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大陸3000億產能,蘋果後悔果鏈之變
中國是蘋果和富士康的發源地,但為了擺脫中國生產,蘋果在過去兩年裡一直在大力推進印度和越南的生產,但這一年,它改變了主意,終於意識到中國生產是不可替代的。
截至2024年,蘋果已迫使富士康、緯創等公司在印度設廠,並打算在未來幾年內將產能轉移到中國,以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 此外,蘋果還於去年年底在印度啟動了產業鏈。
2024年底,蘋果要求17家中國企業在印度建廠並協助其在印度獲得生產許可證,最終有14家企業在印度獲得生產許可證,加速了印度產業鏈的發展,打破了現在印度生產的大多數iPhone都是通過海運在中國組裝的現狀。
另一方面,根據蘋果的資料,今年已有13家中國企業退出蘋果產業鏈,蘋果又將日美企業納入中國生產鏈,可見其決心。
賈伯斯在開發iPhone的時候,就注意到了中國的富士康,當時富士康公司還很小,他們對iPhone的發展前景一無所知,想通過低成本的方式降低成本,而中國產品的質量和成本都非常高,這讓蘋果非常受歡迎,但中國產品並沒有給它太大的優勢, 但中國產品卻將其帶到了全球第二大移動裝置公司,直到今天,中國iPhone產品佔比高達90%。
iPhone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僅要歸功於中國的生產,還要歸功於中國市場。 蘋果CEO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一生中從未去過中國,但在3G時代,中國移動和最大的電信公司中國聯通都向他們出售了iPhone。 2024年4G商用後,三大運營商推出iPhone,帶動iPhone銷量快速攀公升。
2019 年,iPhone 在中國的銷量降至 2 億多臺,但自 2020 年美國制裁一家中國移動**公司以來,iPhone 在中國的銷量已飆公升至 2 億多臺截至 2021 年,iPhone 佔據了中國高階手機市場近 80% 的份額,推動 iPhone 銷量創下歷史新高 2創紀錄的 370 億台。
顯然,中國的“生產”和“中國的”市場為蘋果的成功做出了貢獻,但“印度”和“越南”被視為“敵對”,這些“產品”迅速給了蘋果一記響亮的耳光,表明中國的“生產”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4月,緯創被印度集團收購,緯創憤怒地撤出在印子公司並撤出印度,富士康則減少在印度的投資近期,越南出現能源供應短缺,有報道稱,越南工廠連續生產20多天,只能在夜間工作,導致越南產能急劇下降。
因此,iPhone 15 Ultra 的 15% 由中國公司朗科供應,而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的工廠則提供 8,000 元的高額獎勵,以招聘員工做好 iPhone 15 的製造工作。 所有這些看起來都暗示著 iPhone 15 主要在中國大陸生產。
中國的生產能力還是比較可靠的,因為中國本身就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再加上完整的物流體系,再加上發達的**鏈和高效的物流,全球產能位居世界前列,實際製造成本甚至不如越南、印度等國家的產品。 現在,蘋果剛剛醒悟到這樣乙個事實,即沒有中國製造,它真的無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