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季過後,2024年還有4個週末可以度過。 在辭舊迎新之際,是時候盤點新舊了。 今天,我們先來關注一級市場,簡單回顧一下2024年至今的IPO動態。
IPO數量在減少,融資在減少
2024年上半年,IPO市場最熱的議題是全面註冊制的推出,隨著主機板註冊制的推出,審核制度已成為過去,以資訊披露為主的上市機制不斷完善,A股資本市場不斷完善
2024年下半年,受國內外環境變化影響,IPO整體步伐放緩,9月北交所“19深改革”出現,使得北交所成為四季度以來市場最熱門的板塊。
以最受關注、集資較多的滬深股市(主機板、創業板、科創板)為例,整體來看,2024年前11個月,滬深IPO均受到監管部門對發行節奏的監管和審查, 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市數量和融資規模均有明顯下降。
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2024年以來共有211家公司完成滬深A股IPO上市,其中科創板66家,創業板103家,滬深主機板31家。 另一方面,2024年同期,在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數量為316家,2024年前11個月,滬深A股上市數量同比減少33家23%。
板塊方面,與2024年同期相比,上交所主機板上市數量略有增加(31家對29家),其他三大板塊上市數量不高,其中科創板成功上市數量跌幅最大, 去年同期科創板上市企業111家,2024年減少45家。
此外,從整體融資規模來看,今年前11個月上市的221家公司共募集資金3256家93億元,2024年同期高達5246與79億的總募資規模相比,降幅高達379%。
除總金額外,就單個專案的平均融資金額而言,2024年上市專案難以與去年同期相提並論。 資料顯示,2024年前11個月,滬深IPO平均單筆融資金額約為14家737億元,去年同期完成IPO上市交易的滬深上市公司平均融資規模達到16家6億元。
主機板通過率領先自10月以來,高層會議一落千丈
截至刊發當日,有3家公司正在接受上市委員會的審查,1家公司已提前取消審查。 因此,審查(審查)結果的資料截至11月底。
會議記錄共計328條,包括取消和中止表決的型別,其中:取消複核8項,中止表決24項,未通過11項,通過285項。
據行業統計,未通過的11家企業中,5家衝刺創業板,2家衝刺科創板,2家衝刺北交所,1家衝刺上海主機板,1家衝刺深圳主機板。 從這個角度來看,創業板上企業“祭天”的概率略高一些。
在通過評審的285家企業中,創業板106家,北交所65家,上海主機板53家,深圳主機板32家,科創板29家。 這樣看,2024年,衝刺創業板的企業將成為“最大贏家”。
單看通過和失敗的企業通過率,可以發現,2024年到目前為止,IPO的整體批准率為9628%。按從高到低的通過次數分別為:創業板通過率為9550%;京交所通過率為9701%;上海主機板通過率為9815%;深主機板通過率為9697%;科創板通過率9355%。
上海主機板和北交所的通過率最高,而科創板和創業板的通過率最低。
月度資料方面,上半年總會議次數為:36-14-58-22-32-55;2月成為“小月”,3月、6月成為“大月”,同時成為全年的“絕唱”,下半年以來的會議次數為:26-32-34-5-15。 自10月以來,這一數字急劇下降,至今仍未恢復。
在未獲批方面,從1月到7月,除2月外,每個月都有“倒霉蛋”,8月以來,沒有新的IPO審核未獲批。 在傳球方面,與整體資料一致,自10月以來,這一數字直線下降。
券商方面,中信領跑明顯,開源聚焦北交所特色
在中介機構中,券商佔據絕對的“C位”,券商負責協調和整合所有中介機構的工作,同時,在會後發行新股的階段,券商還承擔著其他中介機構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來看看審核狀態通過和未通過審核的企業的保薦券商,保薦人數量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別是:中信**35家、民生**20家、海通**18家、中證建投16家;國泰君安和華泰並列14。
這6家券商共上市111個專案,佔37個5%,其中6個專案未通過,佔54個55%,在一定程度上,“多做多措”。其中,海通**沒有“踩雷”,民生**“連兩元”,其餘各有一塊。
作為當下的“火炸雞”,我們繼續來看看北交所的贊助情況:在67家通過會議的公司中(65家已通過會議,2家未通過),其中開源**和中證建投獲得第一名;東吳**和民生**以4戶位居第二;海通**、申萬巨集源、中金公司、中泰**以3項進入前三名。
可以看出,北交所市場的保薦券商並沒有整個市場的總巨頭;其次,開元、東吳等券商的差異化競爭策略行之有效,市場份額領先。
資料清單使我們能夠了解過去,以便更好地預測未來。 下週,我們將繼續與您一起回顧 2023 年 A** 油田盤點,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