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黃河文化核心區和黃河文化集聚地,被國家確定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 近日,我省印發《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保護規劃》,統籌合理開發利用黃河文化、經濟、生態等相關資源,努力把黃河建設成為福民福祉的幸福河流。
《鄭關報》鄭州晚報記者 侯愛民溫 馬建圖.
“以文明沖積扇”為核心理念。
根據規劃,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將成為未來黃河流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的重要平台,成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紐帶, 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視窗。
規劃以“文明沖積扇”為核心理念,以大都市圈和區域中心城市為核心,以黃河主支流、古道、山川為骨架,以代表中華文明、象徵中華民族的黃河各大文明符號為著眼點, 著力構建“一核三桿引領、一廊九帶聯動、十大標誌支撐”的整體布局。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劃聚焦黃河文化主題,連線歷史名都、文物古蹟、山水山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黃河重要文化生態資源。
“一核”是指鄭州、開封、洛陽,“三極”是河南、山西、河南、河北、山東黃河、河南、安徽、蘇州黃河文化聯動發展的成長極。
“一廊九帶”是黃河幹流的主要走廊,與宜羅河、嘉魯河、古積水-沁河、桓河、漳河、黃河北航道、黃河南航道、豫北太行山脈以及河南西部秦嶺山脈沿線的剩餘脈脈相連。
“十標識”涵蓋“人類起源”“文明史”“生產生活”“水利遺產”“水陸交通”“藝術聚會”“民族融合”“文化景觀”“非物質文化遺產”“革命傳統”,多層次呈現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價值。
分期建設有明確的目標。
《規劃》細化各階段重點任務,明確提出到2024年,河南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保護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將得到進一步彰顯。 對黃河沿線所有重大文物和文化資源進行管理和保護,對資源本身和周邊環境進行系統保護。 黃河文化的理論研究體系、主要識別體系、等級分類展示體系已基本形成。 鄭扁羅黃河文化國際旅遊目的地已基本建成,黃河文化旅遊帶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公升。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沿線主要交通設施、環境配套設施、公共文化和旅遊服務設施不斷完善。
到2024年,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江文明展示帶和文明交流互鑒的平台。 黃河文化所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時代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黃河民族文化公園已成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國際典範,成為增強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認同的重要載體,成為培育家鄉情懷、傳承道德觀念、與各民族同根同源的精神家園, 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視窗。
已建成四大重點功能區。
規劃明確,將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劃分為重點功能區,即劃定控制保護區、打造主題展示區、建設文旅融合區、優化傳統利用區等。
其中,傳統利用區域在規劃範圍內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街區)、鎮村為主,綜合考慮大型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展示利用、黃色生態廊道沿線建設開發等與村鎮的聯動發展效應, 以及文化和旅遊的融合。
管控保護區由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世界文化遺產區和新發現、新發掘文物臨時保護區組成,對文物本身和環境實行嚴格保護管控,對瀕危文物實行封閉管理。 並首先建立保護。
1. 優先繼承的模型區域。
主題展區包括核心展園、集中展帶、特色展點三種形式。 根據黃河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文旅市場發展前景等實際情況,將文旅一體化區與自然保護區規劃銜接協調,加強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環境、農業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