驚小怪,我們將能夠在多個層面上對抗軍隊。
自俄烏戰爭開始以來,俄羅斯一直處於被動狀態,關鍵原因在於“特別軍事行動”。這幾句話。
為了避免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俄羅斯形成新一輪的軍事封鎖,俄軍必須出兵,但其後果必須承擔“對其他國家的侵略”。的**壓力。
正是基於此,俄方一直否認俄烏衝突是戰爭規模,稱這只是一次特殊的軍事行動。 為了減小影響,俄軍在前期的戰略攻勢中不敢出戰,直接導致對基輔的閃電戰因兵力不足而失敗,北約趁勢直接介入戰爭,俄烏戰爭陷入僵局。
後期,俄軍迫於戰場壓力,最終決定派遣車臣軍隊和華格納雇傭軍,但已經為時已晚。
顧忌和膽怯,卻又設定了過於雄心勃勃的戰略目標,導致最後兩端陷入被動。 打不贏,拖不住,談不起,這是普京在俄烏戰爭中最大的錯誤。
而現在俄羅斯本土襲擊事件頻發,這對普京來說無疑是“好訊息”。 特別軍事行動與戰爭的區別在於,是一國攻擊另一國領土,還是兩國相互“侵略”。 只要俄軍確實有攻打俄羅斯本土的動作,那麼新一輪的國際平衡就會出現。
俄軍要想奪回戰爭主動權,就需要乙個“師出名”的藉口,而烏克蘭自己也犯了錯誤,而這是普京一直在等待的機會。
任何乙個大國在攻擊本國領土後,都有理由發動或擴大戰爭,不受**的約束。 這句話看似無理有道理,卻確實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潛規則”。
俄烏戰爭以來,俄羅斯面臨的挑戰來自外部,單打獨鬥與統一的北約作戰是不可避免的,一場耗費巨大的持久戰是不可避免的。
但與此同時,歐美領導下的種種制裁對俄羅斯人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許多行業的發展陷入停滯甚至倒退。 因此,對於俄羅斯來說,真正潛在的致命矛盾一直存在於內部。 一旦戰爭長期拖沓,民生生活得不到保障,內部解體是不可避免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戰略和國際問題離他們的生活太遠了,俄烏戰爭打不打,北約東擴與否都無所謂。 但如果烏克蘭真的開始攻擊俄羅斯本土,肯定會觸及每個俄羅斯公民的切身利益。
對大陸的攻擊是俄羅斯人民不可挑戰的底線。 普京事後警告烏克蘭:如果烏克蘭再次攻擊俄羅斯領土,俄羅斯將採取更嚴厲的反制措施。 這句話既是對烏克蘭的提醒,也是對俄羅斯人民的刺激。
在80年前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蘇聯雖然贏得了對德軍入侵的最後勝利,卻付出了200萬人的巨大代價,其中包括無數平民,這刻在每個俄羅斯人的記憶中。
普京利用烏軍進攻俄羅斯本土事件,重燃民眾對戰爭的信心,獲得國內支援,是個聰明伎倆。 只要有內部穩定,俄羅斯就能騰出足夠的精力集中精力對抗北約。
關於對俄烏戰爭的態度,除了一心要與俄羅斯戰鬥到底的美國和英國外,其他北約國家的立場並沒有過於堅定。 大多數國家的想法是避免俄羅斯全面占領烏克蘭,這將威脅到整個歐洲,但不要過多捲入戰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和軍事損失,徹底撕毀俄羅斯的面子。
包括為了迫使德國和塞爾維亞加入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行列,美國和英國等國是否使用了小手段不得而知,畢竟轟炸“北溪管道”尚未確定。
歸根結底,大多數北約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目的都是為了讓俄羅斯在壓力下選擇妥協,而不是將戰爭拖入無法控制的死胡同。 因此,一旦烏克蘭對俄羅斯本土發動進攻,戰爭規模將繼續擴大,甚至引發核戰爭,這必然會引起北約內部的不滿。
美國和美國本身都無力攻擊俄羅斯本土。
俄烏戰爭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對雙方來說都比較尷尬。 北約的野心不僅是要保住烏克蘭,更重要的是在一場持久戰中一勞永逸地打倒俄羅斯,一勞永逸地消除來自東方的威脅。 但同理,北約也不敢過分挑釁俄羅斯,作為核大國,一旦俄羅斯破水壺,北約所有國家都會遭殃。
對格雷沃隆的襲擊表明俄羅斯是受害者,但實際上,澤連斯基和北約被“自己的人民”嚴重打擊。
* 穆特戰場打了將近一年,整個城市幾乎被炮火夷為平地,但烏軍最終沒有守住,戰略層面陷入被動。 現在他被指責為格雷沃隆事件的罪魁禍首,在**層面被俄方大做文章,真是吃苦了。
當然,對於普京來說,贏得區域性勝利意義不大,如何盡快結束目前的戰爭,避免俄羅斯被徹底拖垮才是當務之急。 他與澤連斯基、北約的較量已經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誰也不能犯錯,誰也不敢先妥協。
在這場戰爭中,注定有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