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執掌中國男籃3年,改革之路上的得失

Mondo 體育 更新 2024-01-19

中國男籃近年來的表現引起了球迷的關注,但並不盡如人意。 很多人都在找理由,發現姚明上任後做了三次改革,這讓中國男籃的表現更加糟糕。 具體來說,這三項改革分別是建立人才庫、管理分離、聘任國家隊主教練。 然而,這些改革並沒有對中國男籃的發展起到任何促進作用,反而讓事情變得更糟。 首先,建立人才庫。 雖然這項改革似乎只有全世界的中國籃協在做,但對國家隊的發展並沒有多大幫助。 人才庫的選拔標準不明確,導致很多有能力的球員被排除在外。

就連趙嘉義、焦伯橋、李彥哲這樣的青年才俊,也無法進入人才庫。 這也讓人不禁要問,國家隊難道不應該根據球員的實力來選拔球員嗎?你為什麼要建立這麼多無意義的系統來阻礙他們?二是管理與管理分離。 這次改革是仿照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但中美兩國國情不同,因此兩者沒有可比性。 雖然籃協沒有管理CBA的權利,但CBA20支球隊的共同所有權,讓保降級制度變得毫無意義。 結果,一些球隊開始逍遙法外,即使他們整個賽季都沒有贏過一場比賽,也不投入,也不去運作。 這樣一來,玩家的積極性和遊戲的競爭力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最後,任命國家隊主教練。 姚明將國家隊主教練的選拔方式從邀請制改為競賽制,讓願意為國家效力的教練員公開競爭。 然而,這種做法導致了有能力的高階教練不願意來。 相反,只有一些能力較差的教練員前來應聘,大大降低了國家隊的教練水平。 李楠和杜峰就是失敗的例子,今年重聘的塞爾維亞主帥喬爾傑維奇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顯然,這也是中國男籃表現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姚明推行這三項改革的初衷雖然是好的,但實際效果卻反其道而行之。 這讓很多人感到惋惜。

中國男籃需要的是一些務實的改革,而不是一些過於理想化的想法。 只有這樣,我們的籃球生涯才能蒸蒸日上,重回巔峰。

相關問題答案